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韓琦與宋遼外交的探討
|
并列篇名
|
The Study on Han Qi and the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Song and Liao
|
DOI
|
10.29457/SJH.200806.0003
|
作者
|
蔣武雄(Wu-Hsiung Chiang)
|
关键词
|
宋 ; 遼 ; 韓琦 ; 外交 ; Song ; Liao ; Han Qi ; diplomacy
|
期刊名称
|
東吳歷史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19期(2008 / 06 / 30)
|
页次
|
47
-
76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韓琦是宋代名臣,但是學者對其研究並不多,因此本文以〈韓琦與宋遼外交的探討〉爲題,討論韓琦擔任接伴遼使和出使遼國的一些問題,以幫助讀者知道韓琦較少被人注意的事蹟,以及當時宋遼外交的情形。
|
英文摘要
|
Although Han Qi is a famous minister in Song dynasty, the scholar on his study is quite a few. The author of this text thus has this idea to discuss on this topic concerning some questions of Han Qi being as an ambassador to receive Song envoy and taking as an envoy to Liao country too. The purpose of this text is to help readers to know more about Han Qi whose matters had not been noticed,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diplomacy relation of Song and Liao during that time.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歷史學
|
参考文献
|
-
蔣武雄(2006)。宋使節在遼的飲食活動。東吳歷史學報,16
連結:
-
王善軍、王慧杰(2006)。簡論使遼對北宋使臣政治性格的影響。河北大學學報,2
-
王稱(1991)。東都事略。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
王慧杰(2005)。宋朝遣往遼國的賀歲使節述論。貴州文史叢刊,4
-
王慧杰(2005)。宋遣往遼國使節的素質初探。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
-
吳廷燮(1973)。遼史彙編(四)。台北:鼎文書局。
-
吳曉萍(2005)。宋代外交使節的選派。安徽師範大學學報,5
-
李之亮、徐正英(2000)。安陽集編年和箋注。成都:巴蜀書社。
-
李燾(1986)。續資治通鑑長編。上海:古籍出看版社。
-
杜大珪(2006)。琬琰集刪存。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
杜大珪(1969)。名碑傳琬琰集。台北:文海出版社。
-
苗書梅、劉秀榮(2000)。宋代外交使節的選派制度。10-13世紀中國文化的碰撞與融合暨赤峰第三屆中國古代北方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
脫脫(1975)。遼史。台北:鼎文書局。
-
脫脫(1978)。宋史。台北:鼎文書局。
-
陶玉坤(1999)。遼宋對峙中的使節往還。內蒙古大學學報,2
-
傅樂煥(1973)。遼史彙編(八)。台北:鼎文書局。
-
楊希閔(1981)。宋韓忠獻公琦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
楊若薇(1991)。契丹王朝政治軍事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劉朴兵(2003)。近十幾年來韓琦研究綜述。殷都學刊,2
-
劉秋根、王慧杰(2005)。論宋朝遣遼使節的家族性特徵及其形成原因。貴州社會科學,6
-
蔣武雄(2002)。歐陽修使遼行程考。東吳歷史學報,8
-
蔣武雄(2005)。蘇轍使遼始末。東吳歷史學報,13
-
蔣武雄(2003)。宋遼對兩國使節病與死的處理。東吳歷史學報,12
-
蔣武雄(2003)。宋遼使節逗留對方京城日數的探討。空大人文學報,12
-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網站,人文社會科學
-
薛政超(2005)。宋初對外遣使及使者素質研究。貴州社會科學,1
-
韓琦(1984)。韓魏公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
韓琦(1981)。安陽集。台北:世界書局。
-
聶崇岐(1986)。宋史叢考(下)。台北:華世出版社。
|
被引用次数
|
-
蔣武雄(2008)。蘇軾與遼事關係幾個問題的探討。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40,57-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