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調暢情深-論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在明代的接受

并列篇名

Affectionate Poetry-An Investigation on the Acceptance of Ruo-xu Chang's Chun Jiang Hua Yue Ye in the Ming Dynasty

作者

王欣慧(Hsin-Hui Wang)

关键词

張若虛 ; 春江花月夜 ; 唐詩品彙 ; 古今詩刪 ; 詩藪 ; 唐詩歸

期刊名称

輔仁國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8期(2014 / 04 / 01)

页次

91 - 12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最早收錄於宋代郭茂倩《樂府詩集》,此後便乏人問津,直到明初高棅《唐詩品彙》復又收入,始見重於世。關於〈春江花月夜〉的接受過程,當今學者已有撰文論述,是以本文不再進行〈春江花月夜〉接受史的耙梳,而是進一步聚焦於明代對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接受,試圖理清明代人何以推重此詩。職此,本文將從高樣《唐詩品彙》、李攀龍《古今詩刪》的選詩標準,以及胡應麟《詩藪》、鍾惺《唐詩歸》的古詩評論,探究《春江花月夜》在明代詩學重「格調」與「真情」的背景下,如何獲得青睞。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明.高棅撰、日.東褧伯頎箋注:《唐詩正聲箋注》,日本天保十四年[1843]刊本。
  4.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 (2002)。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 明唐汝詢(2001)。唐詩解。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7. 明高棅(1983)。唐詩品彙。臺北:學海出版社。
  8. 王文進(2000)。豐田筆記。臺北:九歌出版社。
  9. 王兆鵬、孫凱雲(2008)。尋找經典─唐詩百首名篇的定量分析。文學遺產,2008(2),40-52。
  10. 申東城(2009)。論《唐詩品彙》的詩體正變觀。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8(4)
  11. 李思涯(2010)。胡應麟“格調”選擇的思想史意義。人文中國學報,16,163-192。
  12. 柴非凡(197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13. 許建崑(1987)。李攀龍文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4. 陳文忠(2008)。唐人青春之歌走向頂峰之路─〈春江花月夜〉1300年接受史考察。東方叢刊,2008(1),146-164。
  15. 陳英傑(2012)。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16. 陳書錄(1994)。明代前後七子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7. 陳國球(2007)。明代復古派唐詩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8. 陳斌(2009)。明代中古詩歌接受與批評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19. 陳廣宏(2006)。竟陵派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 曾守仁(2010)。魔、鬼與真詩─試論竟陵詩學話語中離心性。輔仁國文學報,30,201-226。
  21. 程千帆(2000)。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誤解。程千帆全集,石家庄:
  22. 程千帆(2000)。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集評。程千帆全集,石家庄:
  23. 蔣鵬舉(2008)。復古與求真:李攀龍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4. 蔡瑜(1990)。高棅詩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25. 謝明陽(2010)。雲間詩派的詩學發展與流衍。臺北:大安出版社。
  26. 簡恩定(2010)。明代「格調說」及「復古派」與杜詩學的連結。空大人文學報,19,1-22。
  27. 簡錦松(1989)。明代文學批評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