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人生舞台的配角-女性角色悲情意識分析以80年代文藝創作獎舞台劇劇本為例

并列篇名

Minor Actor of Life Stage-An Analysis of Female Tragic Consciousness

DOI

10.29989/ZGWHDXZWXB.200910.0006

作者

黃茜蓉(Chian-Rong Huang)

关键词

文藝創作獎 ; 舞台劇 ; 劇本 ; 女性 ; 悲情意識 ; Creative Writing Award ; stage play ; play ; female ; tragic consciousness

期刊名称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9期(2009 / 10 / 01)

页次

107 - 12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舞台劇劇本是各種戲劇裡面最具有文學性的,它的劇本,除了提供表演之外,還可作為文學作品供讀者閱讀;而劇本中所反映出當時社會的種種現象,發人省思。本研究者因為教學需要研讀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得獎的舞台劇劇本,其中感受到多篇的舞台劇劇本中的女性,無論是傳統或現代,都很難跳脫女性的悲情意識,在這個大社會的舞台上,永遠都只是一個「配角」。為了看出傳統社會中對女性的貶抑,本研究僅就80年代文藝創作獎得獎的舞台劇劇本,深入的去探討台灣傳統女性在追尋自我及尋求社會認同上的掙扎與無言的控訴。

英文摘要

Among the dramas, the script of stage play is most literary. Its script serves as not only as a drama performance but also as reading materials for readers; besides, the social realities reflecting in the drama are also stimulating our deep thought. As instruction materials, the author of this play had read over the awarded stage plays by Educational Ministry in the 80s. The author finds that lots of female characters, either traditional or modern one, are hard to prevent away from female tragic consciousness. They are always forced to play the role of minor actors in the stage of Great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inferior situations of females in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scores of the awarded stage plays by Educational Ministry in the 80s were analyzed, and the study had covered the discussions of female’s useless struggle and silent protests in their course of seeking for self-assurance and social-identi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丁子江(1993)。教育部八十一年文藝創作獎得獎作品專輯。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2. 王大華(1996)。教育部八十四年文藝創作獎得獎作品專輯。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3. 王友輝(1993)。教育部八十一年文藝創作獎得獎作品專輯。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4. 王桂芝譯(1992)。現代女性成長的道路。台北:方智出版社。
  5. 刑一軒。教育部八十七年文藝創作獎得獎作品專輯
  6. 江文瑜編(2003)。阿媽的故事。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公司。
  7. 吳富雅(2004)。從油麻菜籽探討台灣婦女的解放與神學重建。台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婦女事工委員會。
  8. 呂秀蓮(1990)。新女性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
  9. 李宗玉(1993)。教育部八十一年文藝創作獎得獎作品專輯。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10. 阮延南。教育部八十六年文藝創作獎得獎作品專輯
  11. 阮延南。直到一九九八年夏天為止
  12. 卓意雯(1993)。清代台灣婦女的生活。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13. 邱少頤(1998)。教育部八十六年文藝創作獎得獎作品專輯。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14. 胡幼慧(1995)。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15. 梁明智(2000)。教育部八十四年文藝創作獎得獎作品專輯。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16. 陳文玲(1997)。教育部八十四年文藝創作獎得獎作品專輯。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17. 陳圭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彙編(2001)。我的抉擇——三位受暴女性的心路歷程。家庭暴力與性侵害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彰化:
  18. 曾秋美(1998)。台灣媳婦仔的生活世界。台北:玉山社。
  19. 曾淑真。教育部八十七年文藝創作獎得獎作品專輯
  20. 黃英雄(1994)。教育部八十二年文藝創作獎得獎作品專輯。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21. 黃顯庭(1998)。教育部八十六年文藝創作獎得獎作品專輯。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22. 楊雪婷。教育部八十四年文藝創作獎得獎作品專輯
  23. 董健、馬俊山(2004)。戲劇藝術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4. 雷曉青。教育部八十八年文藝創作獎得獎作品專輯
  25. 廖輝英(1983)。油麻菜仔。台北:皇冠出版社。
  26. 霍斯陸曼·伐伐(1997)。那年我們祭拜祖靈。台北:晨星出版社。
  27. 鍾雲鵬。教育部八十三年文藝創作獎得獎作品專輯
  28. 顏心怡(1999)。教育部八十七年文藝創作獎得獎作品專輯。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29. 羅司瑪莉·佟恩著、刁筱華譯(1996)。女性主義思潮。台北:時報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2015)。寫劇本或新聞?看熱鬧還是感同身受?女性癌症病人的新聞建構。傳播與社會學刊,31,6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