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宋代理學所建構思孟學派的文獻問題與理論歧異

DOI

10.29445/BDCLFJCU.201110.0003

作者

許朝陽

关键词

思孟學派 ; 中庸 ; 子思 ; 理學 ; 心性論 ; 道德的形上學

期刊名称

輔仁國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3期(2011 / 10 / 01)

页次

63 - 8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自唐代韓愈、李翱以「孔子、曾子、子思、孟軻」一系為儒學道統,這個說法基本上得到宋代理學家的認同;據此,則理學家心目中的儒學嫡系其實就是思孟學派。但子思的代表作品、思想特質、乃至於子思孟子二人的思想連結,歷史文獻的記錄並不充分。在歷史文獻的對照之下,宋儒建構的思孟學派名實能否相符不無疑慮。此外,傳統說法又以孔子作《易傳》,故而理學家心目中的思孟學派又雜入《易傳》的形上學、宇宙論等觀點。當對作者的認定產生改變,對理學的評價亦因而有極大的差距,牟宗三與勞思光二位先生便是最好的對比。對心性論理解的關鍵差異,恐怕在於「回歸孔孟」與「回歸思孟」的區別,蓋若去除理學中的子思、《易傳》等成份,理學家的孔孟(而非思孟)便成為不含本體宇宙論成份的心性思想。同時,在歷史文獻等問題的突顯之下,儘管出土文獻也說明心性思想確實存在戰國時期的儒學之中;不過,宋代理學家所建構的思孟學派與歷史文獻中的樣貌,恐怕仍有不少的差距。如果我們相信歷史上確實存在過思孟學派,則宋代理學所建立者,不妨比照「新儒家」的稱呼,謂之「新思孟學派」。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宋)周敦頤:《周子全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2. (宋)周敦頤:《周濂溪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3. 元(1977)。宋史。北京:中華書局。
  4. 宋朱熹(2005)。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
  5. 宋程顥、宋程頤、宋王孝魚點校(1981)。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
  6. 宋歐陽修、宋宋祁(1975)。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7. 宋黎靖德編、宋王星賢點校(1986)。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8. 唐魏徵、唐令狐德棻(1982)。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9. 清王先謙、清沈嘯寰、清王星賢點校(1988)。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0. 清董誥編(1983)。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
  11. 王鈞林(1998)。中國儒學史。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12. 王葆玹(2004)。今古文經學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3. 任繼愈編(1998)。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北京:人民出版社。
  14. 牟宗三(1997)。四因說演講錄。臺北:鵝湖出版社。
  15. 牟宗三(1989)。心體與性體(一)。臺北:正中書局。
  16. 牟宗三(1989)。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出版社。
  17. 李零(2002)。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8. 杜維明編(2008)。思想‧文獻‧歷史─思孟學派新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 武內義雄、江俠菴編譯(1970)。先秦經籍考。臺北:新欣出版社。
  20. 侯外廬、趙紀彬、杜國庠(1980)。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21. 張岱年(2005)。中國哲學史大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2. 張豈之(2008)。中國思想學說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3. 梁啟超(1986)。古書真偽及其年代。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24. 梁濤(2008)。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5. 郭沂(2002)。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6. 陳來(2009)。竹帛《五行》與簡帛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7. 勞思光(1990)。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臺北:三民書局。
  28. 勞思光(1988)。新編中國哲學史(二)。臺北:三民書局。
  29. 辜堪生、李學林(2005)。周公評傳。北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30. 馮友蘭(2001)。中國哲學史新編(中)。北京:人民出版社。
  31. 楊澤波(2006)。牟宗三三系論論衡。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32. 錢穆(1990)。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33. 錢穆(1980)。中國思想史論叢(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34. 謝耀亭(2011)。從出土簡帛看思孟學派的內聖外王思想。北京:科學出版社。
  35. 龐樸(2005)。龐樸文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