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唐五代時期洪州的經濟發展
|
并列篇名
|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ongzhou during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
作者
|
朱祖德(Chu, Tsu-te)
|
关键词
|
洪州 ; 經濟發展 ; 人口增長 ; Hongzhou ; economic development ; growth of population
|
期刊名称
|
淡江史學
|
卷期/出版年月
|
29期(2017 / 09 / 01)
|
页次
|
85
-
111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唐五代時期是江西首府洪州經濟發展的重要階段,此時期洪州不但農業、手工業及商業貿易十分發達,並且人口成長亦呈現上昇趨勢,因此成為唐廷的賦稅重地之一。而本文以洪州為研究對象,乃因洪州在唐五代不僅在農業技術、手工業及商業貿易方面有相當程度的發展,並且在宋代以後仍持續發揮在經濟及文化方面的影響力。因此本文乃以洪州為主要研究範疇,並探究洪州在唐五代時期的整體經濟發展。
|
英文摘要
|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are the important period of Hongzhou’s economic development. Not only it’s prosperity in agriculture, handicraft, and commerce but also its rapid growth in the population which made it the prominent source of tax revenue for the Tang Dynasty. The reason why I choose Hongzhou as my research subject is because it has both amaz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influence in the Tang and the following North and South Sung Dynasties. No doubt, it was the finest region of Southeast China during that period of time.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歷史學
|
参考文献
|
-
王怡辰(2005)。由武宗會昌錢看經濟領域的割據。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37
連結:
-
朱祖德(2014)。唐代嶺南東道地區經濟之發展。史學彙刊,33,22-23。
連結:
-
朱祖德(2012)。唐代揚州手工業析論。淡江史學,24,137-138。
連結:
-
朱祖德(2012)。唐代揚州的商業貿易。史學彙刊,30,194。
連結:
-
劉禹鍚詩集編年箋注。
-
(1991)。唐國史補等八種。台北:世界書局。
-
《史記》,卷 106,〈吳王濞傳〉,頁2822。
-
宋王欽若編、宋楊億編(1988)。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
-
宋王讜、周勛初校證(1997)。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
-
宋司馬光、元胡三省注(1974)。資治通鑑。臺北:世界書局。
-
宋宋祁、宋歐陽修(1993)。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
-
宋宋敏求編、洪丕謨點校(1992)。唐大詔令集。北京:學林出版社。
-
宋李昉編(1987)。太平廣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
宋洪遵(1986)。泉志。台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
宋錢易、黃壽成點校(2002)。南部新書。北京:中華書局。
-
後晉劉昫(1993)。舊唐書。台北:鼎文書局。
-
唐元稹(1983)。元稹集。台北:漢京文化出版公司。
-
唐白居易(1991)。白居易集。北京:中華書局。
-
唐李白、清王琦注(2003)。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
唐李吉甫(1995)。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
-
唐李肇(1991)。唐國史補。臺北:世界書局。
-
唐杜牧、裴延翰編(1983)。樊川文集。臺北:漢京文化出版公司。
-
唐封演、趙貞信編(2005)。封氏聞見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
唐張九齡、熊飛校注(2008)。張九齡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
清彭定求纂修、清沈三曾纂修(1996)。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
清董誥編(1993)。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大澤正昭、牟發松譯(1997)。唐宋時代的小生產方式及其發展階段。中國前近代史理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漢口:
-
丹徒縣文教局(1982)。江蘇丹徒丁卯橋出土唐代銀器窖藏。文物,1982(11),15-24。
-
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所編(2002)。江西豐城新發現的洪州窯址調查簡報。南方文物,2002(3),4-15。
-
朱祖德(2009)。唐五代兩浙地區經濟發展之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
朱新茂(2005)。西魏隋唐五代十國貨幣圖說。北京:文物出版社。
-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1995)。江西豐城洪州窯遺址調查報告。南方文物,1995(2),1-28。
-
余家棟(1985)。洪州窯的歷史地位及其與唐代各名窯的相互關係。江西歷史文物,1985(1)
-
李伯重(1990)。唐代江南農業的發展。北京:農業出版社。
-
李學勤編、徐吉軍編(1996)。長江文化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
杜牧(1983)。樊川文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林立平(1984)。唐代主糧生產的輪作複種制。暨南學報(哲社版),1984(1),46。
-
俞永炳(1994)。試談絲綢之路上的揚州唐城。漢唐與邊疆考古研究,北京:
-
南京博物館(1974)。如杲發現唐代木船。文物,1974(5),84-90。
-
夏星南(1982)。浙江長興縣發現一批唐代銀器。文物,1982(11),38-42。
-
張宏庸輯校(1985)。陸羽全集。桃園:茶學文學出版社。
-
張澤咸。試論漢唐間的水稻生產。文史,18
-
許懷林(1998)。江西史稿。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
-
陳尚君(1997)。毛文錫《茶譜》輯考。唐代文學叢考,北京:
-
陳寅恪(2001)。元白詩箋證稿。北京:三聯書店。
-
陸覺(1961)。揚州施橋發現了古代木船。文物,1961(6),52。
-
童光俠(1999)。唐代陶瓷與陶瓷詩歌。中國陶瓷工業,6(1),46。
-
華林甫(1990)。唐代粟麥生產的地域布局初探(續)。中國農史,1990(3),30。
-
馮先銘編(1997)。中國陶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楊遠(1982)。唐代的鑛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
楊遠(1982)。唐代的礦產。台北:學生書局。
-
葉喆民(2011)。中國陶瓷史。北京:三聯書店。
-
路振(1981)。九國志。臺北:商務印書館。
-
鄢永輝(2000)。贛江河床發現的洪州窯瓷器。南方文物,2000(1),10-11。
-
劉希為(1992)。隋唐交通。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
樂史(1979)。太平寰宇記。台北:文海出版社。
-
潘鏞(1986)。隋唐時期的運河與漕運。西安:三秦出版社。
-
鄭學檬(2003)。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經濟研究。長沙:岳麓出版社。
-
韓愈、馬通伯校注(1991)。韓昌黎文集。香港:中華書局。
-
魏明孔(1999)。隋唐手工業與我經濟重心的南北易位。中國經濟史研究,1999(2),56。
-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
|
被引用次数
|
-
朱祖德(2019)。唐代宣歙地區的經濟發展。史學彙刊,38,37-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