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記憶編織與家國印記:《遺山樂府》之身世書寫

并列篇名

Memory Fabrication and Impression of Motherland: Life Experience in Yuan Hao-wen's "Yi-Shan Yuefu"

DOI

10.29726/TJCL.201007.0004

作者

李德偉(Te-Wei Lee)

关键词

元好問 ; 遺山樂府 ; 世變 ; 身世書寫 ; Yuan Hao-Wen ; Yi-Shan Yuefu ; a time of disruptions ; Life-experience writing

期刊名称

東海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2期(2010 / 07 / 01)

页次

53 - 7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論文以元好問《遺山樂府》爲主題,探討其中身世書寫的多重組合模式,主要歸納出四個面向,分別爲「進退失據的生命體驗」、「記憶編織與家國書寫」、「自我消解之身世書寫」、「香草美人與黍離麥秀之結合」。藉此探究於世變紛擾之際,元好問如何透過「書寫」來發聲,在漂泊與尋歸的過程中呈現其豐富的生命歷程,映現其特有的身世之感,並開啟《遺山樂府》的多元詮釋視角。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studies poems taken from ”Yi-Shan Yuefu” to illustrate Yuan Hao-wen's different modes of representation of his own life. The study reveals four aspects of Yuan’s life saga as the following: ”a sense of life as a dilemma,” ”memory fabrication and writing on motherland,” ”life as self cancellation,” and ”double identities: the beauty (loyal subject) and the outcast.” I explore how, in a time of disruptions and chaos, Yuan Hao-Wen uses writing as a way to speak for himself, representing a life rich with experience of migration and a constant longing for returning home. I hope to bring out the unique quality of Yuan Hao-wen's self-representation, and to initiate further readings of ”Yi-Shan Yuefu.”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陶子珍(2006)。金代詞選—元好問《中州樂府》析論。彰師大國文學誌,12
    連結:
  2. (2005)。文淵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
  3. 金元好問、姚奠中主編、李正民增訂(2004)。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4. 金元好問、趙永源校註(2006)。遺山樂府校註。南京:鳳凰出版社。
  5. 清翁方綱(1978)。金元遺山先生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6. 清淩廷堪(1996)。元遺山先生年譜。臺北:藝文印書館。
  7. 丁放(2002)。金元詞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8. 丁放(2001)。金元明清詩詞理論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9. 孔凡禮(2008)。元好問資料彙編。北京:學苑出版社。
  10. 毛炳身(1987)。略論元好問在河南的詩作。元好問研究文集,太原:
  11. 牛海蓉(2007)。元初宋金遺民詞人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2. 王兆鵬(2004)。詞學史料學。北京:中華書局。
  13. 王兆鵬(2003)。唐宋詞史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4. 王易(1988)。詞曲史。臺北:廣文書局。
  15. 王隆升(1998)。宋詞的登望意識與境界。臺北:文津書局。
  16. 包根弟(1991)。元好問「詠物詞」初探。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17. 吳世昌(2000)。詞林新話。北京:北京出版社。
  18. 吳旻旻(2006)。香草美人文學傳統。臺北:里仁書局。
  19. 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籌備會編(1991)。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20. 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籌備會編(1990)。元好問研究資料彙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1. 唐圭璋(2000)。全金元詞。北京:中華書局。
  22. 唐圭璋(1996)。詞話叢編。北京:中華書局。
  23. 孫育華、中國元好問學會編(1992)。元好問的成就與其舉試態度的關係。紀念元好問800誕辰文集,太原:
  24. 郝樹侯、楊國勇(1990)。元好問傳。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5. 崔海正主編、劉靜、劉磊(2006)。金元詞研究史稿。濟南:齊魯書社。
  26. 陶然(2001)。金元詞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7. 費修珊、勞德瑞、劉裘蒂譯(1997)。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臺北:麥田出版社。
  28. 黃永武(1989)。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29. 黃拔荊(2003)。中國詞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30. 廖美玉(2007)。回車:中古詩人的生命印記。臺北:里仁書局。
  31. 趙永源(2007)。遺山詞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2. 趙琦(2004)。金元之際的儒士與漢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
  33. 趙維江(2000)。金元詞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4. 蔡英俊(1994)。興亡千古事。臺北:月房子出版社。
  35. 繆鉞(1967)。遺山樂府編年小箋。詞學季刊,3(2)
  36. 鍾屏蘭(1999)。元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