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張中煖(2001)。舞蹈在九年一貫新課程中的發展。藝術教育研究,1,23-42。
連結:
-
Eccles, J. S.(1991).Gender differences in sport involvement: applying the Eccles expectancy-value model.Journal of Applying Sport Psychology,3,7-35.
-
Eccles, J. S.,Adler, T. F.,Futterman, R.,Goff, S. B.,Kaczala, C, M.,Meece, J. L.,J. T. Spence(Ed.)(1983).Achievement 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San Francisco:W. H. Freeman.
-
Scrabis, K. A.(2003).Gender and interest-based motivation in learning dance.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22,396-409.
-
于平(2002)。舞蹈欣賞。臺北市:五南。
-
王克芬(1996)。中國舞蹈史。臺北市:文津。
-
王雲幼(2002)。女性在舞蹈史的地位。美育雙月刊,128,46-49。
-
平珩(1995)。舞蹈欣賞。臺北市:三民。
-
白博仁(1999)。國小學生的性別角色及其與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師大學報育研究所論文集,4,243-279。
-
伍曼麗(2000)。舞蹈欣賞。臺北市:五南。
-
何恭上(1970)。認識芭蕾。臺北市:大江。
-
何恭上(1972)。美妙的芭蕾。臺北市:大江。
-
吳素芬(1995)。探索芭蕾之美。臺灣舞蹈雜誌,8,11-15。
-
呂藝生(1994)。舞蹈百萬個爲什麽。臺北縣:夏圃。
-
李佩芬(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私立中國文化大學。
-
李美枝、鍾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299。
-
林文寶、邱子寧(2003)。性別平等與兒童文學。兒童文學學刊,9,1-29。
-
林亞婷、平珩主編(1995)。舞蹈欣賞。臺北市:三民。
-
林保堯(1996)。民間藝術保存傳習之理論與實務。傳統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
-
唐維敏譯Turner, G.(2000)。英國文化研究導論。臺北市:亞太。
-
常任俠(1985)。中國舞蹈史。臺北市:蘭亭。
-
張中煖(2002)。藝術與人文教育。臺北縣:桂冠。
-
張介(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私立中國文化大學。
-
教育部(1989)。國民中小學舞蹈教育班評鑑報告書。臺北市:教育部。
-
教育部(1987)。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臺北市:教育部。
-
陳美華(2002)。體育課中的性別迷失。學校體育雙月刊,12(2),86-90。
-
陳益祥(1999)。運動世界中的性別刻板印象。國民教育,39(5),46-50。
-
陳偉瑀(1996)。現代女性與運動。德明學報,11,365-370。
-
陳進豐(2001)。談性別差異-讓女性回到運動場。SIQ運動資訊季刊,6,39-50。
-
馮靖評(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縣,私立南華大學。
-
黃文三(199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
楊宜憓、高之梅譯、Burr,V.(2002)。性別與社會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
葉素汝(1998)。女性運動員性別角色衝突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7(1),54-60。
-
劉麗雲(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
歐建平(1996)。舞蹈閂學鑑賞。臺北市:洪葉文化。
-
蔡文山(2002)。兩性性別角色與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探討。教師之友,41(3),8-14。
-
盧健英、平珩主編(1995)。舞蹈欣賞。臺北市:三民。
-
羅慶成(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