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教坊記》之「香火兄弟」則探討唐代特殊的婚姻關係與性別意義

并列篇名

Conjugal Relations and Gender Signification in the Tang Dynasty Sworn Brothers in the Jiaofangji

DOI

10.29726/TJCL.201007.0003

作者

廖珮芸(Pei-Yun Liao)

关键词

教坊記 ; 香火兄弟 ; 婚姻 ; 性別 ; Jiaofangji ; sworn brothers ; marriage ; gender

期刊名称

東海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2期(2010 / 07 / 01)

页次

27 - 5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教坊記》是記載唐代教坊史料之書,雖然篇幅短小卻保存豐厚的瑣聞記事;其中尤以「香火兄弟」則所開展的性別討論空間,饒富韻味。其所描繪的「女子結拜」現象,與民間習俗「盟誓多設香火告神,以謂彼此相契相愛」模式大抵相近;不同的是,其突顯出女子情誼的重要性,女兒圈「擬血緣」關係,與「女子共夫」香火互通現象。此特殊文化現象,隱含女性朝著男性群體行爲的學習與複製,尋求主體置換,與位階順序的轉變。此性別討論對於我們瞭解中國傳統婚姻制度、北方民族婚姻習俗,與貼近唐代文化的開放界域,大有助益;明瞭唐代女性如何不斷逸出常規,在壓抑和焦慮中尋求自我身份的空間。

英文摘要

The Jiaofangji (Record of the Royal Academy of the Fine Arts) is a historical record of the Royal Academy of the Tang dynasty. Though small in size, it is packed full of interesting scraps of information, providing space for a rich discussion of gender especially in relation to ”sworn brothers.” Its depiction of ”sworn sisters” is very close to the folk custom of ”burning incense before the gods to form an alliance.” The main differences are the importance given by women to their sisterly companionship, pseudo-consanguinity, and the oath of loyalty between the wives of a common husband. This unusual cultural phenomenon implies that women of the time were imitating male behavior, seeking subjective displacement, and instituting change in the social hierarchy. This paper's discussion of gender in the Jiaofangji helps to shed light on traditional Chinese views of marriage, the wedding customs of northern China, and Chinese culture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It hopes to increase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women of the Tang dynasty found ways to express their subjectivity and break free of constricting social convention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五代劉昫(1972)。舊唐書。台北:藝文出版社。
  2. 宋司馬光(1970)。資治通鑑。台北:臺灣商務出版社。
  3. 宋宗鑑集(2000)。釋門正統。北京:九州出版社。
  4. 宋歐陽修、宋宋祁(1972)。新唐書。台北:藝文出版社。
  5. 明陶宗儀纂、張宗祥集校(1972)。說郛。台北:新興書局。
  6. 唐令狐德棻(1972)。北周書。台北:藝文出版社。
  7. 唐李百藥(1972)。北齊書。台北:藝文出版社。
  8. 唐李延壽(1972)。北史。台北:藝文出版社。
  9. 唐杜佑(1988)。通典。北京:中華。
  10. 唐崔令欽、任半塘校(1973)。教坊記箋訂。台北:宏業出版社。
  11. 唐慧超、張毅箋釋(2000)。往五天竺國傳。北京:中華書局。
  12. 唐魏徵(1972)。隋書。台北:藝文出版社。
  13. 晉郭璞注(1985)。爾雅。北京:中華書局。
  14. 梁蕭子顯(1972)。南齊書。台北:藝文出版社。
  15. 清朱駿聲(1971)。說文通訓定聲。台北:藝文出版社。
  16. 漢孔安國編(1991)。尚書。台北:中央圖書館出版社。
  17. 漢班固、漢陳立疏證(1978)。白虎通疏證。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
  18. 漢許慎記校定、漢徐鉉校定(1985)。說文解字。台北:中華書局。
  19. Jay、 Jennifer W.(1996).Imagining Matriarchy: "Kingdoms of Women" in Tang Chin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116(2),220-229.
  20. 上海古籍編(2000)。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1. 王書奴(1992)。中國娼妓史。上海:上海書店。
  22. 史次耘(1973)。孟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
  23. 向達(1957)。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北京:三聯書局。
  24. 池田溫(1997)。關於唐宋時代的結為兄弟憑。唐代的歷史與社會
  25. 岑仲勉(1958)。突厥集史。北京:中華書局。
  26. 李斌城編(2002)。唐代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7. 谷川道雄(1980)。北朝末∼五代の義兄弟結合について。東洋史研究,39(2)
  28. 岸邊成雄、梁在平譯、黃志炯譯(1973)。唐代音樂史的研究。台北:中華書局。
  29. 孫康宜(1998)。古典與現代的女性闡釋。台北:聯合文學。
  30. 康正果(1993)。重新認識明清才女。中外文學,22(6)
  31. 楊家駱編(1991)。唐國史補等八種。台北:世界書局。
  32. 葉麗婭(2000)。典妻史。廣西:廣西民族出版社。
  33. 齊東方(2003)。唐宋女性與社會。上海:上海辭書。
  34. 蔡鴻生(1998)。唐代九姓胡與突厥文化。北京:中華書局。
  35. 鄭志敏(1997)。細說唐妓。台北:文津出版社。
  36. 蕭國亮(1996)。中國娼妓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37. 謝思煒(1993)。隋唐氣象。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38. 關也維(2006)。唐代音樂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朱偉誠(2015)。西方友誼研究及其在地用處初探。臺灣社會研究季刊,99,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