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呂惠卿《道德真經傳》與《莊子義》中的思想三論

并列篇名

Three Theses on the Philosophy of Ruling in Lu Hui Qing's "Commentary of Dao Der Zhen Jing" and "Significance of Zhuang Zi"

DOI

10.6229/CPSR.2012.53.04

作者

林俊宏(Chun-Hung Lin)

关键词

有與無 ; 國家建構 ; 復性 ; 無為 ; 經與變 ; being and non-being ; non-action ; permanence versus changes ; revivification of nature ; state formation

期刊名称

政治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53期(2012 / 06 / 01)

页次

63 - 9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認為,藉由注經活動中的論述,發展出支持改革的正當性論理基礎,是呂惠卿政治思想的基調。作為熙寧變法重要的成員之一,呂惠卿透過注經的活動,將他所屬政治集團的政治理念,以注文的形式進行論述,在多方交融對話的形式中,將北宋新學關於「變」的政治理解明確地揭示。他透過注經,討論了「經」與「變」的關係,呈現在「道物」、「經變」與「治理」等三個面向,三者又有彼此的關聯性。這種「變不易常」或是「變不離經」的態度,其實是混雜著復古與變易的雙重學思風格,包括在方法與思維的層次上都是如此,這種仿古、擬古的復古思維,卻又處處展現向政治現實靠近的思考,表現出一種「依經為常」與「權宜為變」的思維。進而,這批以知識份子為核心的新興官僚,也借由這種「以經注我」的學術風格,呈現其政治主張、強化自身的影響力與政治權力,形成一種與皇權共享權力、且迥異隋唐帝國的國家形態。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internal context of philosophy of two books- ”Commentary of Dao Der Zhen Jingand” and ”Significance of Zhuang Zi” written by Lu Hui Qing (呂惠卿). The purpose of the discourse in these commentaries is to gain the legitimacy of reform by initiating or producing a metaphysical system. As an important member of the XI-Ning reform (also as one member of Xinxue in North Sung Dynasty), Lu Hui Qing, through the activity of making commentaries of the Taoist texts, declared the cor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change of the political group to which he belongs. Through the commentaries, he discussed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ics” and ”change.” And he made further discussions into the three domains what dwelled in the complex relations seen in ”The Way and the mass,” ”Change versus Permanence” and ”the methodology of governance.”He emphasized that changes can be normal and have the legitimacy just under the qualification by following the great rule (Tao or permanence). There won't be any variations that should alter the ultimate. And this is valid not only in the sphere of daily living, but also valid in the sphere of governing. In turn, these intellectuals as the core of the emerging bureaucratic, through this ”scriptures postil the commentators” style, revealed their political ideas, strengthened their influence and shared power with the emperor. And all of these had formed a different type of state comparing with that of Sui-Tang Empire.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王德權(2006)。「核心集團與核心區理論」的檢討―關於古代中國國家權力形成的一點思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5,147-176。
    連結:
  2. 江淑君(2007)。王安石學派「引《莊》解《老》」探析。政大中文學報,7,53-82。
    連結:
  3. 江淑君(2006)。宋代老子學「以佛解《老》」析論。中國學術年刊,28,67-100。
    連結:
  4. 何炳棣(2007)。從《莊子.天下》篇首解析先秦思想中的基本關懷。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78(1),1-34。
    連結:
  5. 李豐楙(2009)。洞天與內景:西元二至四世紀江南道教的內向遊觀。東華漢學,9,157-197。
    連結:
  6. 林俊宏(2009)。李榮的重玄思想與政治論述―以《老子注》為核心。政治科學論叢,40,1-42。
    連結:
  7. 林俊宏(2003)。氣、身體與政治―《老子河上公注》的政治思想分析。政治科學論叢,19,1-34。
    連結:
  8. 陳鼓應(2005)。論道與物關係問題:中國哲學史上的一條主線。臺大文史哲學報,62,89-118。
    連結:
  9. 楊儒賓(2006)。兩種氣學,兩種儒學。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3(2),1-39。
    連結:
  10. (2004)。中華道藏。北京:華夏。
  11. (2004)。中華道藏。北京:華夏。
  12. Bol, P. K.、劉寧譯(2001)。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江蘇:人民。
  13. 土田健次郎、朱剛譯(2010)。道學之形成。上海:上海古籍。
  14. 山田俊(1998)。呂惠卿關於《老子》《莊子》的思想淺析。宗教學研究,4,46-57。
  15. 內藤湖南、馬彪譯(2008)。中國史學史。上海:上海古籍。
  16. 王邦雄(2004)。走在莊子逍遙的路上。臺北:臺灣商務。
  17. 王德權(2006)。東京與京都之外―渡邊信一郎的中國古代史研究。新史學,17(1),143-202。
  18. 王衛東(2006)。「聖」的原型考―兼論中國古代的聖人觀。楚雄師範學院學報,11,10-17。
  19. 平田茂樹、林松濤譯、朱剛譯(2010)。宋代政治結構研究。上海:古籍。
  20. 甘懷真(1991)。中國中古士族與國家的關係。新史學,2(3),99-116。
  21. 朱森溥(1989)。玄珠錄校釋。四川:巴蜀書社。
  22. 余英時(2004)。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三聯。
  23. 呂惠卿、湯君集校(2009)。莊子義集校。北京:中華。
  24. 谷川道雄、李濟滄譯(2004)。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上海:古籍。
  25. 谷川道雄、馬彪譯(2002)。中國中世社會與共同體。北京:中華。
  26. 林俊宏(1999)。《老子》政治思想的開展―從「道」與幾個概念談起。政治科學論叢,10,171-194。
  27. 林俊宏(2001)。《莊子》的語言、知識與政治。政治科學論叢,15,101-134。
  28. 宮崎市定、韓昇譯、劉建英譯(2008)。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北京:中華。
  29. 島田虔次、鄧紅譯(2009)。中國思想史研究。上海:古籍。
  30. 郭應哲(199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31. 陳弱水(2009)。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32. 陳弱水(1998)。〈復性書〉思想淵源再探―漢唐心性觀念史之一章。中研院史語所集刊,69(3),423-482。
  33. 楊維中(2007)。中國佛教心性論研究。北京:宗教文化。
  34. 萬繩楠(2000)。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合肥:黃山書社。
  35. 葛兆光(2001)。中國思想史( 第二卷 )。上海:復旦大學。
  36. 葛兆光(2004)。「唐宋」抑或「宋明」―文化史和思想史研究視域變化的意義。歷史研究,1,18-32。
  37. 劉固盛(2002)。論王安石學派的老學思想。海南師範學院學報,15(1),75-80。
  38. 劉笑敢(2000)。《老子》「以無事『取』天下」考。漢學研究,18(1),23-32。
  39. 賴錫三(2004)。《莊子》精、氣、神的功夫與境界―身體的精神化和形上化的實現。漢學研究,22(2),121-154。
  40. 嚴靈峰輯校(1979)。老子宋注叢殘。臺北:臺灣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