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閨怨與相思-論蕭衍、庾信「擣衣詩」的同題擬作與敘事美學

并列篇名

Melancholy Longings of the Boudoir: A Study of the Matrix with a Theme and the Narrative Aesthetics of Xiao Yan's and Yu Xin's "Daoyi Poems"

作者

詹皓宇(Chan Hao-Yu)

关键词

擣衣 ; 擣衣詩 ; 閨怨詩 ; 蕭衍 ; 庾信 ; daoyi (pounding clothing) ; Daoyi Poems ; Guiyuan Poems ; Xiao Yan ; Yu Xin

期刊名称

輔仁國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7期(2018 / 10 / 01)

页次

89 - 13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自六朝以來,許多關於模擬的文學作品中,幾乎所有的作品都是從具有主題性的架構或母型中而來的。擣衣詩的原型意象起源於漢代班婕妤的〈擣素賦〉,她的這篇工於體物言情的詩賦,直接開創了擣衣一類題材的創作。然而「擣衣」這個詞表達了一個美麗與哀愁的意象,而擣衣詩則是閨怨詩中特有的表現,反映女性對征夫的思念、情緒和抑鬱的詩。幾乎所有擣衣詩的作品都是從男性作家的觀點來書寫,他們在夜晚聽到婦女捶擊衣服布料的聲音,想像婦女在月光下擣衣時的勞動情景。男性作家想要從閨閣中創造出一種聲音,那是一種哀嘆著遠行的丈夫遲遲滯歸。孤獨淒涼的杵砧聲,成為主要鋪陳渲染的行為活動,它確實具有文化與文學雙重價值的載體。本文從「同題擬作」與「敘事美學」兩個角度切入,探討蕭衍〈擣衣〉、庾信〈夜聽擣衣〉二首書寫策略不同的模擬作品。從婦女家務勞動的觀點出發,在詩人心理意識上的空間表述-閨閣與邊塞之間的互動與流動關係,蕭衍以第一人稱代言者敘事,庾信以第三人稱旁觀者敘事又各有差異。希望重新檢視擣衣的隱喻,對於建構在寂寞抑鬱的閨怨之緒、纏綿悱惻的思鄉之感,以及羈旅漂泊的悲懷之情的探究。

英文摘要

In many literary works on imitation since Six Dynasties in ancient China, almost all poems are writte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ramework or matrix with a theme. The prototype image of Daoyi Poems (擣衣詩) originates from Ban Jieyn's (班婕妤) "Dao Su Poem" (〈擣素賦〉) in Han Dynasty. This poem experts in description of human emotions initialized to the writing on the theme of Daoyi Poems. Whereas, the term "daoyi" express images of beauty and sorrow. Daoyi Poems are an specially expressive form in Guiyuan Poems (閨怨詩), which reflects a woman's longings, sentiment, and melancholy toward her husband who has gone to war. Almost all works are writte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se male writers, hearing the sound of pounding clothing in a moonlit night and imagining that the women demean themseves daoyi. These male writers creat a voice for women in their boudoir, who lament over their faraway husband failing to go back home. The pestle sound of loneliness and sentiment is one of the main sensationalized movements, which is really a carrier with dual valuations: cultural and literary. "Daoyi Poems", the prototype image, is based on "Dao Su Poem". "Daoyi Poems" mainly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women who reveal melancholy and loneliness in their boudoir, romantic emotions of nostalgia ,and Jilv-Piaobo(羈旅漂泊)(one lives away from home and drifts through life) on the feelings of sorrow. From a perspective of a woman's household chores, we would take Xiao Yan's (蕭衍) and Yu Xin's (庾信) poems as examples to explore metaphor and to interpret connotation of the literary imag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祁立峰(2011)。經驗匱乏者的遊戲─再探南朝邊塞詩成因。漢學研究,29(1),281-312。
    連結:
  2. 許銘全(2014)。謝靈運〈擬鄴中集八首並序〉中的文學批評義涵─兼論擬作中的抒情自我問題。清華中文學報,12,47-101。
    連結:
  3. 宋洪興祖(1983)。楚辭補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 宋郭茂倩編、楊家駱編(1961)。宋本《樂府詩集》。臺北:世界書局。
  5. 宋章樵註(1985)。古文苑。北京:中華書局。
  6. 宋歐陽修、宋祁(1986)。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7. 明胡廣(1974)。詩傅大全。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8. 明楊慎(2008)。升庵詩話。北京:中華書局。
  9. 南朝梁蕭統編、李善注(2008)。文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0. 唐李延壽(1997)。南史。北京:中華書局。
  11. 唐李延壽(1997)。北史。北京:中華書局。
  12. 唐歐陽詢、汪紹楹注(1980)。藝文類聚。京都:中文出版社。
  13. 清方東樹(1985)。昭昧詹言。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出版公司。
  14. 清王夫之(2011)。船山全集。長沙:嶽麓書社。
  15. 清倪墦註、許逸民點校(2000)。庾子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16. 清張廷玉(1974)。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17. 清陳延敬、清張玉書(2008)。康熙字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8. 清陳祚明評選、李金松點校(2008)。采菽堂古詩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清彭定求修纂(1996)。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20. 漢司馬遷、楊家駱編(1977)。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21. 漢班固(1997)。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2. 漢許慎(2006)。說文解字。北京:九州出版社。
  23. 漢劉向(1998)。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4. Tuan, Yi-Fu(2008).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5. 王文進(2000)。南朝邊塞詩新論。臺北:里仁書局。
  26. 王宜璦(1992)。創造與因襲─論六朝檮衣詩同題之作。文學遺產,1992(6),37-43。
  27. 王瑤(1998)。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8. 台灣中華書局編輯委員會編(1984)。辭海。臺北:中華書局。
  29. 匡臘英(2011)。漢語言中時間的空間隱喻─論空間範疇概念對漢語時間表述的影響。湖南社會科學,2011(6),158-161。
  30. 吉定(2015)。論庾信入長安後詩風的變化。文藝評論,2015(6),58-65。
  31. 衣若芬(2002)。宋代題「潇湘」山水畫詩的的地理概念、空間表述與心理意識。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臺北:
  32. 何寄澎(197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33. 李民(2010)。中原文化與民族復興。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34. 李永毅(2014)。比較之維─詩歌與詩學論稿。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35. 李壯鷹(1988)。中國詩學六論。濟南:齊魯書社。
  36. 李國勝注(1973)。王昌齡詩校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37. 佘正松(2006)。邊塞詩研究中若干問題爭議。文學遺產,2006(4),56-64。
  38. 周作人(1982)。周作人先生文集。臺北:里仁書局。
  39. 林大志、常紅梅(2006)。蕭衍詩略論。太原師範學院學報,5(6),71-74。
  40. 胡經之(1999)。文藝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1. 涂新林(2006)。擣衣為何在秋夜。文史雜誌,2006(5),42-44。
  42. 張新斌(2007)。中原文化與商都文化初論。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7(4),17-24。
  43. 曹道衡、沈玉成(1998)。南北朝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44. 梅新林(2015)。文學地理學:基於「空間」之維的理論建構。浙江社會科學,2015(3),122-136。
  45. 莫里斯.梅洛龐蒂、姜志輝譯(2001)。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46. 傅道彬(2007)。晚唐鐘聲─中國文學的原型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7. 傅樂成(1992)。中國通史。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48.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編(1988)。中國歷史地名辭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49. 程錫麟(2007)。敘事理論的空間轉向─敘事空間理論概述。江西社會科學,2007(11),25-35。
  50. 黃潔(2009)。論空間隱喻的本質特徵。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9(4),80-83。
  51. 逯欽立輯校(1995)。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
  52. 楊玉成(2016)。想像中古性:中國文學批評史論集。埔里:暨南國際大學。
  53. 楊德才(1999)。論蕭衍的樂府詩。文學遺產,1999(3),28-34。
  54. 雒江生編(2000)。詩經通詁。西安:三奉出版社。
  55. 劉永濟(2007)。屈賦音注詳解。北京:中華書局。
  56. 蔡英俊(2002)。「擬古」與「用事」:試論六朝文學現象中「經驗」的借代與解釋。文學、文化與世變,臺北:
  57. 魯同群(1997)。庾信傳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58. 蕭滌非編(2014)。杜甫全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59. 錢鍾書(1999)。談藝錄。臺北:書林書局。
  60. 顧頡剛、史念海(1991)。中國疆域沿革史。上海: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