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蜀漢滅亡原因新探-以民族政策與地域衝突為中心

并列篇名

The Downfall of Shu Han (蜀漢): A Perspective of Ethnical Policy and Regional Conflicts

作者

黃郁庭(Yuk-Ting Wong)

关键词

蜀漢 ; 諸葛亮 ; 姜維 ; 民族政策 ; 地域衝突 ; Shu Han ; Zhuge Liang ; Jiang Wei ; ethnical policy ; regional conflict

期刊名称

東吳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2期(2014 / 12 / 31)

页次

65 - 11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以譙周(201-270)在蜀漢滅亡前夕(221-263)的言論為起點,探討民族政策與地域衝突如何促使了政權的滅亡。諸葛亮(182-234)以及其繼承人一直未有嘗試調和國內不同勢力的衝突,並改以軍事管治的手段處理。所謂南征與北伐,反映了政權在這方面的特點。由這個角度觀察,姜維(202-264)避走漢中、譙周力主投降乃至後主(漢孝懷帝,207-271,223-263在位)放棄南撤等一系列問題便容易理解。

英文摘要

Starting from the opinions of Qiao Chao (201-270),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Shu Han's ethnic policy and regional conflicts led to its downfall. Instead of reconciling clashes within the regime, Zhuge Liang (182-234) and his successors chose to maintain control through adopting military rule, which were reflected by the Southern and the Northern Expeditions. Why Jiang Wei (202-264) seldom went to the capital? Why Qiao Chao cried for surrender? Why the Shu Emperor gave up the idea of retreating to the south? From this approach, we shall apprehend these strange acts in an easier wa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Chi Ch'ao-ting, Key Economic Areas in Chinese History: As Reveal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for Water-Control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36), 99-104.
  2. 楊聯陞,〈東漢的豪族〉,《清華學報》1936:4(北平,1936 年 10 月),頁1062。
  3. 西晉陳壽、劉宋裴松之注(1959)。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4. 西晉陳壽、劉宋裴松之注(1959)。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5. 西晉陳壽、劉宋裴松之注(1959)。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6. 西晉陳壽、劉宋裴松之注(1959)。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7. 西漢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8. 西漢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9. 明江用世輯(2000)。史評小品。北京:北京出版社。
  10. 明周聖楷、清鄧顯鶴增纂(2008)。楚寶。長沙:岳麓書社。
  11. 明楊慎(2002)。滇記。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2. 明羅貫中、清毛宗崗評改(1989)。三國演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3. 東周左丘明傳、西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1999)。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4. 東晉常璩、任乃強校注(1987)。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5. 東晉常璩、任乃強校注(1987)。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東晉常璩、任乃強校注(1987)。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7. 東晉常璩、任乃強校注(1987)。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8. 東晉常璩、任乃強校注(1987)。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南宋陳普(1995)。石堂先生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 唐房玄齡(1974)。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21. 唐姚思廉(1973)。梁書。北京:中華書局。
  22. 唐虞世南(1988)。北堂書鈔。北京:天津古籍出版社。
  23. 唐樊綽、向達校、木芹補注(1995)。雲南志補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24. 清王夫之(1975)。讀通鑑論。北京:中華書局。
  25. 清王鳴盛(1787)。十七史商榷。北京:中華書局。
  26. 清何焯、清蔣維鈞編(1985)。義門讀書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7. 清芮長恤(1986)。綱目分注拾遺。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8. 清錢大昕、方詩銘校點、周殿傑校點(2004)。廿二史考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9. 毛漢光(1974)。三國政權的社會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6(1),22-23。
  30. 王子今(1998)。秦漢區域文化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31. 王曉毅(2009)。建安─景初之際的曹魏官方政治思想。漢唐盛世的歷史解讀─漢唐盛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
  32. 史念海(1977)。論諸葛亮的攻守策略。河山集,香港:
  33. 史念海(1991)。中國歷史人口地理和歷史經濟地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4. 田繼周(1996)。秦漢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35. 白楊、黃樸民(2008)。論蜀漢政權的政治分化。中國史研究,2008(4),85-102。
  36. 白翠琴(2002)。論蜀漢「西和諸戎,南撫夷越」之策。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2(4),7。
  37. 白翠琴(1996)。魏晉南北朝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38. 任昭坤、龔自德(2009)。四川戰爭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39. 李大龍(1998)。兩漢時期的邊政與邊吏。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40. 李約瑟、王玲協助(1990)。中國科學技術史:導論。北京:科學出版社。
  41. 周一良(1997)。論諸葛亮。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
  42. 胡守為(1999)。嶺南古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43. 唐長孺(2011)。講義三種。北京:中華書局。
  44. 唐長孺(2011)。魏晉南北朝史三論。北京:中華書局。
  45. 張大可(1985)。論諸葛亮出師。魏晉南北朝隋唐史,1985(1),7。
  46. 張邦鋪(2009)。論諸葛亮治蜀時期的法治思想。蜀學,成都:
  47. 張雄(2007)。魏晉十六國以來巴人的遷徙與漢化趨勢。南方民族社會文化史論集,武漢:
  48. 許倬雲(1986)。漢代中國體系的網絡。勞貞一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臺北:
  49. 郭沫若(1979)。中國史稿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50. 陳仲安、王素(1993)。漢唐職官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51. 陳勇(1995)。董卓進京述論。中國史研究,1995(4),114。
  52. 章映閣(1984)。諸葛亮新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3. 傅樂成(1985)。中國歷史地理─三國篇。中國史論集,臺北:
  54. 黃烈(1987)。中國古代民族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55. 楊德炳(1989)。東漢至南北朝時期荊州地區大姓豪強地位的變化。地域社會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日中國際共同研究,京都:
  56. 萬繩楠(1983)。魏晉南北朝史論稿。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57. 鄒雲濤(1986)。試論三國時期南北均勢的形成及其破壞。魏晉南北朝史研究,成都:
  58. 雷近芳(1992)。試論蜀漢統治集團的地域構成及其矛盾。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4),84-89。
  59. 劉蓉(2009)。漢魏名士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60. 劉增貴(1989)。漢代的益州士族。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0(3),553。
  61. 黎虎(1998)。漢唐外交制度史。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
  62. 黎虎(1984)。蜀漢「南中」政策二三事。歷史研究,198(4),157+161-162+163-164。
  63. 黎虎(1999)。六朝時期江左政權的馬匹來源。魏晉南北朝史論,北京:
  64. 翦伯贊(1980)。三國時內戰中的民族軍隊。翦伯贊史學論文選集,北京:
  65. 錢穆(2010)。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
  66. 糜振玉(2008)。中國軍事學術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67. 薛瑞澤(2010)。秦漢魏晉南北朝黃河文化與草原文化的交融。北京:科學出版社。
  68. 譚其驤(1987)。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地圖出版社。
  69. 譚其驤(1987)。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地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