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老子》文本中的「稱代」表現〉

并列篇名

The Usage of "Substitution" in Lao Tzu

作者

丁亮(Liang Ting)

关键词

老子 ; 稱代 ; 語法 ; 語用 ; 王弼 ; Lao Tzu ; Substitution ; Syntax ; Pragmatics ; Wang Bi

期刊名称

東海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8期(2014 / 12 / 01)

页次

249 - 27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隨著西方哲學界語言學的轉向,《老子》研究也開始注意言說的解析,思想領域的研究因此涉入語言學與語用學的領域。而《老子》文本,如「自然」、「抱一」、「去彼取此」等,無疑有著特殊的「稱代」表現,,本文即在王弼〈老子指略〉的啟發下,隨其對「稱」的言說解析,引入現代語言學中的「稱代」(substitution)理論,進行觀察。語用學又指出「稱代」在對話語境(context)中足以產生「指示」(indexical expressions)功能,而使話語指向言語行為者,《老子》讀者因而得以在語言的「稱代」機制中較為自由的將自己的生存體驗納入《老子》的詮釋,這樣,「稱代」其實是以其替代作用,如以「此」、以「一」及以「自然」概括萬物,將讀者拉入《老子》所建立的第一人稱論述中,脫離歷史名物所成特殊時空的侷限,而使後代讀者的視域與作者視域相融,傳遞道論。於是,《老子》文本在「稱代」的語法功能中完成了思想論述,「稱代」則在《老子》文本的發揮下展現了豐富的思想內涵及語用學中的溝通作用。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usage of "substitution" in Lao Tzu. It is noticed that there are special meanings in the presence of words like "here (此)", "one (一)" and nature (自然) in Lao Tzu. Wang Bi was the first scholar who mentioned this observation. Through his argument, we further observe that the usage of "substitution" in the context of Lao Tzu has some indexical express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words "here (此)", "one (一)" and "nature(自然)" in the text may enable its readers to use their own experiences to interpret the content of Lao Tzu. Through this mechanism, the state of "the fusion of horizons" between the thoughts of Lao Tzu and the minds of the readers can be reache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2004)。中華道藏。北京:華夏書局。
  2. 文子、王利器(2000)。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
  3. 王力(1984)。王力文集第一卷中國語法理論。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4. 王卡點校、河上公注、老子(1993)。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
  5. 王弼註、嚴復(1961)。嚴幾道先生評點老子道德經。臺北:廣文書局。
  6. 王弼、樓宇烈校釋(1992)。王弼集校釋。臺北市:華正書局。
  7.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編(2012)。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老子》。上海:上海古籍。
  8. 布龍菲爾德、袁家驊譯(2009)。語言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9. 沈清松(1985)。老子的溝通理論-詮釋與重構。哲學年刊,3
  10. 沈清松(1993)。老子的知識論。哲學與文化,20(1)
  11. 周法高(2009)。中國古代語法.稱代編。北京:中華書局。
  12. 徐友漁(1996)。語言與哲學:當代英義與德法傳統比較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3. 索振羽(2000)。語用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4. 張立文(1996)。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臺北市:五南圖書。
  15. 莫里斯.梅洛龐蒂(2003)。符號。北京:商務印書館。
  16. 莊周、郭慶藩編(1991)。莊子集釋。臺北市:群玉堂。
  17. 曾棗庄編、舒大剛編(2001)。三蘇全書。北京:語文出版社。
  18. 黃元吉、蔣門馬校註(2012)。道德經註釋。北京:中華書局。
  19. 楊儒賓編(2004)。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 葉斯泊森、傅一勤譯(1994)。語法哲學。臺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21. 熊鐵基編、張繼禹編(2004)。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
  22. 熊鐵基編、張繼禹編(2004)。中華道藏。北京:華夏出版社。
  23. 管子、黎翔鳳(2004)。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24. 劉文典(1997)。淮南鴻烈。北京:中華書局。
  25. 蔡振豐(2005)。語言與道:《老子》的語言策略與致虛工夫。法鼓人文學報,2
  26. 憨山大師(1973)。老子道德經憨山解。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7. 韓非、陳奇猷校注(2000)。韓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8. 魏源(1973)。老子本義。臺北:華聯出版社。
  29. 顧炎武、黃汝成集釋(1966)。日知錄集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丁亮(2019)。《老子》文本中的自我觀。清華學報,49(4),577-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