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白娘子意象的「色戒」觀照 |
作者 |
王水根 |
关键词 |
白娘子 ; 色戒 ; 白 ; 蛇 |
期刊名称 |
輔仁國文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39期(2014 / 10 / 01) |
页次 |
165 - 198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白娘子之「蛇」意象的「淫惡」,發端於佛教的「色戒」觀照;白娘子之「白」意象的「淫惡」則分別來自于中國傳統「白」意象的靈異性和神性的遺存,以及白娘子素(白)服之下的寡婦身份的貞潔禁忌和寡婦禁忌。它們共同促成了白娘子之「蛇」、「白」二意象,悖謬于其傳統的一貫內涵而成為了「淫惡」之征。其中,前者是白娘子意象之所以「淫惡」的核心所在,而後者則不過是對前者「淫惡」之征的進一步強化,是處於輔助地位的意象,二者統一於佛教的「色戒」警世目的。以滿足佛教「色成」警世需要為目的「白蛇傳」型小說,必須具備兩個不可或缺的情節-誘人產生淫欲的美女最終被發現就是毒蛇;行淫欲之人會因此遭受惡果報應。前者滿足了「白蛇傳」型小說必需的「蛇」與美女二意象之間可以互化的特質,後者滿足了小說的佛教「色戒」警世需要,兩個情節可謂缺一不可。唐代小說《李黃》篇及其異文,應該是完全符合這個要求的「白蛇傳」最早版本。而隨著「白蛇傳」型小說情節的再豐富,白娘子意象之「色戒」警世強度和範圍得到了進一步擴展。當然,這種小說情節的發展邏輯,仍然是故發於佛教的「色戒」警世理念,把白娘子意象塑造成一個佛教「色我」警世目的下的工具性角色,而並非是那種眾多學者都刻意拔高的理想角色-一個追求婚姻幸福自由的反封建鬥士。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