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高屏地區社區運動團體參與者健康信念、組織參與態度與身心健康之研究

并列篇名

Study on the Participants' Health Belief, Attitude and Health of Community Sport Organizations

DOI

10.7022/JHE.200612.0001

作者

鄭夙芬(Su-Fen Cheng);鄭期緯(Chi-Wei Cheng);陳武宗(Wu-Tsung Chen);黃洽鑽(Chia-Tsuan Huang)

关键词

社區運動團體 ; 健康信念 ; 參與態度 ; 身心健康 ; Community sport organizations ; health belief ; attitude ; health

期刊名称

衛生教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6期(2006 / 12 / 01)

页次

1 - 3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社區運動團體參與者之健康信念、參與態度與身心健康現況。研究對象為高高屏地區社區運動團體之參與者。在研究方法上使用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並於民國94年5月至7月期間,針對42個社區運動團體,共寄發出936份問卷,回收604份,回收率65.0%,其中有效問卷409份,有效問卷率67.7%。 本研究結果有助於瞭解參與運動團體成員之背景資料,另一方面,本研究發現: 1.在健康信念方面:運動團體成員在性別、平均每次運動活動時間、平均每月在運動活動上的花費、自覺與去年相比的健康情形及自覺與去年相比的健康情形等方面,在健康信念分數上都有達顯著的差異。 2.在參與態度方面:運動團體成員在平均每次運動活動時間、自覺與去年相比的健康情、自覺與其他同年紀者相比的健康情形等方面,在參與態度分數上都有達顯著的差異。 3.在身心健康方面:運動團體成員的自覺與去年相比的健康情形,在身心健康(CHQ12)的分數上,都有顯著差異。 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提出討論並據此提出建議,而研究結果也可以做為後續有關社區運動團體參與者相關研究、社區運動團體運作以及中央與地方衛生及體育機關與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等在誰動健康體能工作之參考。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health belief, attitude and health in people who join the community sport organizations. This study used survey research by 604 questionnaires to collect data. And in this study we found: 1. In health belief: The member of community of sports is in the sex, each average sport activity time, in sport cost, conscientious health situation and health situation, etc, respect that compare with last year consciously compared with last year at the activity in average every month, all reaching apparent differences on the mark of health faith. 2. In participating in the attitude: Sport in average each sport activity time conscientious health feeling, conscientious with other health situation, etc. respect that compare with age person compared with last year member of community, all reaching apparent differences in participating in the mark of attitude. 3. I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e health situation of comparing with last year consciously of the member of community of sports is on the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ealthy (CHQ12) mark, there is difference of showing.

主题分类 醫藥衛生 > 預防保健與衛生學
醫藥衛生 > 社會醫學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 Medicine(2000).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
  2. Chong, M. Y.,Wilkinson, G.(1989).Validation of 30-and 12-item versions of the Chinese Health Questionnaire (CHQ) in patients admitted for general health screening.Psychological Medicine,19,495-505.
  3. Ellekjaer, H.,Holmen, J.,Ellekjaer, E.,Vatten, L.(2000).Physical activity and stroke mortality in women. Ten-year follow-up of the Nord-Trondelag health survey, 1984-1986.Stroke,31(1),14-18.
  4. Haro, A. S.,Ablin T,Brzezinski Z,Carstairs VDL, eds(1987).The role of participation in health promotion.Measurement in health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WHO European Series, WHO Rei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Copenhagen,22,61-65.
  5. Harris, S.,Harris, R.,Harris, W.(1992).Physical Activity, Aging and Sports. Vo12: Practice, Program and Policy.NY: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Aging.
  6. Resnick, B.,Spelibring, A. M.(2000).Understanding what motivates older adults to exercise.Gerontological Nursing,34-42.
  7. Sallis, J. F.,Hovell, M. F.,Hofstetter, C. R.(1992).Predictors of adoption and maintenance of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in men and women.Preventive Medicine,21,237-251.
  8. 方進隆(1993)。健康體能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漢文書局。
  9. 王宗吉(1992)。體育運動社會學。台北:銀禾文化。
  10. 王瑞霞、邱啟潤(1996)。老年人體能活動參與及其相關因素探討。高雄醫學科學雜誌,12(6),348-358。
  11. 何鑫憲(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南,臺南師範學院。
  12. 吳麗貞(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13. 李碧霞(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14. 沙依仁(1983)。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五南。
  15. 沈易利(1999)。台灣省民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學報,4,319-370。
  16. 沈桂枝(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17. 卓俊辰(1986)。體適能:健身運動處方的理論與實務。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
  18. 林麗娟、林楓敏、林信助(2005)。都市型社區民眾運動需求調查-以台南市為例。2005台灣健康城市國際研討會
  19. 林麗娟、蔡佳倫(2004)。台南市社區動態生活初探。健康城市學刊,1,17-26。
  20. 涂淑芳譯、Bammel, C.、Burrus-Bammel, L. L.(1995)。休閒與人類行為。台北:桂冠。
  21. 張正發(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22. 張彩秀、姜逸群(1995)。國人運動行為、體適能及主觀健康狀況之研究。學校衛生,26,2-10。
  23. 許泰彰(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24. 陳克宗(1998)。大學體育課程的休閒性。國民體育季刊,27(3),38-42。
  25. 陳良輝(2003)。臺北市運動人口倍增計畫之執行概況。國民體育季刊,32(2),13-16。
  26. 陳俊忠(1999)。老人體能檢測活動計畫。臺北市:行政院體委會。
  27. 陳鴻雁、謝邦昌(2003)。我國國民運動意識之調查研究。臺北市:行政院體委會。
  28. 黃榮松、黃永旺(2003)。社區運動人口倍增點的營造-臺北縣板橋市崇德健康促進會為例。國民體育季刊,32(2),43-47。
  29. 葉雅正(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30. 詹雪梅(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
  31. 廖學明(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縣,輔仁大學。
  32. 管敏秀(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銘傳大學。
  33. 潘明宏譯、Chava F-N.、David N.(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冊)。台北:韋伯文化。
  34. 蘇瑛敏(1996)。台灣婦女休閒活動與休閒圈域初探。台北技術學院學報,29(2),297-327。
  35. 鐘東蓉(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被引用次数
  1. 黃臆菱,張志銘(2019)。國民小學代理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程度、甄試壓力與身心健康之關係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4(2),69-86。
  2. 蔣世寶(2023)。大專班級組織成員對於課程活動之參與態度研究-以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為例。教育研究與實踐學刊,70(1),49-76。
  3. 施麗玲、李城忠(2012)。高齡者運動休閒涉入對身心健康與生活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5(1),21-39。
  4. (2014)。七美社區健康營造實施成效之評估-知覺與體驗觀點。社區發展季刊,145,33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