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比事屬辭與章學誠之《春秋》教:史學、敘事、古文辭與《春秋》書法
|
并列篇名
|
Arrangement of Events, Rhetorical Elaboration and Chunqiu's Ideology of Zhang Xuecheng: Historiography, Narratology, the Rhetoric of Classical Prose and Shufa in Chunqiu
|
作者
|
張高評(Kao-Ping Chang)
|
关键词
|
章學誠 ; 比事屬辭 ; 《春秋》教 ; 史學 ; 敘事 ; 古文辭 ; Zhang Xuecheng ; arrangement of events and rhetorical elaboration ; Chunqiu's ideology ; historiography ; narratology ; the rhetoric of classical prose
|
期刊名称
|
中山人文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36期(2014 / 01 / 01)
|
页次
|
31
-
58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章學誠〈上朱大司馬論文〉稱:「古文必推敘事,敘事實出史學,其源本於《春秋》比事屬辭。」有鑑於此,於是從《春秋》書法切入,探討清代章學誠之敘事理論,著眼於史學、敘事、古文辭,聚焦在比事屬辭之《春秋》教,終則推求近似歷史哲學之史義。章學誠歷史思想之大凡,敘事方法之提示,史傳文學之正變,古文義法之源流,乃至於《文史通義》中「《春秋》教」之空白,文中多有闡發與補闕。
|
英文摘要
|
ZHANG Xuecheng, the notable historiographer in Qing dynasty, indicates that the narrative achievement of classical prose originates from historiography, especially from the ”arrangement of events and rhetorical elaboration” in ”Chunqiu” (The Chronicl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Shufa in ”Chunqiu”, I will discuss Zhang Xuecheng's narratology, particularly the part of historiography, narration and the rhetoric of classical prose, focusing on Chunqiu's ”arrangement of events and rhetorical elaboration” as well as the meaning of historical philosophy. Furthermore, this paper provides explanation for the absence of discourse on Chunqiu's ideology in Zhang's Wenshi Tongyi (Principles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藝術
|
参考文献
|
-
張麗珠(2009)。章學誠的史學核心意識:以突出「專門」、「成家」為主軸的論述。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2,197-234。
連結:
-
(1979)。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
李長之。〈章學誠的文學批評〉。《文史哲季刊》2.2(1945):127-75。
-
(1967)。四部叢刊初編。臺北:商務印書館。
-
(1970)。通志堂經解。臺北:大通書局。
-
(1985)。四部叢刊三編。上海:上海書店。
-
(1972)。皇清經解。臺北:復興書局。
-
(1972)。皇清經解。臺北:復興書局。
-
(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
-
(2005)。文津閣四庫全書。北京:商務印書館。
-
(1970)。通志堂經解。臺北:大通書局。
-
(1970)。通志堂經解。臺北:大通書局。
-
(1967)。四部叢刊初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1981)。四部備要。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
劉異。〈孟子《春秋》說微〉。《文哲季刊》4.3(1935):509-47。
-
方苞(1977)。左傳義法舉要。臺北:廣文書局。
-
王夫之(1996)。船山全書。長沙:岳麓書社。
-
王水照編(2007)。歷代文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
王水照編(2007)。文筌。
-
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疏(1979)。周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
王義良(1995)。章實齋以史統文的文論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
王靖宇(1999)。中國早期敘事文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籌備處。
-
司馬遷、瀧川資言考證(2011)。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
-
平飛(2009)。經典解釋與文化創新:《公羊傳》「以義解經」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
-
皮錫瑞(1995)。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
-
朱熹(2012)。四書章句注。北京:中華書局。
-
余英時(1977)。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
余英時(1976)。論戴震與章學誠。香港:龍門書店。
-
吳孟復編、蔣立甫編(1995)。古文辭類纂評注。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李紱、王水照編(2007)。秋山論文。
-
李賢注、王先謙集解(1951)。二十五史。臺北:藝文印書館。
-
阮元(1972)。經籍纂詁。臺北:泰順書局。
-
阮芝生(1969)。從公羊學論春秋的性質。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
孟軻、趙岐注、焦循疏、沈文倬點校(1996)。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
林慶彰(2002)。清代經學研究論集,臺北:
-
姜炳璋(1968)。讀左補義。臺北:文海出版社。
-
柯靈烏、陳明福譯(1987)。歷史的理念。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
段熙仲(2002)。春秋公羊講疏。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紀昀纂(1974)。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
-
唐愛明(2013)。章學誠文論思想及文學批評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孫希旦(1990)。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
高友工(2004)。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張素卿(1998)。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臺北:書林出版公司。
-
張高評(2013)。《西廂記》筆法通《左傳》:金聖歎《西廂記》評點學發微。復旦學報,2013(2),134-143。
-
張高評(2002)。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
張高評(2008)。劉知幾之《春秋》《左傳》學:兼論詩化之史學觀。文與哲,12,193-232。
-
張高評(2011)。春秋書法與左傳史筆。臺北:里仁書局。
-
張高評(1990)。左傳之文學價值。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
許慎、段玉裁注(1998)。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公司。
-
陳世驤(1975)。陳世驤文存。臺北:志文出版社。
-
陳致宏(2012)。〈左傳〉之敘事與歷史解釋。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
章學誠(1973)。章氏遺書補遺。臺北:漢聲出版社。
-
章學誠(1980)。文史通義。臺北:華世出版社。
-
章學誠、葉瑛校注(2008)。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
傅修延(1999)。先秦敘事研究:關於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北京:東方出版社。
-
馮李驊(1967)。左繡。臺北:文海出版社。
-
楊義(1998)。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
-
董乃斌編(2012)。中國文學敘事傳統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
董仲舒、蘇輿注(1975)。春秋繁露義證。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
趙友林(2011)。《春秋》三傳「注疏」中的屬辭比事考。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北京:
-
劉知幾、浦起龍釋(1980)。史通通釋。臺北:里仁書局。
-
劉熙載、徐中玉校點、蕭華榮校點(1990)。劉熙載論藝六種。成都:巴蜀書社。
-
劉勰、王更生注譯(1985)。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
劉德清(1991)。歐陽修論稿。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
劉樸兵(2004)。章學盛得「六經皆史」。章學誠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
-
黎靖德編(1986)。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
錢鍾書(1990)。管錐編。臺北:書林出版公司。
-
閻步克(1997)。史官主書主法之責與官僚政治之演生。國學研究,1997(4),1-32。
-
韓愈、錢仲聯注(1975)。韓昌黎詩繫年集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
齋藤謙(1978)。拙堂文話。臺北:文津出版社。
-
嚴羽、郭紹虞校釋(2005)。滄浪詩話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
蘇洵、曾棗莊箋注、全成禮箋注(1993)。嘉祐集箋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顧炎武、黃汝成集釋、欒保群校點、呂宗力校點(2006)。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顧棟高(1974)。春秋大事表.讀春秋偶筆。臺北:鼎文書局。
|
被引用次数
|
-
邱詩雯(2015)。《史記》表序與屬辭比事。東吳中文學報,30,45-66。
-
張高評(2014)。《春秋》曲筆書滅與《左傳》屬辭比事─以史傳經與《春秋》書法。成大中文學報,45,1-62。
-
(2014)。《春秋》書法與「義」在言外─比事見義與《春秋》學史研究。文與哲,25,77-130。
-
(2015)。比事屬辭與方苞論古文義法:以《文集》之讀史、序跋為核心。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60,225-260。
-
(2015)。方苞古文義法與《史記評語》─比事屬辭與敘事藝術。文與哲,27,335-390。
-
(2016)。比事屬辭與明清《春秋》詮釋學。經學研究集刊,二十,17-52。
-
(2016)。創意發想與學術研究。中國文學學報,7,183-207。
-
(2017)。書法、史學、敘事、古文與比事屬辭:中國傳統敘事學之理論基礎。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64,1-34。
-
(2018)。《史記.淮陰侯列傳》與《春秋》書法 : 以比事見義爲例。嶺南學報,9,15-38。
-
(2022)。杜甫詩史與六義之比興-兼論叙事歌行與《春秋》筆削。人文中國學報,34,113-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