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幸福空間、區隔女人、才女禁區-初論1960年後廚房空間的性別議題

并列篇名

Space of Happiness, Segregation of Women, Forbidden Zone for Women of Intellect: A Gender Study of the Kitchen Space in post-1960s Taiwanese Literature

DOI

10.29726/TJCL.200907.0014

作者

蔡玫姿(Mei-Tzu Tsai)

关键词

廚房 ; 空間 ; 性別 ; 袁瓊瓊 ; 鍾怡雯 ; 司命灶君 ; kitchen space ; Yuan Qiongqiong ; Zhong Yiwen ; Kitchen God

期刊名称

東海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1期(2009 / 07 / 01)

页次

337 - 37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檢索六類二十本選集-《中國當代十大散文家選集》(1977)、《現代中國小說選Ⅰ Ⅱ Ⅲ Ⅳ Ⅴ》(1989)、《天下散文選Ⅰ Ⅱ Ⅲ》(2001-2004)、《台灣飲食文選Ⅰ Ⅱ》(2003)、《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一)1970-1989 Ⅰ Ⅱ Ⅲ Ⅳ》(散文卷)(2003)、《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二)1989-2003 Ⅰ Ⅱ Ⅲ》(小說卷)(2003)、《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Ⅰ Ⅱ》(2006),觀察選集蒐錄之作品,如何運用廚房作爲敘述空間並寄託情感。研究採分析文本並描摹外緣社會環境,發現60年代左右抒寫美文的女作家,歌誦田園與書房,鮮少描摹廚房。而解嚴前後國族想像驅之不散,擅以食物作懷鄉隱喻,食物中介地區文化而非廚房空間,也造成廚房空間書寫匱缺。但80年代中產階級主婦興起,廚房空間成爲劃分家庭主婦與職業婦女的地區。90年代後,經歷一波性別觀念轉折的洗禮,加上飲食文學盛行,一方面美食散文內鋪陳廚房是溫情角落,但另方面則有更多將廚房視爲心智女人禁區的文本出現。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gender issues involving narration of the kitchen space in the post-1960s literary works selected from twenty anthologies: Anthology of Ten Major Contemporary Prose Writers,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Novels (I-V), Collection of Prose by Tianxia (I-III), Literary Writings on Taiwanese Food ( I and II , 2003),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1970- 1989 (Volume One, I-IV)-Prose Collection (2003),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1989-2003 (Volume Two, I-III)-Novel Collection (2003), and Fifty Years of Prose Works by Taiwanese Women.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elected works with reference to contemporary social circumstance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the kitchen has been used as a space of narration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My study found that in the 1960s female writers wrote about natural sceneries but paid little attention to the kitchen. In the late 1970s when the island was still obsessed with Chinese nationalism, many female writers used food to express homesickness for mainland China. While food was sometimes used to represent local culture, the kitchen was still ignored. In the 1980s, with the emergence of middle-class women, the kitchen became a space that distinguished a housewife from a working woman. The early 1990s saw a new wave of change in ideas regarding gender and saw the appearance of culinary literature. The kitchen was presented as a place of affection in articles on gourmet food; it was also treated as a forbidden zone for women of intellect in numerous work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丁乃非著、金宜蓁譯(2002)。看/不見疊影─家務與性工作中的婢妾身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8,135-138。
    連結:
  2. 伊慶春、簡文吟(2001)。已婚婦女的持續就業:家庭制度與勞動市場的妥協。台灣社會學,1,149-182。
    連結:
  3. 吳鄭重(2004)。「菜市場」的日常生活地理學初探:全球化台北與市場多樣性的生活城市省思。台灣社會研究,55,47-100。
    連結:
  4. 林津如(2000)。「外傭政策」與女人之戰-女性主義策略再思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
    連結:
  5. 蔡珠兒(2002)。南方絳雪。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連結:
  6. Arza Churchman,Rachel Sebba(1983).Territories and Territoriality in the Home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5(2),191-210.
  7. Highmore, Ben (ed.)(2002).The Everyday Life Reader.London:Routledge.
  8. Ruth Schwartz Cowan(1983).More Work for Mother: The Ironies of Household Technology from the Open Hearth to the Microwave.New York:Basic Books.
  9. 王朝榮(1999)。廚房的空間規劃與設計。空間雜誌,113,87-88。
  10. 王鴻祥(1996)。從家的概念看廚具設計。設計,72
  11. 王鴻祥(1994)。爲吾土吾民設計-思考台灣廚具呈現的本土文化。設計,59,5-9。
  12. 石曉楓、文訊雜誌社編(2005)。作家的「隱性宣言」-張秀亞散文創作理論及其實踐。張秀亞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南:
  13. 伊莎貝拉‧阿言德、張定綺譯(1999)。春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14. 李瑩芝(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15. 林海音(1988)。曉雲。台北:純文學出版社。
  16. 柯望、吳嘉苓編、雷祥麟編、傅大爲編(2004)。科技渴望性別。台北:群學出版社。
  17. 唐先梅(1997)。什麼是家務工作?-家務工作本質的初探。空大生活科學學報,2,209-236。
  18. 張秀亞(1989)。三色堇。台北:爾雅出版社。
  19. 張秀亞(1987)。白鴿‧紫丁花。台北:九歌出版社。
  20. 張曉風編(2003)。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二)1989-2003Ⅰ Ⅱ Ⅲ。台北:九歌出版社。
  21. 張曉風編(1989)。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一)1970-1989Ⅰ Ⅱ Ⅲ Ⅳ。台北:九歌出版社。
  22. 張默編(1977)。中國當代十大散文家選集。台北:源成出版社。
  23. 畢恆達、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軍譯(2003)。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24. 許聖倫(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25. 陳大爲編、鍾怡雯編(2001)。天下散文選Ⅰ Ⅱ Ⅲ。台北:天下遠見出版社。
  26. 陳弘岦(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7. 陳芳明編、張瑞芬編(2006)。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台北:麥田出版社。
  28. 焦桐(2003)。台灣飲食文學II。台北:二魚文化出版社。
  29. 焦桐(2003)。台灣飲食文學I。台北:二魚文化出版社。
  30. 焦桐(1999)。完全壯陽食譜。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31. 焦桐、林水福(1999)。趕赴繁花盛放的饗宴-飲食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32. 費雪、M.F.K. Fisher著、韓良憶譯(2004)。牡蠣之書。台北:麥田出版社。
  33. 逯耀東(2001)。肚大能容:中國飲食文化散記。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
  34. 逯耀東(1998)。出門訪古早。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
  35. 楊牧編(1998)。現代中國散文選I。台北:洪範書店。
  36. 蔡珠兒(2006)。饕餮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37. 蔡珠兒(2005)。紅悶廚娘。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38. 蔡珠兒(2003)。雲吞城市。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39. 鄭樹森編(1989)。現代中國小說選Ⅰ Ⅱ Ⅲ Ⅳ Ⅴ。台北:洪範書店。
  40. 簡媜(1989)。下午茶。台北市:大雁書店。
  41. 蘿拉·艾斯奇弗、胡怡舫譯(1993)。巧克力情人。台北:吳氏圖書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陳玉箴(2016)。「家」的身體實踐:林海音飲食書寫中的烹與食。成大中文學報,53,155-188。
  2. 王鈺婷(2014)。代言、協商與認同─五0年代女性文學中臺籍家務勞動者的文本再現。成大中文學報,46,245-270。
  3. (2020)。為愛加點味道:解讀烹飪相關廣告中的家庭性女性氣質。傳播與社會學刊,53,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