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學衡派與新文化運動者的多重對話

并列篇名

The Polyphonic Dialogue between the Critical Review (Xueheng) School and the New Cultural School

DOI

10.29726/TJCL.200507.0005

作者

周淑媚(Shu-Mei Chou)

关键词

學衡派 ; 新文化派 ; 多重對話 ; The Critical Review Xueheng School ; the New Cultural Sdchool ; Polyphonic dialogue

期刊名称

東海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7期(2005 / 07 / 01)

页次

127 - 15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作為中國現代思想文化乃至現代文學的起點,「五四」的重要性和複雜性一再地被描述與闡釋。其眾聲喧嘩的盛況不亞於五四時代的先驅者。五四新文化運動者及其對立者在當時的社會變革語境中是極其複雜的存在,而「五四」的生命力正是透過這些不同學派的對話,彼此間多聲部合唱生發出來的。在學衡派與新文化運動者的對抗中,殘存的話語與主導的、新興的話語同時共存,彼此間相互參差對話,呈現出多層次、多向度的局面,五四的精神正是由於這種文化、教育、心理的多方需求,在不同趨向的各派共同作用,相互影響而締造完成的。

英文摘要

As a starting point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culture and thoughts, the importance and complexity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have been emphasized and interpreted again and again. However, the scene of hetergiossia as we see it today is no less exciting than our precursors of the May Fourth Generation saw it. The May Fourth New Cultural proponents and their opponents coexist in an environment of complicated discursive practice; and the vitality of May Fourth Movement in fact stems from this multilayered chorus. In the rivalry between The Critical Review (Xueneng School) and the New Cultural Movement proponents, the remnants of traditional discourses coexisted with the emerging, dominant discourses, engaging each other in heterogenous dialogues, creating a multi-layered, multi-dimensional sphere. The spirit of May Fourth Movement, in the final analysis, was formed by the various cultural,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also by the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school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王晴佳(2002)。白璧德與「學衡派」-一個學術文化史的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近史所集刊,37,63-91。
    連結:
  2. (1988)。新青年。上海書店。
  3. (1999)。學衡。江蘇古籍出版社。
  4. (1972)。新潮。台北東方文化書局。
  5. 王正良(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6. 王瑤(1998)。中國現代文學史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7. 王曉明編(1997)。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8. 加林、李玉成譯(1998)。意大利人文主義。北京:三聯書店。
  9. 艾愷(1986)。文化守成主義論-反現代文化思潮的剖析。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10. 余英時著(1999)。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啓蒙運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1. 吳宓(1935)。空軒詩話。北京:中華書局。
  12. 李世濤編(2001)。知識分子立場-激進與保守之間的動蕩。時代文藝出版社。
  13. 李怡(2002)。反現代性:從學衡派到「後現代」?。中州學刊,131,79-83。
  14. 沈松僑(1984)。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台北:台灣大學文學院。
  15. 沈衛威(2000)。吳宓傳。台北:立緒出版社。
  16. 沈衛威(1999)。回眸“學衡派”-文化保守主義的現代命運。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
  17. 汪暉(1994)。天地徬徨「五四」及其回聲。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18. 汪暉(2004)。科學話語共同體。北京:三聯書店。
  19. 亞倫·布洛克、董樂山譯(2000)。西方人文主義傳統。台北:究竟出版社。
  20. 周昌龍(1995)。新思潮與傳統:五四思想史論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21. 林毓生(1996)。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北京:三聯書局。
  22. 林麗月(1980)。中國現代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3. 金耀基(1986)。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4. 金觀濤、劉青峰(2000)。中國現代思想的起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5. 侯健(1974)。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台北:中外文學。
  26. 俞兆平(2002)。科學主義思潮中的學衡派。吉首大學學報,23(2),50-56。
  27. 姜義華主編(1991)。胡適論學文集·中國哲學史。北京:中華書局。
  28. 柳詒徵(1999)。柳詒徵說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9. 美國《人文》雜誌社、三聯書店編輯部編(2003)。人文主義:全盤反思。北京:三聯書店。
  30. 胡適編(2003)。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31. 孫玉石(1989)。反傳統與先驅者的文化選擇意識。在東西古今的碰撞中:對「五四」新文學的文化反思,144。
  32. 馬俊山(2002)。走出現代文學的「神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3. 馬修·阿諾德、韓敏中譯(1998)。文化與無政府狀態。北京:三聯書店。
  34. 高玉(2003)。現代漢語與中國現代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35. 高恒文(2001)。「學衡派」與20年代的國學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3,145-160。
  36. 梁啓超(1989)。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
  37. 許紀霖編(2000)。二十世紀中國思想史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38. 許嘯天編(1991)。國故討論集。上海:上海書店。
  39. 陳方競(2003)。多重對話:中國新文學的發生。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40. 陳以愛(2002)。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以北大研究所國學門爲中心的探討。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41. 陳平原(2003)。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台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2. 陳平原(1997)。陳平原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43. 陳獨秀(1993)。陳獨秀著作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4. 傅樂詩(1980)。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保守主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45. 喻大華(2001)。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
  46. 程正民(2001)。巴赫金的文化詩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47. 舒衡哲(2000)。中國啓蒙運動:知識分子與五四遺產。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48. 董小英(1994)。再登巴比倫塔:巴赫金與對話理論。北京:三聯書店。
  49. 賈振勇(2001)。歷史的平衡與選擇-對五四文化保守主義的反思。淄博學院學報,17(1),48-53。
  50. 劉小楓(1998)。現代性理論緒論-現代性與現代中國。上海:三聯書店。
  51. 劉禾(2002)。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北京:三聯書店。
  52. 劉再復、林崗(1999)。傳統與中國人。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53. 劉青峰編(1994)。民族主義與中國現代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54. 劉康(1998)。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55. 樂黛雲(1989)。論傳統與反傳統:五四七十週年紀念文選。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56. 歐文·白璧德著、張沛、張源譯(2004)。文學與美國的大學。北京:北京大學。
  57. 歐陽軍喜(1999)。論學衡派對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批評。清華大學學報,14(3),54-59。
  58. 歐陽哲生編(1998)。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59. 鄭大華(2000)。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戰後中國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的興起。浙江學刊,5,38-60。
  60. 鄭振鐸編(2003)。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爭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61. 錢中文(1999)。文學理論:走向交往對話的時代。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62. 錢中文主編(1998)。巴赫金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63. 羅志田(2001)。民國趨新學者區分國學與國故學的努力。社會科學研究,4,117-122。
  64. 羅志田(2001)。新舊能否兩立:二十年代《小說月報》對於整理國故的態度轉變。歷史研究,3,9-28。
  65. 羅志田(1998)。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66. 羅榮渠主編(1990)。從西化到現代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周淑媚(2007)。白璧德人文主義的中國闡說及其影響—以薩依德的理論旅行說爲徑。興大人文學報,39,495-530。
  2. (2022)。民國與儒家:戰後台灣國家論述下的禮制建築。現代美術學報,44,3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