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越」與「百越」:歷史敘述中的中國南方「古族」

并列篇名

Yue (越) and Hundred Yue (百越) : Ethnicity and Changing Concept of the South China Yue (Viet) Peoples in Historical Narratives

作者

魯西奇(Xi-Qi Lu)

关键词

越 ; 地域性政治人群 ; 地域性文化人群 ; 歷史文化人群 ; Yue ; regional political group ; regional cultural group ; historical cultural group

期刊名称

東吳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2期(2014 / 12 / 31)

页次

1 - 6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歷史文獻中關於「越」、「百越」的敘述,主要有四種情形:一是先秦時期建立越國的「越人」及秦西漢前期建立東甌與閩越國的土著人群,其實質是通過政治權力與關係凝聚、構建而成並以政治實體予以界定和標識的「地域性政治人群」。二是先秦時期楚人稱為「百越」、「南方夷越」的「越人」,包括先秦時期居住於楚國南境及其更南地區的土著人群、秦西漢時期居住於嶺南地區的諸種土著人群,其實質是以楚人為主體的外部觀察者立足於對南方土著人群的文化特徵進行描述與歸納而從外部予以界定的「地域性文化人群」。三是漢末至三國時期居住於今蘇浙皖贛山區的「山越」,其實質是逸出於王朝國家控制體系的「化外之民」。四是隋唐以後作為「史稱族名」的「越」或「百越」,是後世史家出於文化理念,通過溯源方法,從外部給予的界定,包括中古時代廣大東南地區或南方地區的諸種土著人群,是基於共同文化特徵的總概與歸納,在根本上是一種「歷史文化人群」。

英文摘要

The term 'Yue (Viet)' in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as a conception referring to the ethnic group, had four meanings in Ancient and early Medieval China. Firstly, it might have been applied to the 'Yue People' residing in Shaoxing area, Zhejiang Province, who established the famous Kingdom of Yue during the periods of Spring and Autumn as well as Warring States. The indigenous peoples lived in the southern Zhejiang and Fujian Province also established the Kingdom of Dong-O (Eastern O) and Kingdom of Ming-Yue. All of these groups might be 'regional political group' that had been aggregated and synthesized by political power and political relations, which had been defined and identified as the political entities. Secondly, it might have been used to refer to the indigenous peoples living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Chu Kingdom and beyond. They had been called as 'Hundred Yue' by the Chu People during the Pre-Qin age that included all kinds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s living in the south to Wu-ling (Five Mountains) in Qin and early West Han period. The nature of all these groups might be 'regional cultural group' defined by external observers including Chu and Hua-Xia people, basing on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thern indigenous. Thirdly, it might have been referred to the Rebels and Barbarians who survived and acted in the hills and mountains of southeast China during the late West Han and East Han. And, the 'Shan-Yue' (Mountains Yue) who lived in the border regions among Jiangsu, Zhejiang, Anhui and Jiangxi Provinces in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Fourthly, as a 'Given Historical Ethnic Name', the indigenous peoples referred as Yue by the later historians that also included the majority of indigenous peoples living in southeast or south China in the Middle Ages. The term 'historical cultural group' was given and defined by later historian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cultural and conceptual background as well as group'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古代越族考上篇(續)〉,《國立中山大學文史學研究所月刊》1:3(廣州,1933 年 3 月),頁 82-104
  2. 羅香林,〈古代越族考上篇〉,《國立中山大學文史學研究所月刊》1:2(廣州,1933 年 2 月),頁 31-42
  3. 北齊魏收(1974)。魏書。北京:中華書局。
  4. 西晉陳壽(1959)。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5. 西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6. 西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7. 西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8. 西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9. 西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0. 西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1. 西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2. 西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3. 西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4. 西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5. 西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6. 西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7. 西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8. 西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19. 西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20. 西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21. 西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22. 西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23. 宋李昉(1960)。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
  24. 宋李昉(1960)。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
  25. 宋李昉(1960)。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
  26. 東漢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7. 東漢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8. 東漢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9. 東漢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30. 東漢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31. 東漢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32. 東漢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33. 後晉劉昫(1975)。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34. 後晉劉昫(1975)。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35. 唐李吉甫(1983)。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
  36. 唐李延壽(1975)。南史。北京:中華書局。
  37. 唐李延壽(1975)。南史。北京:中華書局。
  38. 唐杜佑(1988)。通典。北京:中華書局。
  39. 唐杜佑(1988)。通典。北京:中華書局。
  40. 唐杜佑(1988)。通典。北京:中華書局。
  41. 唐杜佑(1988)。通典。北京:中華書局。
  42. 唐杜佑(1988)。通典。北京:中華書局。
  43. 唐房玄齡(1974)。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44. 唐房玄齡(1974)。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45. 唐房玄齡(1974)。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46. 唐姚思廉(1972)。陳書。北京:中華書局。
  47. 唐姚思廉(1972)。陳書。北京:中華書局。
  48. 唐姚思廉(1972)。陳書。北京:中華書局。
  49. 唐姚思廉(1973)。梁書。北京:中華書局。
  50. 唐姚思廉(1973)。梁書。北京:中華書局。
  51. 唐姚思廉(1973)。梁書。北京:中華書局。
  52. 唐魏徵(1973)。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53. 唐魏徵(1973)。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54. 唐魏徵(1973)。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55. 唐魏徵(1973)。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56. 梁沈約(1974)。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57. 梁沈約(1974)。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58. 梁沈約(1974)。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59. 梁沈約(1974)。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60. 梁蕭子顯(1972)。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
  61. 梁蕭子顯(1972)。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
  62.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1987)。六臣注文選。北京:中華書局。
  63.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1987)。六臣注文選。北京:中華書局。
  64. 清阮元校刻(1980)。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65. 漢趙曄、元徐天祜音註(1986)。吳越春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66. 劉宋范曄(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67. 劉宋范曄(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68. 劉宋范曄(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69. 劉宋范曄(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70. 劉宋范曄(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71. 劉宋范曄(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72. 劉宋范曄(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73. 劉宋范曄(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74. 劉宋范曄(1962)。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75. 戰國呂不韋編、陳奇猷校釋(1984)。呂氏春秋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
  76. 戰國呂不韋編、陳奇猷校釋(1984)。呂氏春秋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
  77. Keightley, David(ed.)(1983).The Origin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78. Mei, Tsu-lin,Norman, Jerry(1976).The Austroasiatics in Ancient South China: Some Lexical Evidence.Monumenta Serica,32,274-301.
  79. Peters, Heather(1990).Tattooed Face and Stilt House: Who Were the Ancient Yue?.Sino-Platonic Paper,17,1-27.
  80. 王文光(1999)。中國南方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
  81. 王利器(1992)。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82. 王利器(1986)。新語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83. 王利器(1992)。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84. 王利器(1992)。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85. 王明珂(2006)。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86. 左丘明、杜預集解(1997)。左傳(春秋經傳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7. 田繼周(2007)。中國歷代民族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88. 白鳥芳郎(1967)。華南土著住民の種族=民族分類とその史的背景。上智史學,12,24-49。
  89. 白鳥芳郎(1987)。華南文化史研究。東京:六興出版社。
  90. 白鳥芳郎(1965)。華南非漢民族言語研究に関する覺え書。中國大陸古文化研究,2,45-57。
  91. 白翠琴(2007)。中國歷代民族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92. 石泉(1988)。古代荊楚地理新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93. 石泉(2004)。古代荊楚地理新探.續集。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94. 全洪(2010)。漢初南海王及其封地考。歷史研究,2010(6),54-69。
  95. 何浩(1989)。楚滅國研究。武漢:武漢出版社。
  96. 何寧(1998)。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97. 呂思勉(1996)。中國民族史。東方出版社。
  98. 李步嘉(1992)。越絕書校釋。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99. 李思純(1957)。江村十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00. 汪應樑編(1990)。中國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
  101. 孟文鏞(2010)。越國史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02. 林惠祥(1993)。中國民族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103. 林惠祥(1993)。中國民族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104. 林歡(2010)。商代地理與方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05. 後藤均平(1967)。古代中國文明と越族。歷史教育,15(5、6),41-48。
  106. 唐長孺(1955)。孫吳建國及漢末江南的宗部與山越。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
  107. 孫詒讓(1987)。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
  108. 徐元誥(2002)。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09. 徐元誥(2002)。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10. 徐元誥(2002)。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11. 徐少華(1994)。周代南土歷史地理與文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112. 翁獨健編(1990)。中國民族關係史綱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13. 張烈點校(2002)。兩漢紀。北京:中華書局。
  114. 梁釗滔(1982)。百越對締造中華民族的貢獻─濮、萊的關係及其流傳。百越民族史論集,北京:
  115. 陳偉(1986)。鄂君啟節之「鄂」地探討。江漢考古,1986(2),88-90。
  116. 陳寅恪(1980)。金明館叢稿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7. 華學誠(2006)。揚雄方言校釋匯證。北京:中華書局。
  118. 馮承鈞(1958)。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北京:中華書局。
  119. 楊守敬、熊會貞(1989)。水經注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20. 楊伯峻編(1990)。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121. 蒙文通(1983)。越史叢考。北京:人民出版社。
  122. 蒙文通(1993)。古族甄微。成都:巴蜀書社。
  123. 劉文典(1989)。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124. 蔣炳釗、吳綿吉、辛士成(2007)。中國東南民族關係史。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125. 諸祖耿(1985)。戰國策集注匯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126. 魯西奇(2013)。「層累、匯聚地造成的」地域古史系統─以先秦越國歷史的敘述為中心。歷史人類學學刊,11(2),23-83。
  127. 盧勳、蕭之興、祝啟源(2007)。中國歷代民族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28. 閻振益、鍾夏(2000)。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129. 繆文遠(1987)。戰國策新校注。成都:巴蜀書社。
  130. 繆文遠(1987)。戰國策新校注。成都:巴蜀書社。
  131. 羅香林(1978)。百越源流與文化。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
  132. 羅琨(1991)。殷商時期的羌和羌方。甲骨文與殷商史,上海:
  133. 羅新(2009)。王化與山險:中古早期南方諸蠻歷史命運之概觀。歷史研究,2009(2),4-20。
  134. 羅新(2009)。中古北族名號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35. 饒宗頤(2009)。安南古史上安陽王與雄王問題。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北京:
被引用次数
  1. (2016)。楚秦漢之際的「楚人」。早期中國史研究,8(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