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景觀符號、民俗儀典到資訊媒介:作為「生產地方性」的新鄉土小說書寫現象

并列篇名

From Landscape Sign, Custom Ceremony to Information Vector: "Local Producing" Writing Phenomenon of New Nativist Novels

作者

陳惠齡(Wei-Lin Chen)

关键词

景觀符號 ; 民俗儀典 ; 資訊媒介 ; 地方性 ; 新鄉土小說 ; landscape as sign ; folk ritual ; information vector ; locality ; New Nativist Novel

期刊名称

東海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7期(2014 / 06 / 01)

页次

241 - 27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論文嘗試從「生產地方性」的觀點,入探九○年代以降新鄉土小說如何複雜且有意地援用景觀符號,諸如島嶼、農村、河流、海洋、漁港等等,作為標識地域的各種邊界,或轉換為創造地方主體性的民俗儀典,藉以再現/表演「在地社群景觀」;或在電子資訊與現代媒體形式中,導致所生產的地方主體性有了更為複雜、裂散而多重義涵等。此即本論文在「生產地方性」意義脈絡下,賦予新鄉土書寫現象的另一種詮釋概念。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follows the lead of the concept "production of locality" to study the so-called New Nativist Novels, a breed of homeland writing popular in Taiwan since the 1990s. It reveals three distinct features of this new novels: the use of landscape elements as signs, taking islands, villages, rivers, ocean, fishing seaports and so on as landmarks of regional boundaries; that of folk rituals or customs to construct subjectivity of a place, thereby representing the locals as communities, and finally that of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modern media to further enhance the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regarding the issue of local subjectivity. In the context of the production of locality, the study thus provides a fresh interpretation of the New Nativist Novel.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劉乃慈(2012)。日常的非常─《流水帳》的抒情鄉土與敘事。台灣文學學報,20
    連結:
  2. 丁文玲,〈《複島》家族史拼貼旗津風貌〉,《中國時報.中時文化新聞版》,2008 年3 月21 日
  3.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網站:https://travel.taiwan.net.tw/Tap_TwGuide/tap_twguide_04.aspx?layer2=11 。(2013/08/06)
  4. Tuan, Yi-Fu、潘桂成譯(1999)。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
  5. 王聰威(2008)。複島。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6. 王聰威(2009)。濱線女兒。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7. 史蒂文.布拉薩、彭鋒譯(2008)。景觀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8. 甘耀明(2009)。殺鬼。臺北:寶瓶文化公司。
  9. 甘耀明(2005)。水鬼學校和失去媽媽的水獺。臺北:寶瓶文化公司。
  10. 甘耀明(2003)。神秘列車。臺北:寶瓶文化公司。
  11. 伊格言(2003)。甕中人。臺北:INK 印刻出版公司。
  12. 吉見俊哉、蘇碩斌譯(2009)。媒介文化論─給媒介學習者的15課。臺北:群學出版公司。
  13. 朱宥勳編、黃崇凱編(2011)。台灣七年級小說金典。臺北:釀出版。
  14. 呂政冠(2011)。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15. 李儀婷(2005)。流動的郵局。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6. 亞祖─貝彤、黃中憲譯(2003)。從空中看地球─大地觀察366 天。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17. 尚.布希亞、林志明譯(1997)。物體系。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18. 林巾力(2008)。臺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
  19. 林宜澐(1990)。人人愛讀喜劇。臺北:遠流出版社。
  20. 阿君.阿帕度萊、鄭義愷譯(2009)。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臺北:群學出版公司。
  21. 阿蘭.鄧迪斯、盧曉輝譯(2005)。民俗解析。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2. 范銘如(2008)。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臺北:麥田出版社。
  23. 范銘如(2010)。後山與前哨:東部和離島書寫。台灣學誌,創刊號
  24. 迪克斯、馮悅譯(2012)。被展示的文化:當代“可參觀性"的生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5. 馬歇爾.伯曼、徐大建譯(2003)。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現代性體驗。北京:商務印書館。
  26. 陳建忠(2007)。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出版社。
  27. 陳淑瑤(2009)。流水帳。臺北:INK 印刻文學。
  28. 陳淑瑤(1999)。海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29. 陳淑瑤(2004)。地老。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30. 陳惠齡(2010)。鄉土性.本土化.在地感:台灣新鄉土小說書寫風貌。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31. 陳惠齡(2012)。故事、現實與奇幻─林宜澐小說另一種閱讀與詮釋。第六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花蓮:
  32. 喬治.古爾維奇、朱紅文譯(2010)。社會時間的頻譜。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33. 童偉格(2002)。王考。臺北:INK 印刻文學。
  34. 黃春明(1999)。放生。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35. 愛德華.希爾斯、傅鏗譯(1992)。論傳統。臺北:桂冠出版社。
  36. 楊富閔(2010)。花甲男孩。臺北:九歌出版社。
  37. 齊美爾、林榮遠編譯(2002)。社會是如何可能的:齊美爾社會學文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被引用次数
  1. 詹閔旭(2020)。媒介記憶:黃崇凱《文藝春秋》與台灣千禧世代作家的歷史書寫。中外文學,49(2),93-124。
  2. 詹閔旭(2022)。南方與多元文化:二十一世紀初台灣千禧世代作家的南方論述新貌。中國現代文學,41,4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