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梁啟超與《新小說》的歷史想像

并列篇名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EW NOVEL " Journal

DOI

10.30095/SYJH.201007.0009

作者

姚達兌(Da-Dui Yao)

关键词

梁啟超 ; 新小說 ; 歷史想像 ; 民族主義 ; 未來性 ; Liang Qi-chao ; the New Novel ; Historical imagination ; Nationalism ; Futurity

期刊名称

中山人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9期(2010 / 07 / 01)

页次

203 - 21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論文聚焦於晚清文學雜誌《新小說》的歷史想像,用民族主義理論把《新小說》所載的小說作了梳理,又與1902年前後的時局、梁啟超的思想變化和吳趼人的小說作互文對讀。論文指明了《新小說》所載小說中,有關世界歷史和革命經驗的敍述乃是對「歷史」作為工具性的借用,目的在於對歷史進行重構。在此重構的過程中,大多數作者在呼喚民族主義,召喚國民。同時,歷史想像借用民族主義情緒來眺望未來,賦予了未來以種種烏托邦圖景。這即是歷史想像的未來性所在。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focuses on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Late-Qing Journal the New Novel. With nationalism perspective, it discusses the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some novels, its era and the main authors' thinking. It points out the reason why the novels have narrated revolutionary experiments is the authors take ”history” as instrumental means for re-writing history. In the process of reconstruction, the authors resort to nationalism and recall the national member for providing their utopia, or futural project. This is the futurity of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the New Novel and late-Qing novel.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丁文江、趙豐田(1983)。梁啓超年譜長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 厄內斯特·蓋爾納、韓紅譯(2002)。民族與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3. 王德威(2003)。被壓抑的現代性。臺北:麥田出版社。
  4. 吳趼人(1988)。痛史、九命奇冤、上海遊驂錄、雲南野乘。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5. 杜贊奇、王憲明譯(2003)。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民族主義話語與中國現代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6. 夏曉虹(1991)。覺世與傳世─梁啓超的文學道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7. 袁進(1992)。中國小說的近代變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8. 康德、何兆武譯(1996)。歷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9. 梁啓超(1989)。飲冰室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10. 梁啓超(1999)。梁啓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
  11. 梁啓超(1989)。飲冰室全集。北京:中華書局。
  12. 陳平原(2005)。中國現代小說的起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3. 陳平原、夏曉虹(1997)。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 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4. 陳建華(2005)。民族『想像』的魔力─論「小說界革命」與「群治」之關係。梁啓超與近代中國文化,天津:
  15. 單正平(2006)。晚清民族主義與文學轉型。北京:人民出版社。
  16. 湯志鈞(1979)。章太炎年譜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17. 馮自由(1981)。革命逸史。北京:中華書局。
  18. 趙毓林編輯(1980)。新小說。上海:上海書店。
  19. 韓南、徐俠譯(2004)。中國近代小說的興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 魏紹昌(1980)。吳趼人研究資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1. 魏朝勇(2005)。民國時期文學的政治想像。北京:華夏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2021)。形塑經典:近現代「四大奇書」概念的傳播。東亞觀念史集刊,19,6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