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世俗時間-《金瓶梅》的主要時間形式及其意義

并列篇名

Secular Time-《Jin Ping Mei》Main Time form and Meaning

作者

陳福智(Fu-Chih Chen)

关键词

金瓶梅 ; 世俗時間 ; 中國古典小說 ; 日子 ; 人物形象

期刊名称

輔仁國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7期(2013 / 10 / 01)

页次

135 - 17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多數中國古典小說以帝王紀年為主要敘述時間,《金瓶梅》卻以日子為新型的敘述時間,建構反映日常生活的世俗時間。古典日子受限帝王紀年時間意識,是以神聖(偉大的光縈時刻)與非神聖(微不足道的瑣日)為兩種主要的形象。有別於此,笑笑生塑造了世俗時間,其具體表現為「重日癖的時間書寫」、「神聖時間的世俗化」、「日子的毗鄰化」與「以日度目的世俗精神」等四個方面,藉此定義日子的內容與本質。《金瓶梅》中日子的書寫絕不是由外部機械的鑲嵌,而是與人物、情節融為一體,因此透過日子,我們能觀看人物行為上的主動性與被動性交錯,形塑複雜卻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基於日子和生活與人物的密切程度,若世俗小說真能視為獨立的小說類型,以日子為主的世俗時間顯然是不可或缺的條件。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胡曉真(2005)。絲絃、帳簿、華年─論《林蘭香》與世情小說的擬真世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6
    連結:
  2. 明余象斗(2008)。新刻天下四民遍覽三臺萬用正宗。重慶市: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3. 明沈德符(1997)。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
  4. 明施耐庵(1987)。水滸傳。臺北:聯經。
  5. 明劉侗(2000)。帝京景物略。北京:北京古籍。
  6. 明羅貫中(1979)。三國志通俗演義。臺北:新文豐。
  7. 明蘭陵笑笑生(2010)。金瓶梅詞話。臺北:里仁出版社。
  8. 清吳趼人(1980)。恨海。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9. 巴赫金、白春仁譯。巴赫金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10. 王德威(1998)。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北京:三聯書店。
  11. 瓦特、魯燕萍譯(1994)。小說的興起。臺北:桂冠。
  12. 田曉菲(2003)。秋水堂論金瓶梅。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3. 伊利亞德、王建光譯(2002)。神聖與世俗。北京:華夏出版社。
  14. 朱一玄編(2002)。金瓶梅資料彙編。天津:南開大學。
  15. 亨利.詹姆斯、朱雯譯(2000)。小說的藝術。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16. 李志宏(2012)。「演義」:明代四大奇書敘事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
  17. 李紀祥(2013)。時間.歷史.敘事。新北市:藝華學術。
  18. 李福清、尹錫康譯(1997)。三國演義與民間文學傳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李豐楙(1993)。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255
  20. 汪僻疆編(1993)。唐人傳奇小說。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1. 周中明(2001)。金瓶梅藝術論。臺北:里仁。
  22. 林峰燦(2007)。想像世俗化:世俗化命題之爭議及其反省上。社會理論學報,10(1)
  23. 林偉淑(200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新莊,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24. 洪慈彗(2006)。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
  25. 約翰.哈薩德編、朱紅文譯(2009)。時間社會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26. 夏志清、胡益民譯(2001)。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7. 孫述宇(2011)。金瓶梅:平凡人的宗教劇。上海:上海古籍。
  28. 浦安迪、沈亨壽譯(2006)。明代小說四大奇書。北京:三聯。
  29. 商偉(2011)。日常生活世界的形成與建構─《金瓶梅詞話》與日用類書。日常生活的論述與實踐,臺北:
  30. 張瑞(2011)。《金瓶梅》的節日描寫與敘事框架。青年文學家,9
  31. 陳熙遠(2011)。中國夜未眠─明清時期的元宵、夜禁與狂歡。日常生活的論述與實踐,臺北:
  32. 黃衛總(2010)。中華帝國晚期的慾望和小說敘述。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33. 楊聯昇(1983)。國史探微。臺北:聯經出版社。
  34. 寧宗一(2008)。寧宗一講金瓶梅。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35. 樂衡軍(1992)。意志與命運。臺北:大安。
  36. 魯迅(1998)。中國小說史略。上海:上海古籍。
  37. 韓石(2008)。中國古典家庭小說的三種歷史時間形式。明清小說研究,2008(2)
  38. 韓南、王秋桂譯(2008)。韓南中國小說論集。北京:北京大學。
  39. 魏子雲(2006)。金瓶梅拾穗。臺北:里仁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