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社會圖像的建構-百年來明清社會史研究的透視

并列篇名

The Construction of Images of Society: A Literature Review on Ming-Qing Social History in the Past One Hundred Years

DOI

10.29457/SJH.200912.0002

作者

王鴻泰(Hong-Tai Wang)

关键词

社會圖像 ; 階級概念 ; 馬克思史學 ; 心態史 ; 生活史 ; 物質文化 ; Images of society ; the Concept of class ; Marxist historiography ; History of mentalities ; History of everyday life ; Material culture

期刊名称

東吳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2期(2009 / 12 / 01)

页次

73 - 13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嘗試對百年來明清社會史的研究作一鳥瞰式的回顧,大致勾勒其演變之軌跡。回顧之重點不在全面性的介紹或評議,而是對其建構歷史圖像之骨架、輪廓,及背後之相關理念、理論,嘗試指示其要義與來由,並略加檢討。 明清社會圖像的建構,相隨於不同的社會發展,不同的政治、經濟情勢,激發不同的現實與學術關懷,因而有不同的探究取徑與參考理論。粗略鳥瞰此過程可見:20世紀初,嘗試突破傳統史學,廣泛試探各種可能議題;1920、30年代,試用階級概念以建立架構;50年代則意識形態掛帥,緊縮視野、議題與議論幅度,且多所僵固地套用理論;至80年代後期,重新反思階級理論,開放探討面向,積極開發生活、文化議題;進入21世紀,社會生活史、文化史已成一時之顯學。

英文摘要

This essay attempts to do a literature review on Ming-Qing social history in the past one hundred years with a bird's eye view and depicts pictures of research trends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Rather than to give an overall introduction or commentary, the main focus of this review is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how historians constructed images of history, and what kinds of ideas and theories had been applied into these researches. Echoing with diversified social developments, politics,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images of Ming-Qing society revealed various realities and academic concerns. Therefore, there were a variety of approaches and theories utilized by scholars to discuss Ming-Qing social histor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superscript th) century, historians tried to break through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and explored extensively many possible issues and topics. In the 1920s and 30s, the concept of class was applied to construct specific frames and discourses. During the 50s, the idea of ideology dominated historical researches, limited scopes and depth of issues and visions, and thus made scholars stiffly bring theories into their studies. Until the late 80s, historians started to rethink class theory, and open-mindedly and actively developed topics on life and culture. As the 21(superscript st) century began, social history, history of everyday life and cultural history have already become popular issu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1987)。把歷史的內容還給歷史。歷史研究,1
  2. 中國共產黨歷次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簡介
  3. 把歷史的內容還給歷史。《歷史研究》五十年論文選(社會史)。
  4. 《歷史研究》編輯部編(2005)。《歷史研究》五十年論文選(社會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5. 《歷史研究》編輯部編(2005)。《歷史研究》五十年論文選(社會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6. Wei Shang (eds.),David Der-wei Wang (eds.)(2006).Dynastic Crisis and Cultural Innovation: From the Late Ming to the Late Qing and Beyond.MA: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7. 王鴻泰(2009)。從經國濟民到聲色犬馬-二十年來台灣社會文化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新史學》與臺灣史學二十年」國際學術研討會
  8.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84)。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五輯:研堂見聞雜記。台北:大通書局。
  9. 田居儉。序言。《歷史研究》五十年論文選(社會史)。
  10. 田居儉編、宋元強編(1987)。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成都:巴蜀書社。
  11. 石錦(1990)。中國近代社會研究。台北:李敖出版社。
  12. 仲偉民(2003)。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研究的學術史回顧與反思。學術界,4,223-240。
  13. 吳振漢(1982)。明代的主僕關係。食貨月刊,12(4,5),27-43。
  14. 吳晗(1934)。胡惟庸檔案考。燕京學報,15,163-205。
  15. 吳晗(1988)。吳晗文集·第一卷·歷史。北京:北京出版社。
  16. 吳晗(1936)。十四世紀時之紡織工廠。清華周刊,45(5)
  17. 吳晗、胡文彬編、張慶善編(1984)。論金瓶梅。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18. 巫仁恕(1999)。明代平民服飾的流行風尚與士大夫的反應。新史學,10(3),55-110。
  19. 巫仁恕(2006)。明清消費文化研究的新取徑與新問題。新史學,17(4),217-254。
  20. 李大釗(1988)。Bolshevism的勝利。新青年,5(5),442-448。
  21. 李大釗(1988)。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新青年,6(6),612-624。
  22. 李大釗(1988)。關於歐戰的演說(一)庶民的勝利。新青年,5(5),436-438。
  23. 李大釗(1988)。我的馬克思主義觀。新青年,6(5),521-537。
  24. 李希凡(1973)。曹雪芹和他的《紅樓夢》。北京:北京人民。
  25. 李希凡、藍翎(1973)。紅樓夢評論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6. 李希凡、藍翎、山東大學(1954)。關於《紅樓夢簡論》及其他。文史哲,9
  27. 李埏、於夏鼐、蘇雙碧(1984)。吳晗的學術生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8. 李華主編(1988)。吳晗文集·第一卷·歷史。北京:北京出版社。
  29. 杜正勝(2004)。新史學之路。台北:三民。
  30. 杜正勝(1992)。什麼是新社會史。新史學,3(4),95-116。
  31. 杜正勝(1991)。中國社會史研究的探索-特從理論、方法與資料、課題論。第三屆史學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中:
  32. 杜正勝著(1996)。古典與現實之間。台北:三民。
  33. 孟森(1987)。明清史論著集刊·續編。台北:南天。
  34. 孟森(1987)。明清史論著集刊。台北:南天。
  35. 孟森、謝國楨(1932)。讀「明季奴變考」,明季奴變考。清華學報,8(1)
  36. 林麗月(1999)。衣裳與風教-晚明的服飾風尚與「服妖」議論。新史學,10(3),111-157。
  37. 林麗月、淡江中文系主編(1987)。晚明思潮與社會變動。台北:弘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8. 邱澎生(2006)。物質文化與日常生活的辯證。新史學,17(4),1-14。
  39. 科大衛(2004)。學步與超越:華南研究會論文集。香港:文化創造出版社。
  40. 胡樸安(2007)。中國風俗(上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41. 胡懷琛、胡樸安(2007)。中國風俗(下編)。北京:九州出版社。
  42. 徐泓(1986)。明末社會風氣的變遷-以江浙地區爲例。東亞文化,24,83-110。
  43. 《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學術研討會》的開幕詞
  44. 徐泓(1989)。第二次中國近代經濟史會議文集。台北:中研院經濟所。
  45. 常建華(1997)。〈中國社會史研究十年〉一文。歷史研究,1,164-183。
  46. 常建華(2004)。社會生活的歷史學:中國社會史研究新探。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47. 說不盡的毛澤東·名人學者訪談錄
  48. 梁啓超(1984)。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里仁。
  49. 梁啓超(1984)。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里仁。
  50. 梁啓超(1984)。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里仁。
  51. 梁啓超(1984)。中國歷史研究法。台北:里仁。
  52. 陳支平(1992)。明清封建土地所有制論綱。上海:人民出版社。
  53. 陳春聲、趙世瑜著(2006)。大歷史與大歷史-區域社會史的理念·方法與實踐。北京:三聯。
  54. 陶希聖(1972)。中國社會之史的分析。台北:食貨。
  55. 陶希聖、王禮錫編著、陸晶清編著(1990)。民國叢書•第二編•80:中國社會史的論戰。上海市:上海書店。
  56. 陶希聖、瞿宣穎編(1938)。中國社會史料叢鈔甲集。上海:商務印書館。
  57. 傅衣凌(2007)。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編。北京:中華。
  58. 傅衣凌(1986)。明代江南市民經濟試探。台北:谷風。
  59. 傅衣凌(1982)。明清社會經濟史論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60. 傅衣凌(1955)。從《紅樓夢》一書談到清代的社會性質問題。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編: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256-264。
  61. 傅衣凌(1944)。福建佃農經濟史叢考。福州:協和大學。
  62. 湯明檖撰、李龍潛撰、張繼熊撰(1958)。對鄧拓同志〈從萬曆到乾隆〉一文的商榷與補充-并試論處理和運用實地調查材料的方法。歷史研究,1,41-64。
  63. 華南研究編輯委員會(2004)。學步與超越:華南研究會論文集。香港:文化創造出版社。
  64. 馮天瑜主編(2003)。人文論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65. 馮爾康(1988)。中國社會史研究概述。台北:谷風出版社。
  66. 馮爾康主編(1994)。中國社會結構的演變。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67. 馮爾康、常建華(1990)。清人社會生活。天津:天津人民。
  68. 逯耀東(1987)。史學危機的呼聲。台北:聯經。
  69. 逯耀東(1979)。中共史學的發展與演變。台北:時報。
  70. 逯耀東(1979)。中共史學的發展與演變。台北:時報。
  71. 楊國楨、陳支平(1991)。傅衣淩晚年中國社會經濟史學思想的發展。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1-5。
  72. 經君健(1993)。清代社會的賤民等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73. 蒲慕州主編(2005)。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生活與文化。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
  74. 劉志琴(1984)。晚明城市風尚初探。中國文化研究集刊,6,190-208。
  75. 潘光哲(1997)。學習成爲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吳晗的個案研究。新史學,8(2),133-186。
  76. 潘光哲(1991)。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
  77. 蔡元培(1919)。勞工神聖。新潮,1(2)
  78. 鄭振滿(2009)。鄉族與國家:多元視野中的關台傳統社會。北京:三聯。
  79. 鄧功偉、李世偉(1995)。「疾病、醫療與文化研討小組」的緣起與立意。性與命,2
  80. 鄧拓(2002)。三家村文庫·鄧拓全集。廣州:花城。
  81. 鄧拓。三家村文庫·鄧拓全集
  82. 鄧拓(1955)。論〈紅樓夢〉的社會背景和歷史意義。人民日報(1955/01/09)。
  83. 鄧拓(1956)。從萬曆到乾隆-關於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一個論證。歷史研究,10
被引用次数
  1. 李夢冰(2017)。近20 年以來明清宗族研究回顧與展望。史轍: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研究生學報,13,5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