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晚清域外遊記中的博覽會書寫

并列篇名

Writing about the Great Exhibition in Late Qing Overseas Travel Notes

作者

陳室如(Shi-Ru Chen)

关键词

旅行 ; 晚清 ; 遊記 ; 博覽會 ; 世界博覽會

期刊名称

輔仁國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8期(2014 / 04 / 01)

页次

125 - 14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中國參與世界博覽會始於晚清,博覽會匯聚多國物質文明,於特定空間內密集展示各國發展成果,提供彼此交流與競爭機會。在晚清域外遊記中,博覽會一開始以朦朧模糊的炫奇意象出現,顯示旅人知識框架與西方物質文明的明顯落差,隨著旅人科學觀念與理性認知的建立,遊記再現的博覽會逐漸由籠統概括的抽象是益受轉為清晰具體的客觀面貌。博覽會同時提供了一個看/被看的獨特場域,遊走會場的各國旅人等同國家形象的再次展演,對中國會館展示物品的美好觀感投射了晚清旅人的民族優越感,刻意被他者醜化的中國形象則提醒旅人逐漸失落的帝國優勢。從歡愉奇幻的遊樂氛圍到沈痛憤怒的自省批判,晚清域外遊記,中的博覽會書寫糾結了複雜的情緒轉變。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許峰源(2005)。從1905年黎業斯博覽會考察中國海關權力的轉移。近代中國,163
    連結:
  2. 許峰源(2009)。晚清中國參與1906年米蘭博覽會之研究。輔仁歷史學報,23
    連結:
  3. 鄭毓瑜(2011)。1870年代中、日漢詩人的視域轉換─以博物知識、博覽會為認知框架的討論。淡江中文學報,25
    連結:
  4. 清王錫祺編(1962)。小方壺齋輿地叢鈔初編。臺北:廣文書局。
  5. 清王韜、王稼句點校(1994)。漫遊隨錄圖記。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6. 清李圭(2008)。環遊地球新錄。長沙:岳麓書社。
  7. 清張德彝(2008)。航海述奇。長沙:岳麓書社。
  8. 清張德彝(2008)。歐美環遊記。長沙:岳麓書社。
  9. 清郭嵩燾(2008)。倫敦與巴黎日記。長沙:岳麓書社。
  10. 清黎庶昌(2008)。西洋雜誌。長沙:岳麓書社。
  11. Said, Edward W.、王志弘譯(1999)。東方主義。臺北:立緒文化出版社。
  12. 王正華(2003)。呈現「中國」:晚清參與1904年美國聖路易萬國博覽會之研究。畫中有話─近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臺北:
  13. 古偉瀛(1986)。從「炫奇」、「賽珍」到「交流」、「商戰」:中國近代對外關係的一個側面。思與言,24(3)
  14. 吉見光邦編(1986)。万国博覽会の研究。京都:思文閣。
  15. 吉見俊哉、蘇碩斌譯(2010)。博覽會的政治學。臺北:群學出版社。
  16. 呂紹理(2005)。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出版社。
  17. 胡家瑜(2004)。博覽會與台灣原住民─殖民時期的展示政治與他者意象。考古人類學刊,62
  18. 馬敏(1988)。中國走向世界的新步幅─清末商品賽會活動述評。近代史研究,1
  19. 馬敏編(2010)。博覽會與近代中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 陳占彪編(2010)。清末民初萬國博覽會親歷記。北京:商務印書館。
  21. 趙致真(2010)。造物記─世博會的科學傳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2. 趙祐志(1997)。躍上國際舞臺:清季中國參加萬國博覽會之研究(1866-1911)。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5
被引用次数
  1. 陳室如(2016)。晚清海外遊記的博物館書寫。成大中文學報,54,133-166。
  2. (2019)。旅行與再現:晚清英法美遊記的政教空間與權力展演。東亞觀念史集刊,17,26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