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國家教化理念的傳承及落實-清代臺灣方志「學校」門類的知識建構

并列篇名

The Inheritance and Practice of the Government’s Educational Intentions: Th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of the School Category in Taiwan Local Gazetteers during the Ch’ing Dynasty

作者

洪健榮(Chien-jung Hung)

关键词

方志 ; 文廟 ; 書院 ; 科舉 ; 知識史 ; gazetteers ; Confucian temple ; academy of classical learning ; imperial examination ; intellectual history

期刊名称

輔仁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3期(2014 / 09 / 01)

页次

83 - 13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自明清以來,中國傳統方志的書寫既是大一統帝國政治文化秩序的反映,同時也提供經綸世務者端風正俗的施政參考,深具經世功能及教化意涵。本文主要根據清代臺灣各府、縣、廳志之「學校」門類的凡例綱目與書寫內容,解說其成立的理論基礎以及纂修者的著述旨趣,從中考察其如何傳承清朝統治者的教化理念並落實在各類教育措施的相關規劃上,藉以探索此項知識體系的書寫脈絡與社會現實的互動關係。整體而言,清代臺灣修志官紳透過「學校」門類的知識建構,來形塑臺灣島域人文發展的理想模式,致力為這處海天孤島立下一符合儒家聖學標準的學術樣板,以此作為國家權力收編臺灣島域及規範地方社會的文明象徵,並滿足統治階層上行下效的整治意圖。就清朝政府的立場而言,將皇朝典章制度與教育機制移植到臺灣島上,藉由方志書寫的知識建構,刻劃出當地道一風同的教化軌跡與學術風貌,無非也是將其納入大清版圖的一種宣示及作為。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will explain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creating the school category of Taiwan local gazetteers in Ch'ing dynasty based on the arrangement of introductory notes and the structure of categories in the table of contents of these gazetteers, as well as the objectives of the compilers. With the actual written contents as a starting point, it will then further analyse consistencies and variances in the orientation of their reasoning. Through this analysis, we can survey the way of the inheritance and practice of the Government's educational intentions and plans, and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of the narrative contexts and the social realities in this kind of knowledge system. On the whole, the compilers of local gazetteers in Ch'ing dynasty Taiwan shaped the knowledge of Taiwan's cultur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stylistic rules of school category in gazetteers, and they devoted themselves to produce an ideal model of academic work for this isolated island. Furthermore, the compilers made use of the school category to be the enlightenment symbol of incorporating Taiwan into the empire’s domain and system, and to satisfy the administrative intention of the dominance hierarchy. Through this study, it can be expected to gain a deeper and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s of knowledge in local gazetteers of Ch’ing dynasty Taiwan. This applies especially to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orientation of discourse concerning categorisation in the gazetteers of that time. It will also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context of writing local gazetteers in Ch’ing dynasty Taiwa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洪健榮(2011)。開啟「典範」的先驅:方豪對清代臺灣方志的研究。輔仁歷史學報,26,139-175。
    連結:
  2. 楊永智(2004)。清代臺灣藏書考略。東海中文學報,16,297-324。
    連結:
  3. 葉憲峻(2004)。清代臺灣的社學與義學。臺中師院學報,18(2),45-69。
    連結:
  4. (1990)。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5. (1990)。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6. (1985)。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7. (1990)。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8. (1990)。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9. (1990)。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10. (1990)。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11.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東京:刀江書院,1928 年。
  12. (1985)。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3. (1985)。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4. (1985)。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5.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1990)。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
  16. 尹章義(1989)。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17. 方豪(1978)。清代後期臺灣方志的編纂工作。臺灣人文,4,3-16。
  18. 方豪(1969)。方豪六十自定稿。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9. 方豪(1978)。清代中期臺灣方志的編纂工作。臺灣人文,3,4-16。
  20. 方豪(1978)。清代前期臺灣方志的編纂工作。臺灣人文,2,5-16。
  21. 方豪、李東華編(2010)。方豪晚年論文輯,臺北:
  22. 王士俊修、王霖纂(2001)。清流縣志。北京:線裝書局。
  23. 王世慶(1985)。日據時期臺灣官撰地方史志的探討。漢學研究,3(2),317-348。
  24. 王必昌(1961)。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
  25. 王惠琛(199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
  26. 王瑛曾(1962)。重修鳳山縣志。臺北:臺灣銀行。
  27. 王爾敏(1998)。地方史乘保存與纂輯。臺灣文獻,49(3),171-186。
  28. 王德恒(1997)。中國方志學。鄭州:大象出版社。
  29. 王珏修、葉先登纂(2001)。長泰縣志。北京:線裝書局。
  30. 余文儀(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
  31. 吳宜蓉(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私立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32. 李國祁(1997)。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臺北:
  33. 李傳甲修、郭文祥纂(2001)。福清縣志。北京:線裝書局。
  34. 沈茂蔭(1963)。苗栗縣志。臺北:臺灣銀行。
  35. 來新夏(1995)。中國地方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6. 周元文(1960)。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
  37. 周璽(1962)。彰化縣志。臺北:臺灣銀行。
  38. 林士桓(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北大學古典文獻學研究所。
  39. 林天蔚(2006)。地方文獻研究與分論。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40. 林開世(2007)。方志的呈現與再現—以《噶瑪蘭廳志》為例。新史學,18(2),1-60。
  41. 林豪(1963)。澎湖廳志。臺北:臺灣銀行。
  42. 林豪、林文龍點校(1998)。澎湖廳志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43. 柳浪(2003)。臺灣方志體例與編纂方法的演變比較研究。中國地方志,2003(2),57-63。
  44. 洪健榮(2008)。清代臺灣方志輿圖中的政治文化意識。空間新思維—歷史輿圖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
  45. 洪健榮(2000)。清修臺灣方志「風俗」門類的理論基礎及論述取向。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32,119-154。
  46. 洪健榮(2011)。清代臺灣方志中的「西學」論述。臺灣文獻,62(2),105-143。
  47. 洪健榮(2009)。海天新世界的整治藍圖:清修臺灣方志「風俗」門類的知識建構。史學與史識:王爾敏教授八秩嵩壽榮慶學術論文集,臺北:
  48. 胡傳(1960)。臺東州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
  49. 范咸(1961)。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
  50. 倪贊元(1959)。雲林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
  51. 夏鑄九編譯、王志弘編譯(1993)。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
  52. 孫準植(1993)。清代臺灣之義學。國史館館刊,復刊15,27-44。
  53. 殷之輅纂修、朱梅纂修(1990)。福寧州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54. 馬楚堅(1991)。略論明人之修志主張。第三屆史學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中:
  55. 高志彬(1998)。臺灣方志之纂修及其體例流變述略。臺灣文獻,49(3),187-205。
  56. 高志彬(1991)。四十年來臺灣方志纂修成果評介。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0,32-36。
  57. 高志彬(1991)。清康熙朝臺灣方志體例考述。明清之際中國文化的轉變與延續,臺北:
  58. 高志彬(1990)。臺灣方志纂修概況與內容特質。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15,36-43。
  59. 高拱乾(1960)。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
  60.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輯組編譯(2008)。方志學理論與戰後方志纂修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
  61.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特藏資料編纂委員會編(1987)。臺灣文獻書目解題.第一種方志類。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62. 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編(1999)。海峽兩岸地方史志地方博物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
  63. 屠繼善(1960)。恒春縣志。臺北:臺灣銀行。
  64. 張勝彥(1976)。清代臺灣書院制度初探。食貨月刊,復刊6(3-4),95-107+144-154。
  65. 張勝彥(2000)。臺灣清代地方志之研究—以康熙年間所編之臺灣府志為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0(5),15-34。
  66. 莊吉發(2000)。從現藏檔案資料看清代臺灣的文教措施。臺灣文獻,51(4),15-31。
  67. 莊金德(1963)。清代臺灣教育史料彙編。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68. 許雪姬(1993)。滿大人最後的二十年—洋務運動與建省。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69. 許雪姬編、林玉茹編(1999)。五十年來臺灣方志成果評估與未來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70. 許博凱(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
  71. 郭鳳岐編(1994)。地方志基礎知識選編。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72. 陳文達(1961)。鳳山縣志。臺北:臺灣銀行。
  73. 陳文達(1961)。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
  74. 陳名實(2008)。閩臺儒學源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75. 陳培桂(1963)。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
  76. 陳捷先(1985)。論清代臺灣地區方志的義例。漢學研究,3(2),157-232。
  77. 陳捷先(1996)。清代臺灣方志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78. 陳淑均(1963)。噶瑪蘭廳志。臺北:臺灣銀行。
  79. 陳朝龍(2011)。新竹縣采訪冊。臺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80. 陳夢林(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
  81. 章學誠、葉瑛注(1986)。文史通義校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82. 黃秀政(2006)。戰後臺灣方志的纂修,1945-2005。臺灣文獻,57(3),289-345。
  83. 黃秀政(1995)。臺灣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84. 黃進興(1994)。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
  85. 葉振甲修、周世卜續修(2001)。大田縣志。北京:線裝書局。
  86. 葉憲峻(1999)。清代臺灣儒學教育設施。臺中師院學報,13,187-203。
  87. 葉憲峻(2008)。清代臺灣儒學與孔廟之設置。社會科教育研究,13,185-206。
  88. 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編(1997)。閩臺文化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89. 趙俊祥(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90. 劉良璧(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
  91. 劉宗樞修、劉鴻略纂(2001)。尤溪縣志。北京:線裝書局。
  92. 劉振維(2008)。論清代臺灣書院學規的精神及其對現代教育的啟示。哲學與文化,35(9),107-127。
  93. 蔣毓英(1993)。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94. 蔡淵洯(1994)。清代臺灣的學術發展。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95. 蔡淵洯(1997)。清代臺灣的移墾社會。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臺北:
  96. 鄭功勳修、宋祖墀纂(2001)。永春縣志。北京:線裝書局。
  97. 盧胡彬(198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
  98. 盧德嘉(1960)。鳳山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
  99. 蕭明治(2007)。論戰後臺灣方志的發展—以鄉鎮志為例。臺灣文獻,58(2),109-157。
  100. 戴寶村(1985)。聖諭教條與清代社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3,303-324。
  101. 謝金鑾(1963)。續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
  102. 謝浩(1995)。科舉論叢。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被引用次数
  1. 洪健榮(2015)。清代臺灣方志輿圖的政治文化意識。輔仁歷史學報,35,153-206。
  2. (2017)。崇德報功與神道設教:清代臺灣方志祀典門類的知識建構。臺灣文獻,68(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