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權奸與文豪-明人對王安石的評價

并列篇名

Treacherous Minister and Eminent Writer: The Historical Evaluation of Wang Anshi in Ming China

DOI

10.29976/BHARC.200809.0004

作者

蔡崇禧(Sung-Hei Choi)

关键词

王安石 ; 變法 ; 歷史人物評價 ; 明代思想 ; 唐宋八大家 ; Wang Anshi ; Reform ; Evaluation of Historical Characters Thought of Ming dynasty ; The Eight Masters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期刊名称

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40期(2008 / 09 / 01)

页次

85 - 11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王安石是中國歷史上極具爭議性的人物。今天被視為改革家的他,在清末以前卻往往被視為權奸。此形象的起源可追溯至南宋,當時君臣有意將亡國之責加諸王氏身上。然而,這形象並未因此而固定下來。直至明代,因為受到朱學大盛及《宋史‧王安石傳》流傳的影響,再加上明代高舉法祖至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形象終告確立。至於王安石為人所熟知的另一形象-文豪則是於明代中葉的內憂外患下,由幾位一心想復興國家的士子提倡下慢慢形成。由此可見,明代是王安石權奸、文豪形象固定的時期。藉著研究這位歷史人物,了解其評價的發展與轉變,將有助我們明白歷史人物的評價與時代的互動關係,並可從側面觀察有明一代的政治與思想環境。

英文摘要

Wang Anshi was one of the historical figures who has brought much debate throughout the past nine hundred years in Chinese History. Being considered as a reformer nowadays, he was usually regarded as a treacherous minister before late Qing. Wang's character as a treacherous minister first arose in Southern Song when Emperors and officials tried to shift off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fall of Northern Song to Wang's reform. In Ming period, as a result of the influence of Zhu Xi's Confucianism and Songshi, and the emphasis of ancestor's rules, this character was firmly established. Furthermore, Wang's another well-known character as an eminent writer was also established in mid-Ming by several elites who wished to bring revival to the Empire. As a whole, it can be observed that both characters of Wang as a treacherous minister and an eminent writer were firmly established during Ming.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evaluation on Wang and demonstrates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political situation and thoughts on the evaluation on historical character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Elman, Benjamin A.,艾爾曼(2000).A Cultural History of Civil Examinations in Late Imperial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 Liu , James T. C.,劉子健(1959).Reform in Sung China: Wang An-shih (1021-1086) and his new policies.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1987)。列寧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4. 王安石撰(1971)。臨川先生文集。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
  5. 王宏撰撰、何本方點校(1999)。山志。北京:中華書局。
  6. 王昶輯(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 王洙撰(1977)。宋史質。臺北:大化書局。
  8. 王應電撰(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9. 四川大學古籍整理所編(1988)。全宋文。成都:巴蜀書社。
  10. 永瑢撰(1995)。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
  11. 朱右撰(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2. 朱存理編(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3. 朱瑞熙(2003)。20世紀中國王安石及其變法的研究。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151-165。
  14. 朱熹撰、郭齊、尹波點校(1996)。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5. 朱熹撰、趙鐵寒主編(1967)。宋名臣言行錄五集。臺北:文海出版社。
  16. 朱彝尊撰(1964)。曝書亭集。臺北:世界書局。
  17. 朱權撰(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8. 艾爾曼、Benjamin A. Elan撰、呂妙芬譯、楊晉龍主編(2000)。南宋至明初科舉科目之變遷及元朝在經學歷史的角色。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19. 佚名撰、李之亮校點(2005)。宋史全文。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 吳智和(1991)。明代祖制釋義與功能試論。史學集刊,20-29。
  21. 宋濂撰(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2. 宋濂撰(1976)。元史。北京:中華書局。
  23. 李心傳撰(1988)。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北京:中華書局。
  24. 李日華撰(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5. 李祥俊撰(2000)。王安石學術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6. 李紱撰(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7. 李華瑞(2004)。九百年來社會變遷與王安石歷史地位的沉浮(下)。河北學刊,4,153-158。
  28. 李華瑞(2004)。九百年來社會變遷與王安石歷史地位的沉浮(上)。河北學刊,2,170-175。
  29. 李華瑞撰(2004)。王安石變法研究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30. 李贄撰、張建業主編(2000)。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1. 明太祖撰(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2. 明太祖撰、吳相湘編(1966)。明朝開國文獻。臺北:學生書局。
  33. 明代宗撰(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4. 明宣宗撰(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5. 明宣宗撰(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6. 東一夫撰(1980)。王安石事典。東京:國書刊行會。
  37. 東一夫撰(1987)。日本中‧近世?王安石研究史。東京:風間書房。
  38. 邱漢(1988)。明初朱學的統治地位-論三部大全的編纂。中國哲學,14,142-161。
  39. 侯虎虎、賀小娜(2005)。試論明人的《宋史》研究。延安大學學報,3,61-66。
  40. 姚鼐撰(1992)。惜抱軒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1. 帥鴻勳撰(1973)。王安石新法研述。臺北:正中書局。
  42. 胡廣撰(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3. 茅坤編(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4. 夏長樸(198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究所。
  45. 晏璧撰(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6. 祝允明撰(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7. 高攀龍撰(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8. 商輅撰、周禮發明、張時泰廣義、清高宗御批(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9. 張伯行撰(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0. 張廷玉撰(1974)。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51. 張居正撰(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2. 梁啓超撰、林志鈞編(1936)。飲冰室專集:飲冰室合集。上海:中華書局。
  53. 梅家玲(198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54. 脫脫撰(1985)。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55. 許振興(1997)。論明太祖的家法-《皇明祖訓》。明清史集刊,3,69-96。
  56. 許浩撰(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7. 郭紹虞主編(1980)。中國歷代文論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8. 陳九川撰(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9. 陳其泰撰(1996)。梁啟超評傳-筆底波瀾,石破天驚。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60. 勞堪撰、北京圖書館古籍出版編輯組編。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61. 程仰之(1942)。王安石與司馬光。文史雜誌,2(1),1-17。
  62. 費宏纂修(1962)。明武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63. 馮從吾撰(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4. 黃宗羲編(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5. 黃強、章曉歷(2001)。南宋時期集唐宋八大家為古文流派的趨勢。揚州大學學報,5,36-39。
  66. 黃虞稷撰(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7. 詹大和撰、裴汝誠點校(1994)。王安石年譜三種。北京:中華書局。
  68. 鄒泉撰(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69. 漆俠撰(2001)。王安石變法。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70. 裴汝誠、半粟集(2000)。論宋、元時期的三個王安石傳。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71. 趙令揚撰(1976)。關於歷代正統問題之爭論。香港:學津出版社。
  72. 趙滌賢(1997)。試論北宋變法派軍事改革的成功。歷史研究,6,143-160。
  73. 劉一止撰(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4. 劉子健(1987)。兩宋史?究彙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75. 歐陽修撰、李逸安點校(2001)。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76. 蔡崇禧(2004)。論梁啓超的《王荊公》。人文中國學報,10,303-341。
  77. 鄭曉撰(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78. 鄧小南(2000)。「正家之法」與趙宋的「祖宗家法」。北京大學學報,4,73-85。
  79. 鄧小南(2000)。試論宋朝的「祖宗之法」:以北宋時期爲中心。國學研究,7,115-146。
  80. 鄧廣銘撰(1975)。王安石:中國十一世紀時的改革家。北京:人民出版社。
  81. 鄧廣銘撰(1997)。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北京:人民出版社。
  82. 黎靖德編(1986)。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83. 戴望撰(1962)。顏氏學記。臺北:學生書局。
  84. 顏元撰(1987)。顏元集。北京:中華書局。
  85. 魏了翁撰(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6. 魏禧撰、胡守仁、姚品文、王能憲校點(2003)。魏叔子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87. 蘇伯衡撰(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8. 權衡撰、任崇岳箋注(1991)。庚申外史箋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89. 龔篤清撰(2005)。明代八股文史探。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