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略論傳世古玉比對考古遺存的幾點認識

并列篇名

Experiences from Comparing Handed-down Ancient Jades with Archaeological Artifacts

作者

黃建淳(Huang, Jiann-chen)

关键词

傳世古玉 ; 考古遺存 ; 藝術風格 ; 文化特性 ; 辨偽 ; 斷代 ; handed-down ancient jades ; archaeological artifacts ; art style ;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 authenticity identification ; age determination

期刊名称

淡江史學

卷期/出版年月

29期(2017 / 09 / 01)

页次

1 - 3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鑒於古玉雕琢與其特定的歷史條件,諸如習尚風俗、文化內涵、工藝技術、審美情趣等特性相互依存。藉由相同時代而材質各異的考古遺存之相關特徵,比對傳世古玉之形制、工藝、紋飾等藝術風格的考證,將掖助傳世古玉的辨偽與斷代。

英文摘要

The carvings of ancient jades were influenced by the factors of customs, beliefs, process technology, and art concepts at that time. The subject of this study, by compa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objects from archaeological artifacts, may help to identify authenticity and determine the age of handed-down ancient jad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黃建淳(2016)。略論玉料偽古作舊的認識。淡江史學,28,125-146。
    連結:
  2. 黃建淳(2014)。一件漢代玉卮的考察。淡江史學,26,2。
    連結:
  3. 黃建淳(2013)。漢代辟邪神獸的玉文化。淡江史學,25,29-32。
    連結:
  4. 黃建淳(2012)。試秋戰國貴玉賤珉的玉文化。淡江史學,24,1-23。
    連結:
  5. 鄧淑蘋(1999)。論雕有東夷系紋飾的有刃玉器,下。故宮學術季刊,16(4)
    連結:
  6. 鄧淑蘋(1999)。論雕有東夷系紋飾的有刃玉器,下。故宮學術季刊,16(4)
    連結:
  7. (2012)。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8.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9. 宋李昉(1960)。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
  10. 宋范曄、唐李賢(1972)。後漢書。臺北:宏業書局。
  11. 漢高誘注釋(1968)。淮南子注釋。臺北:華聯出版社。
  12. 漢高誘注釋(1968)。淮南子注釋。臺北:華聯出版社。
  13. 漢高誘注釋(1968)。淮南子注釋。臺北:華聯出版社。
  14. 于明(2009)。紅山玉的玉料之源。文物天地,216,40。
  15. 王宇信(1988)。卜辭所見殷人寶玉用玉及幾點啟示。東亞玉器,香港:
  16. 王愷(1988)。淺說徐州獅子山楚王墓出土玉器。東亞玉器,香港:
  17. 古方(2009)。紅山玉之我鑒。文物天地,216,39。
  18. 古方編(2007)。中國古玉器圖典。北京:文物出版社。
  19. 石磊(2016)。館藏春秋戰國時期動物紋飾牌鑒賞。文物鑒定與鑒賞,82,25。
  20. 何介鈞編(1982)。馬王堆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21. 李錦山(2003)。西王母圖像諸名物考釋。故宮文物月刊,239,80。
  22. 周南泉(1994)。古玉動物與神異獸卷。臺北:文沛美術圖書出版社。
  23. 林業強編輯(1991)。南越王墓玉器。香港:兩木出版社。
  24. 韋正、李虎仁、鄒厚本(1998)。江蘇徐州市獅子山西漢墓的發掘與收獲。考古,1998(8),9-10+17-18。
  25. 孫作雲(1973)。馬王堆一號墓漆棺彩繪考釋。考古,1973(4),247+253。
  26. 孫機(1991)。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北京:文物出版社。
  27. 孫機(1994)。先秦、漢、晉腰帶金銀帶扣。文物,1994(1),56。
  28. 殷志強編(2000)。中國古代玉器。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9. 袁珂校注(2004)。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30. 常素霞(2002)。古玉辨偽概說。傳世古玉辨偽與鑒考,北京:
  31. 陳志達編、方國錦編(1993)。中國玉器全集。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
  32. 傅鍚壬註譯(1976)。新譯楚辭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33. 費孝通編(2002)。玉魂國魄。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34. 費孝通編(2002)。玉魂國魄。北京:北京燕山?版社。
  35. 黃建淳(2009)。中華玉器文化特展圖典。臺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
  36. 楊伯達(2002)。傳世古玉辨偽的科學方法。傳世古玉辨偽與鑒考,北京:
  37. 楊伯達(1992)。古玉考。香港:徐氏藝術基金會。
  38. 楊伯達編(2001)。出土玉器鑒定與研究。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39. 熊傳薪編(2001)。楚國、楚人、楚文化。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40. 劉雲輝(2012)。周代歷史文化的視覺盛宴。故宮文物月刊,354,22。
  41. 蔡慶良編(2005)。漢代玉器。臺北:財團法人震旦文獻基金會。
  42. 鄧淑蘋(2002)。仿偽古玉研究的幾個問題。傳世古玉辨偽與鑒考,北京:
  43. 鄧淑蘋編(2011)。敬天格物:中國歷代玉器導讀。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44. 鄧聰編(1988)。東亞玉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
  45. 廬兆蔭編(1993)。中國玉器全集。石家莊:河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