题名

誰的「創新」?怎麼「實踐」?對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的再思考

并列篇名

Whose "Innovation"? How to "Practice"? Reconsidering the Human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Practice (HISP) Project

作者

李晏佐(Yen-Tso LEE)

关键词
期刊名称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114期(2019 / 12 / 31)

页次

219 - 23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参考文献
  1. Weber, M.,張旺山(譯)(2013)。社會科學的與社會政策的知識之「客觀性」。韋伯方法論文集,臺北市:
  2. 王醒之。(2017年10月26日)。〈構築一個老得起的臺灣〉。《蘋果日報》。(上網日期:2019年5月26日)。
  3. 吳明儒(2016)。社區換工的實踐理念與經驗反思。社區發展季刊,154,236-256。
  4. 林崇熙(2012)。重新思考大學的意義與困境:談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4(1),9-14。
  5. 林淑禪、陳厚蓉。(2017年7月29日)。〈北醫展齡中心打造長者的幼兒園〉。《生命力新聞》。(上網日期:2019年5月26日)
  6. 林慧慈,劉弘煌(2018)。時間銀行在現代社區發展的意義與實踐。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8(2),1-42。
  7. 張榮哲(2019)。從「社會照顧」到「社會互助」:非商品式交換關係下的基隆暖暖防跌工班。第九屆「醫學與社會」理論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臺中:
  8. 郭怡棻。2016a。〈呵護希望的青芽:鄧育仁老師專訪〉。《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34。(上網日期:2019年5月26日)。
  9. 郭怡棻。2016b。〈我們這個計畫最重要的就是人!陳東升老師專訪〉。《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36。(上網日期:2019年5月26日)。
  10. 陳玉苹。2018。〈傳統作物的記憶與在地照顧─尖石田埔部落小米方舟紀實〉。《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52。(上網日期:2019年5月26日)。
  11. 陳妍君。(2018年12月2日)。〈揮別孤單共餐嚼出銀髮族的青春滋味〉。《人間福報電子報》。(上網日期:2019年5月26日)。
  12. 陳東升(2012)。社群治理與社會創新。台灣社會學刊,49,1-40。
  13. 陳東升(2012)。人文實踐與社會創新的臺灣經驗。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4(1),4-8。
  14. 黃世輝(2012)。從社區開始改變─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的機會。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4(1),17-20。
  15. 臺北醫學大學(2017)。行政院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期中報告行政院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期中報告,行政院科技部。
  16. 謝世民(2012)。期待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新典範。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4(1),15-16。
  17. 謝惠真。2017。〈和社區一起共老共好:跨域滾動的照護方案〉。《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電子報》47。(上網日期:2019年5月26日)。
被引用次数
  1. 蔡侑霖(2019)。當代大學實踐轉向的底/基層觀察導讀。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14,195-199。
  2. 蔡侑霖(2020)。大學社區實踐在臺灣的實作初探:以Wulai地區的相關計畫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16,1-52。
  3. (2024)。當國際學生遇上USR:人類學教學與轉譯式合作。臺灣人類學刊,22(1),7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