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民初武術教育的發展(1912-1927)

并列篇名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education in early Republic China (1912-1927)

DOI

10.6223/qcpe.201909_33(3).0005

作者

郭憲偉(Hsien-Wei Kuo)

关键词

國術 ; 新文化運動 ; 民族主義 ; 中華新武術 ; guoshu ; new culture movement ; nationalism ; chinese new martial arts

期刊名称

中華體育季刊

卷期/出版年月

33卷3期(2019 / 09 / 01)

页次

173 - 18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瞭解民初武術的發展,內文先闡述1912-1927年的時代背景,其次討論教育政策法令的變革,最後究明該時期武術教育的內容。本文研究結果顯示,一、1912-1927年的武術教育一直圍繞在多元文化、傳統與現代的思維下持續努力奮鬥。二、從1915年「各學校應添授中國舊有武技」到1926年第十一屆全國教育會聯合會的議決,武術教育歷經轉型、衰落與再復興,成為學校體育正式課程。三、知識分子的努力促使武術教育在學校體制中占有一席之地。武術教育機構與學校課堂的集體教學、教材的編制、師資的培育,皆使武術的推展更有系統性與規劃性,因而開創武術教育新的里程碑。

英文摘要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Education in early Republic China. This paper first clarifi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era from 1912 to 1927, and then discusses the changes in educational laws and policies and finally explores the content of wushu educ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The results of the paper show that wushu education continued to struggle for the existence of value in the debate between multicultural, traditional and modern thinking in these fifteen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has undergone transformation, downturn and re-active, and finally became one of the official courses of the school. The key decree proposed in 1915, "The schools at all levels should open traditional Chinese wushu courses" and the 11th National Education Meeting in 1926 pass the resolution. The efforts of intellectuals have made wushu education a place in the school system. The collective teaching of wushu in relativ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chool classrooms, the prepar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nstructors have made the promotion of wushu more systematic and planning. This opens a new milestone in wushu education.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沈松橋(2002)。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 : 兼論民族主義的兩個問題。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3,49-119。
    連結:
  2. 湯志傑(2009)。體育與運動之間 : 從迴異於西方 “ 國家 / 市民社會 ” 二分傳統的發展軌跡談運動在台灣的現況。思與言,47(1),1-126。
    連結:
  3. 黃金麟(2004)。近代中國的軍事身體建構 , 1895-1949。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3,173-221。
    連結:
  4. Fan, H.,Mangan, J. A.(2003).Sport in Asian society: Past and present.London:Frank Cass.
  5. Fan, H.,Tan, H.(2002).Sport in China: Conflict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1840 s to 1930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19(2-3),189-212.
  6. Jarvie, G.,Hwang, D. J.,Brennan, M.(2008).Sport Revolution and the Olympics.Oxford:Berg.
  7. Knuttgen, H. G.(Ed.),Ma, Q.(Ed.),Wu, Z.(Ed.)(1990).Sport in China.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8. Ko, L. M.,Ting, M. C.,Lee, P. C.(2017).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in Taiwan since 1949.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34(15),1603-1616.
  9. Lu, Z.,Fan, H.(2010).From celestial empire to nation state: Sport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nationalism (1840-1927).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27(3),479-504.
  10. Na, Y.(2016).The future of Asian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33(9),893-903.
  11. Theeboom, M.,Knop, P. D.(1997).An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32(3),267-282.
  12. Thompson, E. P.(1978).Folklore, anthropology and social history.Indian Historical Review,3(2),247-266.
  13. 二十八畫生 ( 1917 ) 。 體育之研究 。 新青年 , 3 ( 2 ) , 1-11 •
  14. 大至 ( 1917 ) 。 中華新武術率角 、 拳腳科序言 。 浙江兵事雜誌 , 38,1-3 。
  15. 子直 ( 1919 ) 。 中國在巴黎和會之失敗 。 東方雜誌 , 16(10) · 13-18 •
  16. 中央週報 ( 1928 ) 。 全國國術考試 。 中央週報 , 20 , 5。
  17. 四川政報 ( 1924 ) 。 法制 : 新學制師範學校課程標準 ( 附表 ) 。 四川政報 , 4 ( 2 ) , 1-14 。
  18. 平民教育 ( 1922 ) 。 附錄 : 學校系統改革案 : 附圖 。 平民教育 , 56,25-28 。
  19. 仲九 ( 1919 ) 。 五四運動的回顧 。 建設 ( 上海 1919) · 1(3) · 599-612 •
  20. 安徽教育月刊 ( 1919b ) 。 號 ( 令為各師校酌派體操教員或畢業學生前往北京體育講習所肄習由 ) ( 六月十九日 ) : 附體育研究社附設體育講習所簡章 。 安徽教育月刊 , 18,8-10 。
  21. 安徽教育月刊 ( 1919a ) 。 訓令 : 省立各學校 、 六十縣知事 : 第四一二號 ( 令為遵行推廣體育計畫由 ) 四月二十二日 。 安徽教育月刊 , 16 , 51-54 •
  22. 江蘇教育公報 ( 1926 ) 。 為全國教育會聯合會函送議決學校體育應特別注重國技案仰各校各縣遵照 。 江蘇教育公報 , 9 ( 5 ) , 26-27 。
  23. 佑南 ( 1926 ) 。 光華大學武術研究會 。 光華年刊 , 1 , 72 •
  24. 吳志青 、 謝強公 ( 1921 ) 。 應用科學之武術 。 武術 , 1(1) · 9-23 •
  25. 李龍(2007)。上海市,上海體育學院。
  26. 汪自新 ( 1913 ) 。 育兒學 : 欲強壯身體須自兒童始說 。 醫學世界 , 25,12-14 。
  27. 京兆通俗週刊 ( 1919 ) 。 中學添設武術 。 京兆通俗週刊 , 14,5 。
  28. 京師學務局教育行政月刊 ( 1919b ) 。 訓令 : 第七七號 ( 四月二十三日 ) : 令京現公私立各中學校 : 奉部令印發全國中學校校長會議議决中學校添習武術案令各中學校遵照 。 京師學務局教育行政月刊 , 1 ( 2 ) , 34-35 。
  29. 京師學務局教育行政月刊 ( 1919a ) 。 奉部令印發全國中學校校長會議議決體育訓練及運動標準案令各中學校遵照 。 京師學務局教育行政月刊 , 1 ( 2 ) , 31-34 。
  30. 昆明教育月刊 ( 1919 ) 。 第五屆全國教育會聯合會議決案 。 昆明教育月刊 , 3 ( 6 ) , 1-8 。
  31. 武術月刊 ( 1921 ) 。 上海中華武術會章程 。 武術月刊 , 1 ( 1 ) , 47-66 。
  32. 直隸教育界 ( 1913 ) 。 中華武士會公啟 。 直隸教育界 , 3,114-118 。
  33. 青年翼 ( 1924 ) 。 大連中華青年會武術部章程 。 青年翼 , 3 ( 6 ) , 64-67 。
  34. 青浦縣公報 ( 1919 ) 。 江蘇教育廳訓令第六九二號令發擇定武術教材通飾知照由 。 青浦縣公報 , 109,8-17 。
  35. 侯鴻鑒 ( 1915 ) 。 對於歐戰後之吾國教育計畫 。 教育雜誌 , 7 ( 1 ) , 1-13 。
  36. 南開周刊 ( 1925 ) 。 體育課提倡中國武術 。 南開周刊 , 1 ( 8 ) , 86 。
  37. 馬良 ( 1924 ) 。 中華北方武術體育五十餘年紀略 。 體育與衛生 , 3 ( 3 ) , 1-9 。
  38. 國聞報匯編 ( 1903 ) 。 原強 。 國聞報匯編 , 上卷 , 23-37 •
  39. 教育公報 ( 1922 ) 。 咨江蘇省長中華武術會系屬傳習性質勿庸由本部立案文 (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號 , 十一年十月七日 ) 。 教育公報 , 9 ( 10 ) , 12-13 •
  40. 教育公報 ( 1919 ) 。 內務部咨鈔送北京武術體育會簡章條款請查照文 ( 七年十一月五日 ) 。 教育公報 , 6 ( 1 ) , 15-16 。
  41. 教育雜誌 ( 1918 ) 。 第四屆全國教育會聯合會議決案 :( 一 ) 推廣中華新武術案 。。 教育雜誌 , 10(12) · 11-12 •
  42. 教育雜誌 ( 1911b ) 。 各省教育總會聯合會議決案 : 議決案乙 : 各省自謀進行事件 。 教育雜誌 , 3(6) · 8-12 •
  43. 教育雜誌 ( 1911a ) 。 各省教育總會聯合會議決案 : 議決案甲 : 呈請學部施行事件 。 教育雜誌 , 3(6) · 1-8 •
  44. 教育雜誌 ( 1923 ) 。 新學制小學校學程標準草案 ( 附表 ) 。 教育雜誌 , 26,1-16 。
  45. 梁啟超 ( 1901 ) 。 中國近十年史論 : 積弱溯源論 ( 未完 ) 。 清議報 , 77,4879-4884 。
  46. 梁啟超 ( 1903 ) 。 新民說二十 ( 續第廿八號 ) : 第十七節之續 : 論尚武 。 新民叢報 , 29,1-9 。
  47. 許光麃(2006)。近代中國武術在學校體育之發展 (1911-1937)。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1,19-27。
  48. 許光麃,許義雄(1993)。中國近代洋土體育論爭之成因 ( 1915-1937)。體育學報,16,19-36。
  49. 許義雄(1991)。清末民初軍國民教育體育思想之發展。體育學報,13,1-12。
  50. 許義雄,徐元民(1999).中國近代學校體育 (上) 目標之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51. 通俗旬報 ( 1924 ) 。 公共體育場組織新武術傳習班 ( 上海 ) 。 通俗旬報 , 13,6 。
  52. 郭希汾 ( 1920 ) 。 中國體育史 。 上海市 : 商務 。
  53. 陳獨秀 ( 1916 ) 。 新青年 。 新青年 , 2 ( 1 ) , 1-4 。
  54. 黃金麟(2001).歷史 、 身體 、 國家 : 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 ( 1895-1937 ).臺北市:聯經.
  55. 新民報 ( 1919 ) 。 巴黎和會中國代表之要求 。 新民報 , 6 ( 12 ) , 9 。
  56. 新教育 ( 1919 ) 。 推廣中華新武術案 ( 函各省區教育會 ) 。 新教育 , 1 ( 1 ) , 101-102 。
  57. 齊耀珊 ( 1919 ) 。 浙江省長公署訓令第一千一百九十三號 ( 中華民國八年六月七日 ) : 令內河水上警察廳 、 外海上警察廳 、 警務處長等 : 准內務部咨行推廣中華新武術仰查照參孜由 。 浙江公報 , 2601,2-11 。
  58. 蔣觀雲 ( 1905 ) 。 中國武士道小序 。 廣益叢報 , 73 , 95-96 •
  59. 奮翻生 ( 1902 ) 。 軍國民篇 : 五 、 原因於體魄者 。 新民叢報 , 2 ( 9 ) , 8-11 。
  60. 學生雜誌 ( 1923 ) 。 選載 : 新學制初級中學課程綱要 ( 附圖表 ) 。 學生雜誌 , 10 ( 6 ) , 10-22 。
  61. 燕大周刊 ( 1926 ) 。 武術會繼續練習 。 燕大周刊 , 98 24-25 •
  62. 興華 ( 1919 ) 。 逐日新評 : 新文化運動之解釋 。 興華 , 16 ( 44 ) , 27-28 。
  63. 謝蔭昌 ( 1924 ) 。 奉天教育廳訓令 : 第二二號 ( 中華民國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 ) : 令省立各學校 、 各縣知事 : 准上海中華体育師範學校函送招生簡章 ( 附簡章 ) ( 未完 ) 。 奉天公報 , 4298 · 7-10 o
  64. 體育月報 ( 1924 ) 。 上海中華體育師範學校章程 。 體育月報 , 2,29-36 。
  65. 體育季刊 ( 1919 ) 。 本社呈教育部請規定武術教材文 。 體育季刊 , 3,1-12 。
  66. 體育叢刊 ( 1924a ) 。 體育研究社提出全國教育會聯合會擬請提倡中國舊有武術列為學校必修科案 。 體育叢刊 , 11,1-3 。
  67. 體育叢刊 ( 1924b ) 。 調查京內外中等以上學校體育情形一覽表 ( 十三年六月調查 ) 。 體育叢刊 , 11 244-255 •
被引用次数
  1. Hsien-Wei Kuo,Chin-Fang Kuo,Hsien-Wei Kuo,Chin-Fang Kuo(2023)。Taiwan martial arts: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academic trends。中華體育季刊,37(3),241-259。
  2. 郭憲偉(2021)。騎乘文化-民初校園自由車運動風潮。中華體育季刊,35(1),57-68。
  3. 郭憲偉,郭金芳(2020)。Towards the era of a required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O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osition of martial arts education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中華體育季刊,34(4),259-271。
  4. 郭憲偉,郭金芳(2022)。中國國術表演隊參與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歷程與意義。臺灣體育學術研究,73,3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