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吴歌西曲的女性書寫特徵

并列篇名

Characteristics of écriture Feminine in Folksongs of Wu and West Melody

DOI

10.29726/TJCL.200807.0007

作者

趙桂芬(Kuei-Feng Chao)

关键词

吴聲歌 ; 西曲歌 ; 南朝樂府民歌 ; 女性書寫 ; Folksongs of Wu ; West Melody ; écriture feminine ; folksongs of Yuefu in Southrn Dynasty

期刊名称

東海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0期(2008 / 07 / 01)

页次

105 - 13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南朝樂府民歌,以清商曲辭中的聲歌和西曲歌爲主,二者在內容上有一共同點,就是幾乎全屬情歌,且十之七八出自女性口吻,凸顯出歌西曲在魏晉南北朝「個人自我之覺醒」的學術思想氛圍中的特殊意義。歌西曲上承《詩》《騷》本色天然的民歌精神,由女性自覺而發聲,大膽熱烈地歌頌男女戀情,這在文學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現象,尤其歌詞中率性任情的質樸語言,在南朝奢華浮靡的時代,大大撼動人心,展現出熱情奔放的生命力量。因此本文針對歌西曲中發自女性的聲音,或以女性爲主題的文學書寫現象予以研究分析,企圖建構出歌西曲中女性書寫在愛情觀、女性形象與社會文化現象等方面的特徵,探究歌西曲在文本之外另一個足堪省思的可讀性視角。

英文摘要

The folksongs of Yuefu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consist primarily of Folksongs of Wu (Wu Sheng Ge) and West Melody (Si Qu Ge), both of which belong to Ching Shang Qu Ci. Mainly love song in nature, the lyric of these two types of songs are sung by women. This noticeable fact has much to do with ”individuals' self awareness” heralded in the Wei-Jin and the North-South Dynasties period. The Folksongs of Wu and West Melody follows the folksong tradition of both ”the Book of Songs” and ”Li Sao”, but stands out with their female speakers' conscious voicing for amorous love between men and women, and with great passions. This is an unprecedented phenomen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Southern Dynasties, a time of sumptuousness and debauchery, these folksongs' plain, yet unrestrained expression stirs great sensations. Both Wu Sheng Ge and Si Qu Ge witness ardent vitality of life. This paper analyzes women as speakers and characters in these folksongs. It brings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écriture feminine in its concept of love and representation of female image, and discusses their socio-cultural meaning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元伊士珍撰(1991)。叢書集成初編:瑯嬛記。北京:中華。
  2. 日白川靜著、杜正勝譯(1982)。詩經研究。台北:幼獅文化公司。
  3. 宋朱熹(1977)。詩集傳。台北:華正。
  4. 東漢班固(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漢書。北京:商務。
  5. 南朝宋范曄(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後漢書。北京:商務。
  6. 南朝宋郭茂倩(1978)。樂府詩集。北京:中華。
  7. 南朝宋劉義慶編撰、楊勇著(1976)。世說新語校箋。台北:宏業。
  8. 南朝梁沈約(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宋書。北京:商務。
  9. 南朝梁裴子野、宋李昉(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太平御覽。北京:商務。
  10. 南朝梁蕭子顯(2005)。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南齊書。台北:臺灣商務。
  11. 南朝梁蕭統(1977)。昭明文選。台北:文化圖書。
  12. 南朝梁顏之推(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顏氏家訓。北京:商務。
  13. 英羅素(1990)。婚姻與道德。台北:水牛。
  14. 唐房玄齡撰(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晉書。北京:商務。
  15. 唐姚思廉(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梁書。北京:商務。
  16. 晉崔豹(1966)。四部叢刊:古今注。台北:臺灣商務。
  17. 晉劉昫(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舊唐書。北京:商務。
  18. 漢王逸(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楚辭章句。北京:商務。
  19. 王運熙(1982)。六朝樂府與民歌。台北:新文豐。
  20. 王運熙(1996)。樂府詩述論。上海:上海古籍。
  21. 王曉驪(2002)。南朝文化和樂府民歌的城市化傾向及其對唐宋詞的影響。江西社會科學,5,32-36。
  22. 朱自清(1961)。中國歌謠。台北:世界。
  23. 吳若芬(1985)。直與紆-詩經國風中兩種女性角色的聲音。中外文學,13(12),140-157。
  24. 沈剛伯、查時傑編(1987)。中國通史集論。台北:華世。
  25. 宗白華(1982)。美學的散步。臺北:洪範。
  26. 邱燮友(1972)。吳歌西曲與梁鼓角橫吹曲的比較。國文學報,1,79-90。
  27. 胡適(1967)。白話文學史。台北:?明。
  28. 徐嘉瑞編(1989)。中古文學概論。上海:上海:
  29. 張京媛主編(1992)。當代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
  30. 張淑香(1987)。三面「夏娃」-漢魏六朝詩中女性美的塑像。中外文學,15(10),118-142。
  31. 梁啓超(1957)。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台北:中華。
  32. 陸侃如(1970)。樂府古辭考。台北:台灣商務。
  33. 葉嘉瑩(2001)。論詞學中之困惑與《花間》詞之女性敘寫及其影響。中外文學,16(2),4-31、4-30。
  34. 葉慶炳(1978)。中國文學史。台北:弘道。
  35. 劉永升(2001)。中國古代詩歌月亮原型初探。刑台師範高專學報,16(2),13-16。
  36. 鄭振鐸(1982)。插圖中國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
  37. 鄭振鐸(1998)。中國俗文學。北京:商務。
  38. 蕭國亮(1996)。中國娼妓史。台北:文津。
  39. 蕭滌非(1976)。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台北:長安。
  40. 錢穆(1995)。國學概論。台北:臺灣商務。
被引用次数
  1. 張文朝(2017)。戰後(1945-2017)臺灣學者對日本《詩經》學之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7(4),8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