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白娘子意象的「色戒」觀照

作者

王水根

关键词

白娘子 ; 色戒 ; 白 ; 蛇

期刊名称

輔仁國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9期(2014 / 10 / 01)

页次

165 - 19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白娘子之「蛇」意象的「淫惡」,發端於佛教的「色戒」觀照;白娘子之「白」意象的「淫惡」則分別來自于中國傳統「白」意象的靈異性和神性的遺存,以及白娘子素(白)服之下的寡婦身份的貞潔禁忌和寡婦禁忌。它們共同促成了白娘子之「蛇」、「白」二意象,悖謬于其傳統的一貫內涵而成為了「淫惡」之征。其中,前者是白娘子意象之所以「淫惡」的核心所在,而後者則不過是對前者「淫惡」之征的進一步強化,是處於輔助地位的意象,二者統一於佛教的「色戒」警世目的。以滿足佛教「色成」警世需要為目的「白蛇傳」型小說,必須具備兩個不可或缺的情節-誘人產生淫欲的美女最終被發現就是毒蛇;行淫欲之人會因此遭受惡果報應。前者滿足了「白蛇傳」型小說必需的「蛇」與美女二意象之間可以互化的特質,後者滿足了小說的佛教「色戒」警世需要,兩個情節可謂缺一不可。唐代小說《李黃》篇及其異文,應該是完全符合這個要求的「白蛇傳」最早版本。而隨著「白蛇傳」型小說情節的再豐富,白娘子意象之「色戒」警世強度和範圍得到了進一步擴展。當然,這種小說情節的發展邏輯,仍然是故發於佛教的「色戒」警世理念,把白娘子意象塑造成一個佛教「色我」警世目的下的工具性角色,而並非是那種眾多學者都刻意拔高的理想角色-一個追求婚姻幸福自由的反封建鬥士。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2003)。大正藏。臺北:白馬書局有限公司。
  2. (2003)。大正藏。臺北:白馬書局有限公司。
  3. (1972)。卍續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4. (2003)。大正藏。臺北:白馬書局有限公司。
  5. 蔣瑞藻編著:《小說考證》,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13 年(1924 )。
  6. (1972)。卍續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7. 趙景深:《彈詞考證》,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28 年( 1939) 影印。
  8. (2003)。大正藏。臺北:白馬書局有限公司。
  9. 梁.蕭統:《文選》 ,嘉慶重刻宋淳熙本。
  10. (2003)。大正藏。臺北:白馬書局有限公司。
  11. (1972)。卍續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2. (2003)。大正藏。臺北:白馬書局有限公司。
  13. (2003)。大正藏。臺北:白馬書局有限公司。
  14. (2003)。大正藏。臺北:白馬書局有限公司。
  15. (2003)。大正藏。臺北:白馬書局有限公司。
  16. 清.皮錫瑞:《尚書中候疏證》 ,影印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清光緒25 年(1899 年)刻師伏堂叢書本。
  17. (1972)。卍續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8. 《晨報》, 1935年3月21 日。
  19. (2003)。大正藏。臺北:白馬書局有限公司。
  20. 漢.王逸章句,宋.洪興祖補注:《楚辭》,上海:世界書局,民國25年(1936) 。
  21. (1972)。卍續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2. (1980)。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23. (2003)。大正藏。臺北:白馬書局有限公司。
  24. 日.廚川白村著,綠蕉、大傑譯:《走上十字街頭》 ,上海:啟智書局,民國25年(1936) 。
  25. 元佚名編(1998)。大元聖政國朝典章。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6. 宋周密、張茂鵬點校(1983)。齊東野語。北京:中華書局。
  27. 宋洪邁、何卓點校(1981)。夷堅志。北京:中華書局。
  28. 宋範曄、唐李賢注(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9. 明洪楩(1984)。清平山堂話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0. 明馮夢龍(2003)。警世通言。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31. 唐李延壽(1974)。北史。北京:中華書局。
  32. 唐李延壽(1975)。南史。北京:中華書局。
  33. 唐長孫無忌、劉俊文點校(1983)。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
  34. 唐穀神子(1980)。博異志。北京:中華書局。
  35. 清郭慶藩、王孝魚點校(1961)。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36. 清彭定求編(1960)。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37. 清薛永升、懷效鋒點校、李鳴點校(1998)。唐明律合編。北京:法律出版社。
  38. 漢司馬遷(1994)。史記。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39. 漢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40. 仁井田陞、粟勁編譯(1989)。唐令拾遺。長春:長春出版社。
  41. 方韜譯注(2009)。山海經。北京:中華書局。
  42. 北京大學《荀子》注釋組(1979)。荀子新注。北京:中華書局。
  43. 西格蒙德.佛洛德、趙立瑋譯(2005)。圖騰與禁忌。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
  44. 姚平(2004)。唐代婦女的生命歷程。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
  45. 胡玉華(2007)。中國喪服尚白禮俗。尋根,2007(2)
  46. 胡朴安(1986)。中華全國風俗志。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47. 陳建憲譯(2005)。中西敘事文學比較研究。武漢:華中師大學出版社。
  48. 陳勤建(1986)。白蛇傳論文集,上海:
  49. 陳義孝編、竺摩法師鑒定(1988)。佛學常見辭彙。臺北:文津出版社。
  50. 普列漢諾夫(1963)。普列漢諾夫哲學著作選集。上海:三聯書店。
  51. 黃壽祺、張善文(2001)。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2. 黃懷信、李學勤審定(1995)。逸周書匯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3. 楊伯峻譯注(1960)。孟子。北京:中華書局。
  54. 聞一多(1956)。神話與詩。北京:古籍出版社。
  55. 劉守華(1998)。宋代「蛇妻」故事與〈白蛇傳〉的構成。古典文學知識,1998(5)
  56. 劉守華(1999)。中國民間故事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57. 劉學鍇(2007)。溫庭筠全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58. 劉錫誠(2007)。〈白蛇傳〉傳說:美女蛇故事的流傳、變化與異文。文景,2007(2)
  59. 鄭渤秋(2003)。吐魯番阿斯塔那225 號墓出土伏羲女媧圖與日本龍谷大學藏伏羲女媧圖的綴合。西域研究,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