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奇陗精潔-《楚辭.九歌》語法特質析論

DOI

10.29445/BDCLFJCU.201010.0005

作者

劉雅芬

关键词

九歌 ; 語法 ; 倒裝 ; 孫鑛

期刊名称

輔仁國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1期(2010 / 10 / 01)

页次

95 - 11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明.孫礦評曰:「九歌句法稍碎而特奇陗,在楚辭中最為精潔。」孫氏以為九歌句法的特殊性,在楚辭中最顯奇峭而精潔。是以,本文以前輩學者的研究為本,先以廖東序所謂從詩經過渡到楚辭的「九歌型」為本,析論其語法特質。《九歌》中的倒裝形態豐富多元:詞素倒置、動詞謂語前置之例,副語前置、疑問句賓語詞序倒裝、並列結構倒裝。不論成因是反映先秦語法或為協韻而倒裝或為經營文學效果而成,這些倒裝句成就了《九歌》「奇峭特出」的語言特質。此外,《九歌》以主要的六種語法型式,相應於虛詞義的「之、其、與、而、夫、在、然、焉」以連結詞、詞組或句子,或為修飾、或為停頓,並形成各種形式的「對偶」效果。在變化錯綜的句式與語法中,卻仍保有句型的相對整齊,實可謂「奇峭精潔」矣。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曹冕:《修辭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
  2. 宋朱熹(1974)。楚辭集注。臺北:華正書局。
  3. 宋洪興祖(1996)。楚辭補註。臺北:藝文印書館。
  4. 清王夫之(1975)。楚辭通釋清人楚辭注三種。臺北:長安出版社。
  5. 清蔣驥(1991)。山帶閣註楚辭。臺北:長安出版社。
  6. 清戴震(1975)。屈原賦注‧清人楚辭注三種。臺北:長安出版社。
  7. 古遠清、孫光萱(1997)。詩歌修辭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8. 申小龍(1994)。語文的闡釋。臺北:洪葉出版有限公司。
  9. 朱光潛(1999)。文藝心理學。臺北:開明書局。
  10. 何錡章(1985)。離騷之體制與結構。楚辭研究論文集,臺北:
  11. 吳天任(1989)。楚辭文學的特質。臺北:商務書局。
  12. 呂叔湘(1992)。中國文法要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3. 沈謙(1995)。修辭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出版社。
  14. 林佳樺(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師大國文所。
  15. 姜亮夫(1974)。屈原賦校註。臺北:文光圖書有限公司。
  16. 施淑(1985)。楚辭文學技巧的傳承。楚辭研究論文集,臺北:
  17. 孫良明(1994)。古代漢語語法變化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18. 翁世華(1988)。楚辭九歌的倒裝法。楚辭論集,臺北:
  19. 翁世華(1988)。楚辭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0. 馬茂元編(1993)。楚辭注釋。臺北:文津出版社。
  21. 高秋鳳(198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師大國文所。
  22. 陳望道(1989)。修辭學發凡。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3. 傅錫壬(196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24. 彭毅(1975)。屈原作品中隱喻和象徵的探討。文學評論,臺北:
  25. 湯炳正(1991)。屈賦新探。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6. 黃永武(1986)。字句鍛鍊法。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
  27. 黃慶萱(1975)。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
  28. 楊義(1998)。楊義文存(第七卷)─楚辭詩學。北京:人民出版社。
  29. 路燈照、成九田(1987)。古詩文修辭例話。臺北:商務印書館。
  30. 廖旭東(1995)。楚辭語法研究。北京:語言出版社。
  31. 趙元任、丁邦新譯(1994)。中國話的文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2. 趙沛霖(1994)。屈賦研究論衡。桃園:聖環圖書有限公司。
  33. 劉承慧(1996)。先秦實詞與句型─兼論句型和文章風格的關係。語文、情性、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論文集,台北:
  34. 劉承慧(1995)。國科會計畫國科會計畫,未出版
  35. 劉雨(1995)。寫作心理學。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6. 滕守堯(1998)。審美心理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
  37. 黎運漢編、張維耿編(1991)。現代漢語修辭學。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38. 駱小所(1996)。語言美學論稿。雲南:人民出版社。
  39. 簡怡美(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師大國文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