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荀子「唯聖人為不求知天」

并列篇名

On Xunzi's "Only the Sage Does Not Seek to Understand Heaven"

作者

李尚軒(Shang-Hsuan Li)

关键词

荀子 ; 聖人 ; 不求 ; 知天 ; 君子

期刊名称

輔仁國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6期(2013 / 04 / 01)

页次

123 - 14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荀子「唯聖人為不求知天」與「夫是之謂知天」、兩似相牴觸之字句論述,向來即為治荀學者所關注重要問題。略歸納其研究共通性,多將主要議題集中於「不求知天」與「知天」兩點。本文則另由荀子對「聖人」定義方面著手,試作推闡,希冀能開展對此議題之詮釋寬廣度。唯聖人不求知天,就「唯」字以論,荀子所謂不求知天定係專指聖人而言。若就天職與天功兩者而論天,則聖人認為天不可盡知;若就天情、天官等五者以論天,則聖人既已知天,將無求知天之必要;若就情欲而論之,聖人縱欲亦將無求,故唯其為不求知天。然而君子既非聖人,則須順應天時以役使萬物,敬天而道,以期盡人治。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Gadamer, Hans Georg(1990).Hermeneutik: Wahrheit und Methode.J.C.B. Mohr.
  2. Palmer, Richard E.(1969).Hermeneutics: interpretation theory in Schleiermacher, Dilthey, Heidegger, and Gadamer.Northwestern Univ. Pr.
  3. 王天海(2005)。荀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 王先謙(1973)。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
  5. 王國維(1964)。觀堂集林。臺北:世界書局。
  6. 王弼注、唐孔穎達疏(1965)。周易正義。臺北:中華書局。
  7. 加達爾默、洪漢鼎譯(1995)。真理與方法。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8. 朱熹(2004)。四書集注。臺北:世界書局。
  9. 周群振(1978)。荀子天人關係之論旨析述。鵝湖月刊,6(4),13-21。
  10. 帕瑪、嚴平譯(1973)。詮釋學。臺北:藝文印書館。
  11. 段玉裁(2000)。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
  12. 胡正之(2006)。儒家聖人觀念在戰國之發展。輔仁國文學報,22,1-28。
  13. 胡適(1965)。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4. 韋政通(1973)。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5. 孫希旦(1982)。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6. 荊門市博物館(1998)。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
  17. 袁長瑞(2004)。對荀子「知天」與「不求知天」之辨的看法。孔孟月刊,42(12),23-26。
  18. 張勻翔(2007)。本於立人道之荀子「不求知天」與「知天」觀之智德內涵。哲學與文化,34(10),69-86。
  19. 張玉書(1989)。唐熙字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20. 郭沫若(1999)。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上海:上海書店。
  21. 郭璞(1964)。爾雅注。臺北:新興書局。
  22. 陳大齊(1989)。荀子學說。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23. 馮友蘭(1994)。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4. 楊袓漢(1978)。論荀子的「知天」與「不求知天」之辨。鵝湖月刊,6(5),17-18。
  25. 廖名春(1994)。荀子新探。臺北:文津出版社。
  26. 劉盼遂(1975)。論衡集解。臺北:世界書局。
  27. 劉興隆(1997)。新編甲骨文字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8. 賴炎元(1963)。韓詩外傳考徵。臺北:臺灣師大。
  29. 薛保綸(1976)。荀子的天論。哲學與文化,3(11),23-30。
  30. 魏元珪(1983)。荀子哲學思想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出版社。
  31. 魏徵(1966)。羣書治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2. 嚴靈峯(1977)。無求備齋荀子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
  33. 嚴靈峯(1987)。無求備齋學術新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