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彝學研究史-環繞民族認定與源流史詩兩個課題的分析

并列篇名

Review of the Studies of Yiology: Analysis on the Two Topics of the Ethnic Identification and the Epics of Ethnic Origin

DOI

10.30403/BDE.200612_(25).0008

作者

黃季平(Chi-Ping Huang)

关键词

彝族 ; 彝學 ; 研究史 ; 民族認定 ; 源流史詩 ; 彝族文學 ; Yi ; Yiology ; ethnic identification ; origin epics ; Yi literature

期刊名称

民族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5期(2006 / 12 / 01)

页次

167 - 20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彝族的研究,稱為「彝學」。彝學之實,早在一九二八年代已經隱然成形,一九五○年代奠定全面發展基礎,一九八○年代起蔚然成為國際性的學科,並且出現彝學之名,但主力仍然在中國,尤其是彝族本身。 彝學的幾個重要領域主要在彝族歷史、社會制度、語言文字等幾方面有較為系統的成果。本文則鎖定「民族認定」與「源流史詩」兩個主題來分析。 「彝族」自一九五○年代「民族」確定以來的現況,依官定說法,是「一個語言複雜而支系繁多的民族」。可是學術界也提出「彝族」可能是「一個集合許多民族而成的民族集團」的論點。郝瑞與李紹明對於此點有過觀點有異,論述堅實的討論。 彝族的源流史詩,在量方面,篇數很多,在質方面,從宗教、社會、文學等領域來看,都有相當重要地位,備受重視。一九五○至一九八○年代,把作品翻譯成漢語是主要發展,重要的翻譯單位是貴州畢節翻譯研究所,翻譯許多重要典籍。巴莫曲布嫫是重要的研究者,開拓源流史詩研究的新方向。 源流史詩須在彝族文學史裡去找定位,但是彝族文學史成立的先決條件是彝族的成立。因此彝族的建構與彝族文學史的建構,便成為我們關注的要點。「民族認定」與「源流史詩」這兩個主題,可以列入彝學的核心領域。

英文摘要

The studies of Yi-zu is called ”Yiology”. The embryo of Yiology has already taken shape latently in 1928, and its foundation of whole development had been established in 1950s, and then Yiology becomes an international discipline from 1980s while appearing with the name Yiology. However, the force of the studies is still in China, especially in Yi-zu itself. There are several systematic achievement in Yiology, including the fields of the Yi's history, social system, and oral and written languages. This article puts emphasis on the two topics of the ethnic identification and the origin epics. According to the official statement, the present situation is that Yi-zu is ”one ethnos complicated with various languages and branches” while in 1950s the ”Yi” was confirmed as the ”ethnos”. On the other hand, the academia puts forward an argument that ”Yi” may be ”a group comprising a lot of ethnos”. HERRELL and LI Shao-Ming have offered the different views to this point with the firm discussions. As for the origin epics of Yi-zu, there is a lot of documents in quantity, and they are also significant in quality from such fields as religion, society, literature, etc. From 1950s to 1980s, its main development was to translate the works into Chinese language, and the important translation unit Bijie Translation Institute in Guizhou translates a lot of important ancient books and records. BAMO,Qubumo is a major researcher expanding new direc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origin epics. The origin epics should find its position in the Yi literature history, but the precondition of Yi literature history relies on the formation of Yi ethnos.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Yi ethnos and of its literature history will become the main point worthy to pay attention to. Both the ”ethnic identification” and the ”origin epics” can be listed in the key field of Yiolog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類學及族群研究
参考文献
  1. HARRELL Stevan(2002)。再談「民族」與「族群」-回應李紹明教授。民族研究,6,36-40。
  2. HARRELL Stevan、巴莫阿依、曲木鐵西譯(2000)。田野中的族群關係與民族認同-中國西南彝族社區考察研究。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3. LU Hui=盧彙(1998).Multiple Identity of the Yi Nationality in China.A paper for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Yi Studies in Trier,Germany:
  4. MARK Bender(2002)。怎樣看〈梅葛〉:「以傳統為取向」的楚雄彝族文學文本。民俗研究,4,34-41。
  5. PAN Jiao=潘蛟(1998).Theories of Ethnic Identity and the Making of the Yi.A paper for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Yi Studies in Trier,Germany:
  6. Wugashinnuimo、 L.(1998).Discovering and Re-Discovering Yi Identity: Shared Identity Narrativies from the Classics of Yunnan. Sichuan. Guizhou. and Guangxi.A paper for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Yi Studies in Trier,Germany:
  7. 丁文江編、羅文筆譯(1936)。爨文叢刻。上海:商務印書館。
  8. 中央民族大學彝文文獻編譯室編(1996)。彝文文獻學概要。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9.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編(1988)。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0. 巴胡母木整理翻譯、四川省民間文藝研究會編(1960)。大涼山彝族民間長詩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1. 巴莫曲布嫫(2005)。克智與勒俄:口頭論辯中的史詩演述(上)。民間文化論壇,1,20-25。
  12. 巴莫曲布嫫(2004)。「民間敘事傳統格式化」之批評-以彝族史詩《勒俄特依》的「文本逐錄」為例(下)。民族藝術,2,32-40。
  13. 巴莫曲布嫫(2003)。「民間敘事傳統格式化」之批評-以彝族史詩《勒俄特依》的「文本逐錄」為例(上)。民族藝術,4,39-45。
  14. 巴莫曲布嫫(2004)。敘事語境與演述場域―以諾蘇彝族的口頭論辯和史詩傳統為例。文學評論,1,147-155。
  15. 巴莫曲布嫫(2005)。克智與勒俄:口頭論辯中的史詩演述(中)。民間文化論壇,2,15-22。
  16. 巴莫曲布嫫(200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北京,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中文系。
  17. 巴莫曲布嫫(2004)。敘事型構·文本界限·敘事界域:傳統指涉性的發現。民俗研究,3,112-132。
  18. 巴莫曲布嫫(2003)。口頭傳統與書寫傳統。讀書,10,10-16。
  19. 巴莫曲布嫫(2005)。克智與勒俄:口頭論辯中的史詩演述(下)。民間文化論壇,3,21-28。
  20. 巴莫曲布嫫(2004)。「民間敘事傳統格式化」之批評-以彝族史詩《勒俄特依》的「文本逐錄」為例(中)。民族藝術,1,18-26。
  21. 巴莫阿依編著、巴莫曲布嫫編著、巴莫烏薩嫫編著(1992)。彝族風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22. 方國瑜(1984)。彝族史稿。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23. 王子堯翻譯、何積全整理(1988)。洪水紀。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24. 王子堯翻譯、康健整理(1989)。彝族古歌。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25. 王水喬(1996)。楊成志與西南民族研究。雲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55-57。
  26. 白興發(2003)。近百年來彝族史研究綜述。學術月刊,9,62-72。
  27. 白興發(2003)。彝族史研究的回顧與前瞻。貴州民族學報,4,151-157。
  28. 伊藤清司(1982)。眼睛的象徵-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創世神話的研究。民族譯叢,6,39-44。
  29. 曲比石美、廬學良、馮元蔚、沈文光搜集翻譯、《涼山彝族奴隸社會》編寫組所編(1978)。涼山彝文資料選譯:勒俄特依。成都:西南民族學院。
  30. 朱剛、劉鏡淨(2005)。第四屆國際彝學研討會綜述。民間文化論壇,5,50。
  31. 朱崇先(2005)。略論彝學的形成與發展。楚雄師範學院學報,1,71-76。
  32. 何積全(1997)。絢麗多彩的貴州彝族民間敘事詩。貴州社會科學,2,56-66。
  33. 余宏模、貴州省彝學研究會編(1993)。貴州彝學。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34. 巫達(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
  35. 李力主編(1994)。彝族文學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36. 李尼坡(1999)。《勒俄特衣》人物剖析。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61-64。
  37. 李列(2005)。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38. 李列(2006)。現代學術史上的彝族主位研究我-以嶺光電和曲木藏堯為例。民族藝術研究,1,20-29。
  39. 李明(1987)。彝族史詩《勒俄特衣》初探。民族文學研究增刊,84-87。
  40. 李紹明(2002)。從中國彝族的認同談族體理論-與郝瑞(Stevan Harrell)教授商榷。民族研究,2,31-38。
  41. 周自強(1983)。涼山彝族奴隸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42. 周德才(1999)。彝文《指路經》的文學特點。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69-77。
  43. 東人達(2005)。彝族古籍與彝族史學理論評述。史學史研究,1,43-50。
  44. 果吉·寧哈、峰福祥主編(1993)。彝文《指路經》譯集。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45. 林耀華(1994)。涼山彝家的巨變。北京:商務印書館。
  46. 林耀華(1947)。涼山夷家。上海:商務印書館。
  47. 林耀華、黃光學主編(1995)。中國的民族識別。北京:民族出版社。
  48. 洛邊木果、何剛、周維萍(2005)。各地彝區支格阿魯及其文學流傳情況比較。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132-136。
  49. 洛邊木果、羅文華、周維萍(2004)。彝族英雄支格阿魯流傳情況概述。西昌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3,157-164。
  50. 胡立耘(2005)。史詩的文本分析-以彝族史詩《梅葛》為視點。民族文學研究,2,76-82。
  51. 胡慶鈞(1981)。明清彝族社會史論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2. 孫慶忠(2000)。林耀華教授和他的涼山彝族研究。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8-11。
  53. 馬長壽遺著、李紹明整理(1987)。彝族古代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4. 馬學良(1989)。彝族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55. 馬學良(1986)。彝文〈勸善經〉譯注。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56. 馬學良(1986)。彝文〈勸善經〉譯注。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
  57. 馬學良(1994)。彝族原始宗教調查報告彝族原始宗教調查報告,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58. 常璩撰、劉琳校注(1984)。華陽國志校注。四川:巴蜀書社。
  59. 張仲仁翻譯、普衛華翻譯(1988)。供牲獻藥經。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60. 敖行維(1995)。黔西北彝族《指路經》與苗族《指路》的比較研究。貴州民族研究,2,109-114。
  61. 畢節地區彝文翻譯組譯、畢節地區民族事務委員會編(1993)。彝族源流。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62. 畢節地區彝文翻譯組譯、畢節地區民族事務委員會編(1998)。西南彝志。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63. 畢節地區彝文翻譯組譯、畢節地區民族事務委員會編(1991)。彝族源流。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64. 畢節地區彝文翻譯組譯、畢節地區民族事務委員會編(2000)。西南彝志。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65. 畢節地區彝文翻譯組譯、畢節地區民族事務委員會編(1994)。彝族源流。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66. 畢節地區彝文翻譯組譯、畢節地區民族事務委員會編(1989)。彝族源流。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67. 畢節地區彝文翻譯組譯、畢節地區民族事務委員會編(1998)。彝族源流。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68. 畢節地區彝文翻譯組譯、畢節地區民族事務委員會編(1992)。彝族源流。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69. 畢節地區彝文翻譯組譯、畢節地區民族事務委員會編(1991)。西南彝志。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70. 畢節地區彝文翻譯組譯、畢節地區民族事務委員會編(1992)。西南彝志。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71. 畢節地區彝文翻譯組譯、畢節地區民族事務委員會編(1989)。西南彝志。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72. 畢節地區彝文翻譯組譯、畢節地區民族事務委員會編(1994)。西南彝志。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73. 畢節地區彝文翻譯組譯、畢節地區民族事務委員會編(1997)。彝族源流。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74. 郭思九、陶學良翻譯整理(1981)。查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75. 陳久金、盧央、劉堯漢(1984)。彝族天文學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76. 陳世鵬(2004)。黔彝古籍舉要。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77. 鹿憶鹿(1998)。彝族的洪水神話。東吳中文學報,4,139-160。
  78. 鹿憶鹿(2002)。眼睛的神話―從彝族的一目神話、直目神話談起。東吳中文學報,8,223-242。
  79. 程志方、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編(1985)。彝族文化研究文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80. 貴州省民族研究所畢節地區彝文翻譯組(1982)。西南彝志選。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81. 貴州省赫章縣民族事務委員會編、貴州民族學院彝文文獻研究所編(1991)。彝族創世志(藝文志)。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82. 貴州省赫章縣民族事務委員會編、貴州民族學院彝文文獻研究所編(1991)。彝族創世志(譜牒志二)。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83. 貴州省赫章縣民族事務委員會編、貴州民族學院彝文文獻研究所編(1991)。彝族創世志(譜牒志一)。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84. 雲南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編(1986)。夷棘榷濮。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85. 雲南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編(1985)。尼蘇奪節。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86. 雲南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編(1990)。彝族創世史-阿赫希尼摩。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87. 雲南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編(1987)。查詩拉書。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88. 雲南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編(1987)。洪水泛濫。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89. 雲南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編(1991)。尼補木司―彝族祭奠詞。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90. 雲南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編(1987)。賒豆榷濮、敘祖白。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91. 雲南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編(1988)。裴妥梅―蘇頗(祖神源流)。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92. 雲南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編(1986)。普茲楠茲。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93. 雲南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編(1988)。聶蘇諾期。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94. 雲南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編(1989)。指路經。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95. 雲南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編(1991)。裴妥梅妮-蘇嫫(祖神源流)。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96. 雲南民族民間文學楚雄調查隊搜集、施學生翻譯、郭思九整理(1980)。賽玻嫫。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97. 雲南省民族民間文學紅河調查隊搜集翻譯整理(1978)。阿細的先基。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98. 雲南省民族民間文學楚雄調查隊搜集翻譯整理(1978)。梅葛。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99. 黃才貴編著(2000)。影印在老照片上的文化-鳥居龍藏博士的貴州人類學研究。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
  100. 黃光學主編(1995)。中國民族識別。北京:民族出版社。
  101. 黃建明(1993)。彝族古籍文獻概要。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102. 傳光宇(1984)。試論彝族創世史詩中的人類起源神話。山茶,2,58-62。
  103. 楊春華(2004)。彝族創世史詩中的歷史觀、信仰觀與倫理觀。楚雄師範學院學報,2,67-69。
  104. 趙曉江(1994)。從彝族神話傳說及喪葬儀式看套路武術的雛型。雲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37-40。
  105. 潛明茲(1987)。史詩類型略論。民族文學研究,4,9-14。
  106. 蔡家麒(2003)。滇川民族學調查第一人-記楊成志先生滇川調查之行。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25-28。
  107. 盧義、左玉堂、陶學良編(1993)。畢摩文化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108. 蕭崇素、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研究部編(1981)。民間文學論叢。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
  109. 蕭惠華(2003)。從彝族史詩、神話和民俗中看彝族女權。楚雄師範學院學報,5,53-56。
  110. 嶺光電譯(1982)。古侯。中央民族學院民族語言研究所彝族歷史文獻編譯組。
  111. 舉奢哲著、康鍵翻譯(1987)。彝族詩文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112. 彝族簡史編寫組編(1987)。彝族簡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113. 羅曲(1994)。彝族文化網絡中的塊寶―彝族《支格阿龍》研究。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58-64。
  114. 羅希吾戈翻譯(1983)。喀吉思。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15. 羅希吾戈、雲南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編(1986)。雲南民間文藝源流新探。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116. 羅家修整理(1985)。瑪木特依。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17. 羅國義、陳英翻譯、馬學良審訂(1984)。宇宙人文論。北京:民族出版社。
  118. 羅邊木果、羅慶春(1999)。彝族英雄史詩〈支格阿魯〉初論。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55-60。
被引用次数
  1. 李林(2013)。「開化」與「殖民」兩套詮釋話語的論爭與困境─兼與John E. Hennan教授商榷。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80,151-170。
  2. (2024)。十九世紀中國邊境社會的暴力-以清嘉道時期川西涼山地區為例。臺灣師大歷史學報,7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