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略論現代中國史學機構之建制與運作

并列篇名

The Study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History Institutes in Modern China

DOI

10.29457/SJH.200712.0005

作者

胡逢祥(Feng-Xiang Hu)

关键词

現代性 ; 史學機構 ; 建制 ; 運作 ; Modernity ; History institute ; Construction ; Operation

期刊名称

東吳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8期(2007 / 12 / 01)

页次

165 - 21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清末民初以來,隨著中國社會制度的巨大變革,其文化體制也經歷了一個從解體到重構的轉型過程,由此對中國現代學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現代史學專業機構的建置與運作,便是其中不可忽略的一個環節。事實上,它所提供的不僅僅是體現著新學術理念的的研究平臺,同時也是培養和訓練專業人才的一種良好實踐機制,從而與大學史學系及專業學術社團組織等要素共同構築起了現代學術制度的基石。鑒此,近年來一些學者已對北大國學門和史語所等機構作了不少有價值的探討,本文試圖在此基礎上,就現代學術制度的建構層面,對其體制、運行方式和功能等沿革變遷作一縱向考察,並從「現代性」的角度,對其時國內具有代表性的史學機構建制與運作模式作一審視,探其淵源,較其異同得失,以期更全面地認識這學術現象。

英文摘要

Since the late Qing Dynasty, with the tremendous revolution of Chinese society system, Chinese culture system has gone through a transformation from breakdown to reconstruction, which deeply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academy. As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academy, the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of modern history institutes provided not only a research platform that displayed new academic concepts but also a terrific practical method of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intellectuals. These modern history institutes set up the cornerstone of modern academy system with the history department in colleges and specialized academic groups. Therefore, some scholars have committed meaningful efforts these years on studying such institutes as the School of Sinological Research and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Based on such previous work, in the way of making a vertical inquiry about the reform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operation and function within the modern academy system in an architecture level, by probing into the construction, the operating mode and the origin of the representative history institutes in China at that time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m in a modernity perspective, I make an attempt to provide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is academic phenomen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北平研究院十年來工作概況。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2. (1991)。中華民國教育年鑒。臺北:宗青圖書出版公司。
  3. (1998)。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臺北:中研院史語所。
  4. 齊魯大學舊檔。
  5. (1997)。蔡元培全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6. 雲南省檔案館藏檔。
  7. 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會組織條例草案、工作概況等文件。
  8. (1990)。陳垣來往書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史地教育委員會三年來工作總報告·三十一年度工作檢討。
  10. 輔仁大學舊檔。
  11. (2006)。李濟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2. (1943)。三年來學術審議委員會工作概況。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13. 王爲松編(1997)。傅斯年印象。上海:學林出版社。
  14. 朱維錚(2005)。馬相伯傳略。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15. 周文玖。朱希祖與中國現代史學體系的建立。「國際視野下的中國史學」國際研討會參會論文
  16. 尚小明(2006)。中研院史語所與北大史學系的學術關係。史學月刊。
  17. 孫敦恒(1994)。清華國學研究院紀事。清華漢學研究。
  18. 桑兵(2001)。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耿雲志主編(1994)。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合肥:黃山書社。
  20. 高增德編(2000)。世紀學人自述。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21. 國民政府教育部教育方案編制委員會編(1929)。改進全國教育方案。
  22. 陳以愛(2002)。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以北大研究所國學門爲中心的探討。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3. 陶飛亞、吳梓明(1985)。基督教大學與國學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4. 舒新城(1961)。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5. 溫濟澤編(1984)。延安中央研究院回隱錄。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6. 歐陽哲生編(2009)。傅斯年全集。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7. 蔣大樁主編(1991)。史學探淵。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28. 錢穆(1998)。師友雜億。北京:三聯書店。
  29. 璩棄圭、唐良炎編(1991)。學制演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0. 顧潮(1997)。歷劫終教志不灰:我的父親顧頡剛。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