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遺民到隱逸:道家思想溯源-兼論孔子的身分認同

并列篇名

From Survivors to Eremites: On the Origin of Daoism in the Pre-Qin Period

DOI

10.29726/TJCL.201007.0007

作者

鄭吉雄(Cheng Dennis Chi-Hsiung)

关键词

遺民 ; 殷周之際 ; 隱逸 ; 老子 ; 孔子 ; 道家 ; survivors ; Yin dynasty ; Zhou dynasty ; eremites ; Laozi ; Confucius ; Daoism

期刊名称

東海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2期(2010 / 07 / 01)

页次

125 - 15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追溯先秦道家思想起源,推至殷周之際的悲痛歷史。周民族自古公亶父即計畫翦商。武王滅紂後,提出有德者得天命的朝代遞嬗原則,確立革命之合法性,並擴大歷史解釋,指三代興衰均取決於天命和德行。周人又強力壓制殷遺民,令其賓服。《周易》「坤」卦內容,即爲訓飭遺民徙遷雒邑以務農、柔順括囊以從王事。殷遺民遂對西周禮樂採取消極反抗,而演爲隱逸之流。孔子以殷人遺裔而提倡周代禮樂,故爲隱士逸民所譏。唯孔子對殷遺民深致禮敬,卒前復夢奠兩楹之間,尤可證其身分認同。道家老莊則以隱逸承傳遺民思想,反禮樂、斥儒術、指湯武爲叛亂;戰國儒家則提出「禪讓說」,爲周人「革命說」增添德性意味更濃的源頭。先秦儒道思想的分立,實即反映殷、周兩朝治統的矛盾。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derives the origin of Daoism from the tragic fate of the survivors of the Yin dynasty. Through several generations' effort, the Zhou nation finally conquers the Yin. Emperor Wu of the Zhou proclaims a principle of dynastic inheritance on the basis of an ethical cosmology: the great Heaven constantly transfers political legitimacy from immoral emperors to virtuous ones. According to this new principle, the Zhou Royalty is entitled to impose dictatorship on the Yin survivors. Daoism derives from the thought of these Yin survivors who are unable to resist the Zhou's rule. They are forced to become plain farmers, now living in low profile on agricultural land issued by the new government. Later they become eremites who distance themselves from the Zhou's ”liyue” (rite and music) institution. Confucius, a descendant of the Yin noble who promotes the liyue teachings of the Zhou, is mocked and condemned by Jie Yu (接輿) and other eremites. The anti-Confucian arguments in Laozi is actually the eremites' collective criticism on the ”liyue” institution of the Zhou House. In conclusion, the division of ancient Confucian and Daoist thoughts reflect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ulings of the Yin and the Zhou.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鄭吉雄(2007)。論易道主剛。臺大中文學報,26
    連結:
  2. (1979)。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 (1997)。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 (1997)。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5. (1991)。素問。北京:中華書局。
  6. (1965)。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 (1976)。無求備齋易經集成。臺北:成文出版社。
  8. (1998)。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9. 宋朱熹(1994)。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
  10. 宋朱熹(1975)。易學啓蒙。臺北:廣學社印書館。
  11. 唐虞世南(1962)。北堂書鈔。臺北:文海出版社。
  12. 晉葛洪(1991)。神仙傳。北京:中華書局。
  13. 清汪中(2000)。汪中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4. 清崔述(1989)。考信錄。臺北:世界書局。
  15. 清陳澧(1997)。東塾讀書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6. 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7. 漢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18. 王明欽(2004)。王家臺秦墓竹簡概述。新出簡帛研究,北京:
  19. 王國維(1999)。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
  20. 江宜樺(1997)。自由民主體制下的國家認同。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5
  21. 李零(2007)。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2. 李學勤(1995)。申論老子的年代。道家文化研究,上海:
  23. 屈萬里(1984)。屈萬里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4. 胡適(1994)。胡適作品集。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25. 馬承源主編(2002)。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6. 馬敘倫(1974)。老子校詁。北京:中華書局。
  27. 許倬雲(1990)。西周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8. 陳鼓應(1992)。老莊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9. 楊伯峻(1981)。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30. 劉笑敢(2005)。老子—年代新考與思想新詮。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31. 鄭吉雄(2006)。「易」占に本づく儒道思想の起源に關する試論—併せて易の乾坤陰陽の字義を論ず。中國哲學,34
  32. 鄭吉雄(2010)。試從詮釋觀點論易陰陽乾坤字義。中國經學,6
  33. 鄭吉雄(2007)。從《太一生水》試論《乾.彖》所記兩種宇宙論。簡帛,上海:
  34. 鄭吉雄(2002)。從乾坤之德論「一致而百慮」。清華學報,32(1)
  35. 錢穆(1957)。莊老通辨。香港:新亞研究所。
  36. 錢穆(1956)。先秦諸子繫年。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37. 顧頡剛(1993)。古史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許玉青(2018)。《論語》與《老子》之生命觀照與人際實踐。興大中文學報,43,1-33。
  2. 林素娟(2017)。天秩有禮、觀象制文─戰國儒家的德之體驗及禮文化成。清華學報,47(3),433-471。
  3. 蕭振邦,蕭振邦(2020)。為殷遺民而寫:《老子》天道觀與人本思想新詮。鵝湖月刊,537,7-21。
  4. 姚彥淇(2013)。「命」與西周神聖世界觀的建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社會科學類,44(1),1-26。
  5. 鄭吉雄(2015)。釋「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6,63-99。
  6. (2021)。隱士逸民與出處進退-清儒論“隱”。嶺南學報,14,239-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