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遊仙、服食之文學溯源與探微-以屈原為核心的考察

并列篇名

Traceability and Exploration for "literature about immortals" and "fu-shih"-- to examine the core of Qu-Yuan

作者

顏進雄(Jinn-Shiung Yan)

关键词

遊仙 ; 服食 ; 屈原 ; 楚辭 ; 神仙思想 ; Associate with immortals ; fu-shih (服食) ; Qu-Yuan (屈原) ; Chu-Ci (楚辭) ; Immortal thoughts

期刊名称

輔仁國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2期(2016 / 04 / 01)

页次

29 - 5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論溯中國文學史上影響東漢以降「遊仙」、「服食」兩大思想主題之文學脈絡乃濫觴於屈原之〈離騷〉、〈九歌〉、〈九章〉、〈遠遊〉諸篇,揭櫫屈子作品異於後代之特殊筆觸,立足於先秦文史研究之發祥!文中以現今《楚辭》最古注本東漢.王逸《楚辭章句》所載屈原作品為準,先釐析「遊仙」、「服食」在當今學術研究上之義涵,再以屈子諸什層遞剝繭抽絲、交相印證,綜合演繹,論得文旨,冀達「辨章學述,考竟源流」之目標。簡言之,既溯「遊仙」、「服食」之源,且探其微。綜結本文,屈子之幻遊,較諸後代更秉具整體大我精神!細言之,屈原較重「遊之歷程」,精彩、細膩,以改變或解脫其現有之生命困境為圖、抒懷救國,屬「利他主義」;後代多重「仙之結果」,超凡、永續,以延伸或奢求其既得利益之無窮夢想為念,希企萬代不絕,偏「利己主義」!屈原作品中的服食相關名物在雖僅涉及氣態類的「六氣沆瀣、飛泉微液」與植物類的「菊花」、並沿襲古老的服玉之風,然其餘緒已遙映後代的遊仙、山水文學,而此亦屈子辭賦足以百世振芳、千古保值之一大面向!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with respect to "immortals" and "fu-shih" (服食) of the source and the details are to Qu-Yuan (屈原) as the "ancestral home." Extending my works' Make pills of immortality, Health care and Imagination--A new exploration for "fu-shih" writing of Time in pre-Tang Dynasty's poetry about immortals' has a new discovery. Overall, Qu-Yuan's immortals, more than spiritual sustenance offspring! Qu-Yuan emphasis on "Tour think ", change or escape his current life difficulties, are "altruism"; offspring attention " Immortal ", a continuation of his vested interest or luxury endless dreams, are "self-interes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is very obviou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吳旻旻(2012)。《楚辭通釋》的楚辭學意義解讀─兼論其於船山詩學之位置。臺大文史哲學報,76
    連結:
  2. (1972)。學術先進屈原。臺北:弘道文化公司。
  3. 宋朱熹(1979)。楚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 宋洪興祖(1983)。楚辭補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 清王夫之(1979)。楚辭通釋。臺北:廣文書局。
  6. 清朱乾(1980)。樂府正義。日本京都市:同朋舍。
  7. 漢劉安、漢高誘注(1985)。淮南子注。臺北:世界書局。
  8. 王沐(2008)。內丹養生功法指要。北京:中華書局。
  9. 王媛(2004)。《遠遊》作者研究狀況綜述。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0(2)
  10. 匡白玲(2008)。屈原作品中神仙思想與道教的關系探微。現代語文(文學研究版),2008(9)
  11. 吳福助(2007)。楚辭註繹。臺北:里仁書店。
  12. 李豐楙(2010)。憂與遊:六朝隋唐仙道文學。北京:中華書局。
  13. 徐華(2010)。二十世紀以來秦漢遊仙文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滁州學院學報,12(1)
  14. 袁珂(1981)。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店。
  15. 張宏(199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北京大學中文系。
  16. 張葉蘆(2005)。屈原辨惑稿。北京:學苑出版社。
  17. 郭武(1994)。有關道教神仙思想的考古新發現。中國道教,1994(4)
  18. 陳洪(2007)。論《楚辭》的神游與游仙。文學遺產,2007(6)
  19. 陳章錫(2013)。王船山《楚辭通釋.遠遊》思想探究。文學新鑰,18
  20. 傅錫壬(2007)。新譯楚辭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21. 湯漳平(2009)。「遠游」應確認為屈原作品。中州學刊,2009(3)
  22. 黃永鋒(2007)。「服食」新詮。宗學教研究,2007(4)
  23. 逯欽立(1988)。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臺北:木鐸出版社。
  24. 楊美莉(1997)。淺論江西新干出土的玉羽人。南方文物,1997(1)
  25. 廖棟樑(2000)。古代離騷「求女」喻義詮釋多義現象的解讀─兼及反思古代楚辭研究方法。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27
  26. 鄭臨川(1981)。聞一多先生論楚辭(上)。社會科學輯刊,1981(1)
  27. 鄭臨川(1981)。聞一多先生論楚辭(下)。社會科學輯刊,1981(2)
  28. 韓宏韜(2006)。《詩經》中的神仙意象。棗庄學院學報,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