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傳統與變異-論姚際恆、崔述、方玉潤的解《詩》基調

并列篇名

Tradition and Individual Interpretations: Studies of the Book of Songs by Yao Jiheng, Cui Shu, and Fang Yurun

DOI

10.29726/TJCL.200907.0003

作者

黃忠慎(Chung-Shen Huang)

关键词

姚際恆 ; 崔述 ; 方玉潤 ; 傳統 ; 詩經漢學 ; Yao Jiheng ; Cui Shu ; Fang Yurun ; tradition ; the Book of Songs

期刊名称

東海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1期(2009 / 07 / 01)

页次

37 - 6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姚際恆、崔述、方玉潤的《詩經》學著作,無不表現出「獨立」、「超然」、「懷疑」的特色,這樣的同質性,使吾人可以稱其爲清代「獨立治《詩》」三大家。 姚氏等三人分據清代初、中、晚三個時期,卻又同時隔絕於主流的學術之外,當時的學術思潮對三人的影響不大,而且三人或有意或無意地貶抑當時的主流學術價值觀,以是在治學、研經的途徑、方法上顯得與眾不同。 姚氏等三人的解《詩》著作不僅與當時的學術主流有極大的差距,連學術派別都無法劃分,不是漢、宋兼採,也不走考據路線,更非屬今文經學系統。這三人的著作在當時都鮮爲人知,直到民國初年才受到學者注意,並給予極高的評價,至今日已成爲學術上的重要研究對象。 本文考察姚氏等三人的解《詩》方法,檢視其對於《詩經》傳統詮釋的態度,以及各人對於傳統的取捨,檢證近代學者對於三大家著作的評語,用意在擴大研究的視野,並確認三人在《詩經》學史上的實際價值。

英文摘要

Yao Jiheng, Cui Shu, and Fang Yurun are three important scholars on The Book of Songs in the Qing dynasty. Their separate studies of The Book of Songs are characteristic of detached, inquisitive, and independent attitudes. Yao, Cui, and Fang lived in the early, mid- and late Qing dynasty, respectively, all standing away from the main stream study of the classics. They scarcely followed the thoughts of their contemporary scholars, but rather, intentionally or not, debased them. Together, they differed conspicuously from other scholars in their research orientations and methods. Their studies of The Book of Songs were so special that none of them could be attributed easily to any specific scholarly schools. Their scholarships could be categorized as neither the Han-style, the Song-style, the exegetic style, nor any system in ”the modern texts of the classics.” Their scholarships did not earn much attention until 1910s,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an era, but have since invited serious studi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methods Yao, Cui, and Fang each used in their studies of The Book of Songs, their individual attitudes toward its hermeneutic tradition, the ways in which they each turned away from traditional interpretations, and modern scholars' commentaries on their work. The purposes of this article are to expand the scholarly scope of this particular classics and to confirm the importance of the scholarships established by the three scholars in the hermeneutic history of The Book of Song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支偉成(1998)。清代樸學大師列傳。湖南:岳麓書社。
  2. 方玉潤(1981)。詩經原始。台北:藝文印書館。
  3. 毛亨傳疏、鄭玄箋疏、孔穎達疏(1976)。毛詩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
  4. 王質(1984)。詩總聞。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5. 王禮卿(1995)。四家詩恉會歸。台中:青蓮出版社。
  6. 加達默爾、洪漢鼎譯(2004)。真理與方法。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7. 卡爾‧曼海姆、劉繼同譯、左芙蓉譯(2002)。文化社會學論要。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
  8. 皮錫瑞(2000)。經學歷史。台北:藝文印書館。
  9. 朱立元(2004)。接受美學導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0. 李先耕(1987)。談方玉潤的詩經研究。求是學刊,1
  11. 李家樹(1996)。姚際恆研究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2. 李康範(198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3. 村山吉廣撰、林慶彰譯(1995)。崔述讀風偶識的側面-和戴君恩讀風臆評的關係。中國文哲研究通訊,5(2)
  14. 村山吉廣撰、林慶彰譯(1996)。姚際恆研究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5. 村山吉廣撰、林慶彰譯、林慶彰編、蔣秋華編(1996)。姚際恆研究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6. 肖力(2002)。方玉潤詩經原始的文體學批評視角。湖南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8
  17. 林慶彰(1996)。姚際恆研究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8. 林慶彰(1994)。導言。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19. 邵東方(1994)。崔述學術中幾個問題。中國文化,9
  20. 姚斯、周寧譯、金元浦譯(1987)。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
  21. 姚際恆(1995)。續修四庫全書:詩經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2. 姚際恆(1977)。古今僞書考。台北:台灣開明書店。
  23. 姚際恆著、張曉生點校(1994)。春秋通論·序。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4. 姚際恆著、簡啟楨輯點(1994)。禮記通論輯本。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5. 洪湛侯(2002)。詩經學史。北京:中華書局。
  26. 洪漢鼎(2001)。詮釋學—它的歷史和當代發展。北京:人民出版社。
  27. 紀昀(1962)。四庫全書總目。台北:藝文印書館。
  28. 胡念貽(1996)。姚際恆研究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9. 夏傳才(1982)。論清代詩經研究的繼承和革新。天津師院學報,4
  30. 孫秋克(1994)。對詩經研究傳統模式的挑戰-詩經原始鑑賞批評發凡。嘉應大學學報,3
  31. 徐復觀(1982)。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32. 海德格爾、陳嘉映譯、王慶節譯、熊偉校(1987)。存在與時間。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33. 班固(1975)。漢書。台北:洪氏出版社。
  34. 崔述(1992)。讀風偶識。台北:學海出版社。
  35. 崔述(1983)。崔東壁遺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6. 張啓成(1982)。古書真僞及其年代。台北:中華書局。
  37. 張啓成(1995)。評方玉潤的詩經原始。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
  38. 張啓成(1995)。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里仁書局。
  39. 陳文采(200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
  40. 陳柱、林慶彰編、蔣秋華編(1996)。姚際恆研究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41. 陳祖武(1999)。清人學術拾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42. 楊鴻烈(1928)。中國文學雜論。上海:亞東圖書館。
  43. 漢斯·羅伯特·耀斯、顧建光譯、顧靜宇譯、張樂天譯(1997)。審美經驗與文學解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44. 趙慶祥(1995)。方玉潤詩經原始簡述。西南師範大學學報,3
  45. 劉毓慶(2001)。從經學到文學-明代詩經史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46. 歐陽修(1983)。詩本義。台北:藝文印書館。
  47. 潘德榮(1999)。詮釋學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48. 蔡長林、林慶彰編、蔣秋華編(1996)。姚際恆研究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49. 鄭振鐸(1975)。中國文學研究新編。台北:明倫出版社。
  50. 錢穆(1980)。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八)。台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
  51. 戴維(2001)。詩經研究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52. 簡澤峰(2004)。方玉潤詩經原始詮釋觀及其相關問題探析-以十五國風詩旨爲例。白沙人文社會學報,3
  53. 羅伯C.、赫魯伯、董之林譯(1994)。接受美學理論。台北:駱駝出版社。
  54. 藤井良雄撰、盧秀滿譯。崔述讀風偶識的著述意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0(2)
  55. 邊家珍(1997)。論方玉潤詩經原始的政治教化思想。學術研究,8
  56. 顧頡剛編著(1987)。古史辨。台北:藍燈文化事業。
被引用次数
  1. 彭美玲(2012)。〈豳風‧七月〉「女心傷悲」解─《詩經》詮釋史的個案考察。臺大中文學報,36,65-116。
  2. 張文朝(2017)。戰後(1945-2017)臺灣學者對日本《詩經》學之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7(4),8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