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元代貢士濬家族社會網絡的建立

并列篇名

The Social Network of Gong Shi-Xuan Family in Yuan Dynasty

作者

楊育鎂(Yu-Mei Yang)

关键词

仕宦狀況 ; 社會網絡 ; 《玩齋集》 ; 《南湖集》 ; 貢士濬 ; 《雲林集》 ; official status ; social network ; Wan-Chai Collection of Works ; Na-Hu Collection of Works ; Gong Shi-Xuan ; Yun-Lin Collection of Poems

期刊名称

淡江史學

卷期/出版年月

26期(2014 / 09 / 01)

页次

113 - 15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貢士濬及其後三代家族成員所構成的家族體系為探討對象,分別從成員的仕宦狀況及所撰詩賦兩方面加以觀察,以了解貢氏家族在元代廣建其社會網絡的事實。綜而觀之,貢士濬從家學及財力雙方面,為其家族的發展奠下根基。貢奎及貢師泰為接續傳承的主要代表人物,分別從仕宦中央及地方的豐沛行政資歷及藉詩賦之撰述,廣結人脈關係,為其家族建立了廣泛的社會網絡,進一步保障了其後世子孫的延續發展,並維護其家族的聲望及社會地位於不墜。由此也印證了貢氏家族為元代漢人儒士背景下,發展較為顯著的事例之一。

英文摘要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family systems of Gong Shi-Xuan and three generations after him from two aspects in official status and poetries written of all members. The purpose is to understand the well build of Gong family's social network in Yuan dynasty. As all, Gong Shi-Xuan has settled foundation for the family from his knowledge and wealth. Gong Kui and Gong Shi-Tai inherit as followed to be the representatives. They create wide social network based on relation connecting by official working experience and poetry works. Furthermore, it extends development for future generations and maintains family's prestige in social status. It proves that Gongs family's is one of remarkable example in development with Han Confucian background in Yuan dynas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楊育鎂(2012)。元代宣城貢奎行述考略。淡江史學,24,189-191+203。
    連結:
  2. 楊育鎂(2008)。元人泰不華事蹟考略。淡江史學,19,95-96。
    連結:
  3. (1965)。四部備要。台北:中華書局。
  4. 元‧楊維楨,《東維子文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江南圖書館藏鳴野山房舊鈔本),卷十二,〈吏部侍郎貢公平糴記〉,頁91 下-92
  5. (1988)。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6. (1988)。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7. (1965)。四部叢刊初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8. (1965)。清江貝先生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9. 元王逢(1971)。梧溪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0. 元吳海(1966)。聞過齋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1. 元汪澤民編、元張師愚編(1971)。宛陵羣英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2. 元胡圭(1974)。斗南老人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3. 元胡助(1970)。純白齋類稿。台北:藝文印書館。
  14. 元貢性之(1977)。南湖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5. 元貢性之(1977)。南湖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6. 元貢師泰(1972)。玩齋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7. 元貢師泰(1972)。玩齋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8. 元馬祖常(1976)。石田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 元楊維楨(1965)。東維子文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20. 元劉仁本(1975)。羽庭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1. 元戴良(1965)。九靈山房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2. 明王禕(1970)。王忠文公集。台北:藝文印書館。
  23. 明田汝成輯(1982)。西湖遊覽志餘。台北:木鐸出版社。
  24. 明宋濂(1987)。元史。北京:中華書局。
  25. 明邵遠平(1968)。元史類編(續弘簡錄)。台北:廣文書局。
  26. 明凌雲翰(1980)。柘軒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7. 明徐一夔(1980)。始豐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8. 明徐一夔(1980)。始豐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9. 明黃宗羲(1965)。宋元學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30. 明萬安(1965)。大明一統志。台北縣:文海出版社。
  31. 清王梓材、清馮雲濠、張壽鏞校補(1962)。宋元學案補遺。台北:世界書局。
  32. 清紀昀纂(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33. 清魏源(1995)。元史新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4. 清顧嗣立(1962)。元詩選。台北:世界書局。
  35. 四庫未收書輯刊編纂委員會編(1998)。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36. 申萬里(2007)。元代教育研究。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37. 柯劭忞(1989)。新元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8. 張沛之(2009)。元代色目人家族及其文化傾向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39. 楊育鎂(2003)。元人貢師泰生平略考。淡江史學,14,275-277。
  40. 蕭啟慶(2012)。九州四海風雅同:元代多族士人圈的形成與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