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唐五代時期壽州窯瓷器的生產與運銷-並論瓷器生產的自然資源

并列篇名

Porcelain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houzhou Kiln in Tang and Five Dynasties-Required Natural Resources for Porcelain Production

作者

朱祖德(Tsu-Te Chu)

关键词

唐五代 ; 淮南地區 ; 壽州窯 ; 黃釉瓷 ; 自然資源 ;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 Huainan Area ; Shouzhou Kiln ; Yellow-glazed porcelain ; Natural Resources

期刊名称

淡江史學

卷期/出版年月

28期(2016 / 09 / 01)

页次

63 - 8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唐五代時期淮南地區的壽州窯,產品以黃釉瓷最具代表性。壽州窯始燒於南朝,而停燒於北宋初年。南朝及隋代的早期產品以青瓷為主,到了唐代,壽州窯改變了傳統的還原焰為氧化焰,燒成了細緻的黃釉瓷,色澤圓潤及使用化妝土為壽州窯產品的特色。壽州窯因同時具有南方和北方瓷窯的特徵,而具有時代意義;壽州窯之所以同時具有南北方瓷窯的特徵,與壽州窯所在的壽州地區位在南北的交通要道有關。優良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等因素,使得壽州地區成為當時南北文化的融爐。壽州窯瓷器可藉由大運河、淮河、長江等途徑,運銷南北各地,並有部分壽州窯瓷器,經由揚州銷售到海外。本文亦對壽州窯停止燒造瓷器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討。

英文摘要

The yellow-glazed porcelain is most representative in Shouzhou Kiln of Huainan Area in Tang Dynasty. Shouzhou Kiln began in South Dynasty and ended in the end of Tang Dynasty, and the celadon is the majority of its early products in South Dynasty and Sui Dynasty. It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reducing flame to oxydizing flame in manufacturing, which produced the yellow-glazed porcelain with mellow colors instead. Additionally, another characteristic of Shouzhou Kiln products was using barbotine or engobe as its raw materials. The Shouzhou Kiln porcelain is significant in the times by possess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both southern and northern porcelains, which is related to its location of the traffic intersection between the south and north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excellent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made Shouzhou area a melting pot between the culture of the south and north. Shouzhou Kiln porcelains could be distributed to everywhere in China via the routes of Grand Canal, Huaihe River, Yangtze River, and Chaofei Canal, and a part of its products were even shipped abroad in Yangzhou. The study is to preliminarily probe what caused the production of Shouzhou Kiln porcelains ending in late Tang Dynas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朱祖德(2012)。唐代揚州的商業貿易。史學彙刊,30,57-102。
    連結:
  2. 朱祖德(2013)。唐代淮南地區的交通運輸。史學彙刊,31,32-33。
    連結:
  3. 宋司馬光(1974)。資治通鑑。臺北:世界書局。
  4. 宋司馬光(1974)。資治通鑑。臺北:世界書局。
  5. 清董誥編纂(1993)。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 清董誥編纂(1993)。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7. 中國矽酸鹽學會編(1997)。中國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
  8.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南京博物院編、揚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編(2010)。揚州城1987~1998 年考古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
  9. 尹若春、姚政權、李迎華、汪常明(2011)。壽州窯瓷器的測試與初步分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41(1),28。
  10. 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所編(2002)。江西豐城新發現的洪州窯址調查簡報。南方文物,2002(3),4-15。
  11. 史念海(1998)。唐代歷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2. 伊本‧考爾大貝(1991)。道程及郡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13. 安徽省博物館編(2002)。安徽省博物館藏瓷。北京:文物出版社。
  14. 朱江(1988)。朝鮮半島和揚州的交通。揚州師院學報,1988(1),126。
  15. 朱祖德(1998)。唐末楊行密之據淮及其對政局的影響。淡江史學,9,60-62。
  16. 朱祖德(2012)。試論唐代手工業發展對自然生態的影響—以長江下游地區為中心之研究。氣候.環境與文明─第十屆唐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臺中:
  17.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1995)。江西豐城洪州窯遺址調查報告。南方文物,1995(2),1-28。
  18. 李建平(1998)。山東東平縣出土唐壽州窯黃釉席紋瓷注壼。文物,1998(7),96。
  19. 武夏(201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吉林大學考古及博物館學系。
  20. 俞永炳(1994)。試談絲綢之路上的揚州唐城。漢唐與邊疆考古研究,北京:
  21. 南京博物院(1980)。揚州唐城手工業作坊遺址第二、三次發掘簡報。文物,1980(3),11-14。
  22. 南京博物院、揚州博物館、揚州師範學院發掘工作組(1977)。揚州唐城遺址一九七五年考古工作簡報。文物,1977(9),22-23。
  23. 姚為俊(2013)。壽州窯陶瓷工藝的分析與解讀。巢湖學院學報雜誌,2013(4),96。
  24. 胡悅謙(1961)。壽州瓷窯址調查記略。文物,66。
  25. 胡悅謙(1988)。談壽州瓷窯。考古,1988(8),744+747+749。
  26. 夏騰(2011)。合肥出土的壽州窯瓷器雅析。文物鑑定與鑒賞雜誌,2011(10),66。
  27. 徐孝忠(1999)。淺識壽州窯。中國古陶瓷研究,北京:
  28. 桑原騭藏、楊鍊譯(1963)。唐宋貿易港研究。臺北:商務印書館。
  29. 秦浩(1992)。隋唐考古。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30. 康才媛(199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
  31. 張宏庸輯注(1985)。陸羽全集。臺北:茶學文學出版社。
  32. 張澤咸(1991)。唐代的五金生產。新史學,2(3),96。
  33. 清泉(2000)。古代燒煤的瓷窯遺址。當代礦工,34-35。
  34. 淮南市《上虞鎮志》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上虞鎮志。合肥:安徽省方志辦公室。
  35. 淮南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1998)。淮南市志。合肥:黃山書社。
  36. 淮南市博物館編(2011)。淮南市博物館文物集珍。北京:文物出版社。
  37. 淮南市博物館編(2014)。壽州窯。北京:文物出版社。
  38. 許輝編、蔣福亞編(1993)。六朝經濟史。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
  39. 許懷喜(2002)。壽州窯初探。裝飾,2002(12),64。
  40. 陳士芳(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景德陶瓷學院美術學系。
  41. 陶治強(2011)。簡論隋唐時期壽州窯的發展。文物春秋,40-42。
  42. 馮先銘(1997)。中國陶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3. 葉喆民(2011)。中國陶瓷史。北京:三聯書店。
  44. 熊海堂(1995)。東亞窯業技術發展與交流史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45. 鄢永輝(2000)。贛江河床發現的洪州窯瓷器。南方文物,2000(1),10-11。
  46. 應岳林、巴兆祥(1997)。江淮地區開發探源。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