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說「爭」

并列篇名

An Explanation of the Word "爭"

DOI

10.29726/TJCL.201007.0001

作者

朱歧祥(Ki-Cheung Chu)

关键词

爭 ; 靜 ; 甲骨文 ; 金文 ; 爭 ; 靜 ;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 bronze inscriptions

期刊名称

東海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2期(2010 / 07 / 01)

页次

1 - 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由古文字分析爭字本義,以明其字形演變的脈絡。甲骨文的爭字作(特殊字元略),可區分作又、(特殊字元略)、力三部件,字的本形象手持力器翻土挖井形,字的本義爲耕。爭字至周金文增生聲而爲靜,作(特殊字元略),正確分析是「从爭生聲」。《說文》以降謂「从爭青聲」的理解,恐非爭字的原意。

英文摘要

The essay discusses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ancient character ”爭”, and trac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its spelling over time. The word ”爭” in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means 耕; it consists of three pictographic parts to create the image of a hand holding tools to cultivate soils and to dig well. In Chou bronze inscriptions ”爭” is spelled as ”靜”, which includes a phonetic part (生聲). 靜 should therefore be interpreted as 「爭生聲」, but not, as in the cases of 《說文》 and later understandings, 「爭青聲」.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于省吾(1979)。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
  2. 于省吾(1996)。甲骨文詁林。北京:中華書局。
  3.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1978)。甲骨文編。北京:中華書局。
  4. 季旭昇(2002)。說文新證。台灣:藝文印書館。
  5. 姚孝遂(1989)。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北京:中華書局。
  6. 容庚(1985)。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
  7. 郭錫良(1986)。漢字古音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8. 裘錫圭(1992)。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