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名而動」結構中「名」的雙重特性

并列篇名

The Dual Characters of the Noun in "N er V" Structure

DOI

10.29445/BDCLFJCU.201210.0003

作者

周國正(Kwok-Ching Chow)

关键词

名而動

期刊名称

輔仁國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5期(2012 / 10 / 01)

页次

41 - 5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人而無信」這種「名而動」結構的性質多年來引起不少爭議。有視之「主而謂」,亦有視之為「謂而謂」;雙方都能為自己的看法提出充份的理據,但又無法証明對方的錯誤。本文通過對非主謂句引介功能的探討和與現代漢語的比較,論証其中的「名」是兼具謂語及主題(習稱主語)特性的成份。由於兼其兩種性質,所以各得一偏的雙方都可以持之有據但最後又無法論定。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95)。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
  2. (1995)。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
  3. Chao、 Yuen Ren(1968).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4. Knud、 Lambrecht(1994).Information Structure and Sentence For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 Pulleyblank、 Edwin G.(1995).Outline of Classical Chinese.Vancouver:UBC Press.
  6. 王力編(1981)。古代漢語。北京:中華。
  7. 王引之(1985)。經傳釋詞。南京:江蘇古籍。
  8. 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
  9. 左松超(1969)。左傳虛字集釋。臺灣:商務。
  10. 何樂士(1999)。《左傳》的連詞「而」。漢語方言共時與歷史語法研討論文集,廣州:
  11. 呂叔湘(1982)。中國文法要畧。北京:商務。
  12. 阮元編(1982)。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3. 阮元編(1982)。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4. 阮元編(1982)。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5. 阮元編(1982)。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6. 阮元編(1982)。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17. 周法高(1972)。中國古代語法.造句編。臺灣:臺聯國風。
  18. 馬建忠、呂叔湘編、王海棻編(1986)。馬氏文通讀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 楊榮祥(2008)。論「名而動」結構的來源及其語法性質。中國語文,2008(3),239-246。
  20. 楊樹達(1962)。馬氏文通刊誤。北京:中華。
  21. 楊樹達(1979)。詞詮。北京:中華。
  22. 廖序東(1981)。文言語法分析。上海:上海教育。
  23. 劉淇、章錫琛校注(1954)。助字辨畧。北京:中華。
  24. 薛鳳生(1991)。試論連詞「而」的語意與語法功能。語言研究,1991(11),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