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顫慄之歌-趙滋蕃小說《半下流社會》與《重生島》的流放主題與離散書寫

并列篇名

Song of Terror-Theme of Exile and Diaspora in Zhao Zi-fan's Half-Low Society and Chong-sheng Island

DOI

10.29726/TJCL.200607.0009

作者

周芬伶(Fen-Ling Chou)

关键词

離散 ; 意志 ; 後殖民 ; 怪誕 ; 怖懼 ; 震驚 ; 感應 ; Diaspora ; will ; post-colonial ; grotesque ; terror ; shock ; correspondence

期刊名称

東海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8期(2006 / 07 / 01)

页次

197 - 21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建立在流放與離散書寫的理論上,探討趙滋蕃小說的生命哲學小說美學,從反流放、反離散的角度說明其反叛性與現代性;並將「絕醜」與「顫慄」視為其美學之核心,以呼應班雅明之「震驚」的現代否定的美學。並說明作者的小說乃融合中西美學之成果。

英文摘要

Basing on theories of exile and diaspora,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Zhao zi-fan's novels to reveal Zhao's philosophy of life and the aesthetics of the novel. It takes anti-exile and anti-diaspora perspective to look at Zhao's rebellious modernity. At the core of Zhao's writings is the experience of ”terror,” which corresponds to Walter Benjamin's ”shock,” as he elaborates in his modernist negative aesthetics. Zhao's novels demonstrate an effective fusion of East-West aesthetic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沃爾夫岡、凱澤爾(1990)。美人和野獸-文學藝術中的怪誕。臺北:久大文化。
  2. 若滋、庫貝洛、曹丹紅譯(2005)。流浪的歷史。廣西:廣西師範大學。
  3. 若滋·庫貝洛、曹丹紅譯(2005)。流浪的歷史。廣西師範大學。
  4. 班雅明(2002)。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萊爾。臺北:臉譜。
  5. 傅柯(1994)。瘋狂與歷史-理性時代的精神病史。北:淑馨。
  6. 傅柯(1990)。性史。臺北:結構群。
  7. 傅柯、劉北成、楊遠嬰譯(1999)。規訓與懲罰。北京:新華書店。
  8. 楊小濱(1995)。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異理論和文化批評。臺北:麥田。
  9. 趙滋蕃(1981)。重生島。臺北:德華。
  10. 趙滋蕃(1987)。文學原理。三民。
  11. 趙滋蕃(2002)。半下流社會。臺北:瀛舟。
  12. 趙滋蕃(1978)。文學與美學。臺北:道聲。
  13. 趙衛民(2003)。海峽兩岸現當代文學論集。淡江大學中文系。
  14. 薩伊德(2001)。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立緒。
被引用次数
  1. 陳智德(2011)。一九五○年代香港小說的遺民空間:趙滋蕃《半下流社會》、張一帆《春到調景嶺》與阮朗《某公館散記》、曹聚仁《酒店》。中國現代文學,19,5-24。
  2. 蔣興立(2020)。《半下流社會》、《藍與黑》的身體書寫與理想空間。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4,1-31。
  3. 蘇偉貞(2014)。在路上:趙滋蕃《半下流社會》與電影改編的取徑之道。成大中文學報,45,373-404。
  4. (2006)。趙滋蕃的文學創作及其時代意義。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2,2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