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影響反應時間因素之探討

DOI

10.6223/qcpe.2103.200709.1812

作者

林淑親;林耀豐

关键词

反應時間 ; 動作時間 ; 訊息處理

期刊名称

中華體育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21卷3期(2007 / 09 / 01)

页次

103 - 11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是以文獻探討的方式比較反應時間的影響因素,採用文獻分析法,將蒐集之相關文獻資料進行分析,可得以下結語:影響反應時間的因素可概分為3大類。本研究中的分類分別為:一、測試執行前個體因素;二、實驗設計影響因素;三、實驗參與者生理因素;這3類的影響因素並非單獨產生作用,而是在不同情境下交互影響。從文獻中亦可發現有部分的研究結果與反應時間相關理論不盡相同,根據研究過程推究其原因可得知:不同的實驗設計、工作難度、實驗參與者的屬性與特質會造成不同的研究結果。未來進行與反應時間相關研究時,在掌控變項上可從此類影響因素加以思考,以增加研究結果的應用範圍。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吳忠政、陳克舟(2005)。排球阻斷式接發球訓練對排球選手反應時間影響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4),105-112。
    連結:
  2. 洪聰敏、豐東洋(2003)。運動員與非運動員訊息處理之研究。體育學報,35,117-126。
    連結:
  3. 陳怡舟、方進隆、邱秀官(2000)。注意力限制與無氧閾值對大專選手心理動作表現之影響。體育學報,28,203-212。
    連結:
  4. 陳慧英(2002)。注視壘包與注視場內之跑壘方法在速度上的比較研究。體育學報,33,113-124。
    連結:
  5. 楊坤祥、陳錦龍、洪聰敏、豐東洋(2001)。黃色與白色對反應時間和事件關聯電位之影響。體育學報,31,59-70。
    連結:
  6. Abernethy, B.(1987).Anticipation in sport: A review.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10,5-16.
  7. Brown, R. M.,Delong, D.,Brown, N. L.,Reld, K.(1995).Stimulus-response compatibility and videogame performance.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80,691-698.
  8. Buckolz, E.,Vigars, B.(1987).Sprint start reaction time: On the advisability of sensory vs motor sets.Canadian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12(1),51-53.
  9. Byblow, W. D.,Lewis, G. N.,Stinear, J. W.(2003).Effector-specific visual information influences kinesthesis and reaction time performance in parkinson's disease.Journal of Motor Behavior,35(2),99-107.
  10. Castiello, U.,Umilta, C.(1987).Spatial compatibility effects in different spor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8(4),176-285.
  11. Eversheim, U.,Bock, O.(2002).The role of precues in the preparation of motor responses in humans.Journal of Motor Behavior,34(3),271-276.
  12. Grouios, G.(1991).On the reduction of reaction time with meatal practice.Journal of Sports Behavior,15,141-157.
  13. Hick, W. E.(1952).On the rate of gain of information.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4,11-26.
  14. Klapp, S. T.(2003).Reaction time analysis of two types of motor preparation for speech articulation: action as a sequence of chunks.Journal of Motor Behavior,35(2),135-150.
  15. Lord, S. R.,Menz, H. B.,Tiedemann, A.(2003).A physiological profile approach to falls risk assessment and prevention.Physical Therapy,83(3),237-252.
  16. Magill, R. A.(1993).Motor learning: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Dubuque IA:Wm. C. Brown.
  17. Rosebaum, D. A.,R. A. Magill (Ed.)(1983).Memory and control of action.Amsterdam:North-Holland.
  18. Rothman, N. L.,Lourie, R. J.,Gaughan, J.(2002).Lead awareness: north philly style.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92(5),739-741.
  19. Sage, G. H.(1995).Motor learning and control: Neuropsychological approach.Iowa:Brown & Benchmark.
  20. Schmidt, R. A.,O. Meijer (Eds.),K. Roth (Eds.)(1988).Complex movement behavior: The motor-action controversy.Amsterdam:North-Holland.
  21. Singer, R. N.(1980).Motor learning and human performance.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22. 李水河(1997)。貼紮及熱身在踝關節內翻狀態時腓骨肌群反應時間探討。大專體育學刊,31,28-34。
  23. 周石(1989)。對肌肉疲勞過程中電-機械延遲變化規律之探討。北京體育學報,3,27-33。
  24. 林玉瓊、林正常、王順正(1995)。十分鐘走路熱身運動對全反應時間不同分段時間值之影響。體育學報,20,293-304。
  25. 林清和(1996)。運動學習程式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6. 林耀豐(1996)。運動對反應時間影響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0(1),113-121。
  27. 林耀豐(1996)。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8. 林耀豐(1996)。影響反應時間因素之探討及應用。中華體育季刊,9(4),81-88。
  29. 林耀豐、林清和(1996)。不同網球接發球反應前期與方向對其反應及動作時間的影響。體育學報,21,195-206。
  30. 洪聰敏、羅麗娟、豐東洋、張育愷、高竟峰、洪巧菱、張弓弘、陳堅錐、張鼎乾(2001)。桌球運動員與非運動員在前動作時間、動作時間及反應時間之比較。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81-97。
  31. 馬啓偉、張力爲(1996)。體育運動心理學。臺北:臺灣東華書局。
  32. 陳玉英(1989)。劇烈運動對注意立即反應時間的影響。體育學報,11,97-113。
  33. 陳俊汕(1995)。反應時間雨預期在快速運動項目的重要性。中華體育季刊,8(4),39-47。
  34. 陳俊忠(1992)。大學體育系學生運動神經傳導時間與全身反應之研究。大專體育,2(2),45-54。
  35. 陳貞秀(1992)。桌球校隊與興趣選項學生之反應時間與迴轉之追蹤技能學習。體育學報,14,321-329。
  36. 曾凡輝、王路德、邢文華(1992)。運動員科學選材。北京市:人民體育。
  37. 黃琮盟(2006)。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38. 溫卓謀、林清和(1998)。不同年段與運動訓練有無之國小男童單純及選擇反應時間之比較研究。體育學報,24,185-192。
  39. 赫葆源、張厚燦、陳舒永(1983)。實驗心理學。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40. 劉英茂(1983)。基本心理歷程。臺北:大洋出版社。
  41. 潘孝桂、陳錦龍、洪聰敏、豐東洋(2003)。短跑選手與非運動員之聽覺選擇反應時間及事件關聯電位之比較。體育學報,30,333-341。
  42. 牆壯(1984)。不同項目少年運動員的反應時。江蘇體育科技,4,39-40。
  43. 豐東洋、洪聰敏、張育愷(2001)。焦慮對事件關聯電位及反應時間影響之探討。臺灣運動心理學報,1,99-119。
  44. 蘇韋丞(2006)。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被引用次数
  1. 戴憲維,張鳳儀,余䒩語,何維華(2020)。女子排球選手光動敏捷能力表現之研究。華人運動生物力學期刊,17(2),20-26。
  2. 劉妍秀(2009)。技擊反應動作時間目標量測系統之研發。運動教練科學,16,51-66。
  3. 謝富秀、劉妍秀、寧玉麟、史麗珠(2012)。技擊反應動作時間目標量測系統改良及信效度評估。體育學報,45(2),93-102。
  4. 張淳皓、林國全、何金山、王敏憲(2015)。大專男子不同級別排球選手防守敏捷能力之研究。運動教練科學,37,15-25。
  5. 張淳皓、孟範武、余清芳、王敏憲(2014)。利用移位測驗作為側移敏捷能力分析。中原體育學報,4,45-50。
  6. 張簡坤明、沈志堅、宋映呈(2014)。振動訓練對手球選手反應時間與移位速度之影響。交大體育學刊,8,01-09。
  7. 鄭為仁,劉妍秀,陳緯珉,張凱隆,張哲千,張世聰,甘乃文,史麗珠(2023)。比較附加視覺反應動作訓練與增強式訓練對大學網球選手敏捷能力之成效。華人運動生物力學期刊,20(2),1-14。
  8. (2024)。不同層級大專羽毛球選手單打發球後準備接球動作之下肢肌電訊號分析。華人運動生物力學期刊,21(2),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