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清律「原毆傷輕,因風身死」例的成立與變化

并列篇名

A Discuss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and Variation of the Legal Case "the minor wound in the original assault leading to death from tetanus" in the Great Qing Legal Code

作者

吳靜芳(Chin-fang Wu)

关键词

清律 ; 保辜 ; 鬥毆案 ; 破傷風 ; the great Qing legal code ; victim protection ; the cases of brawl ; tetanus

期刊名称

東吳歷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7期(2017 / 06 / 30)

页次

65 - 11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鬥毆律「保辜限期」自唐律已臻完備並為歷朝沿用,但是有別於前朝,明律增添「責令犯人醫治」的規定而清律又加入「保,養也」的說明,使保辜的解釋從原本針對犯人的「保其罪」,延伸出以醫療「保養」被害人傷勢的新意。此外,清律「保辜限期」的重要變化,在於「原毆傷輕,因風身死」條例的出現與修訂,不僅改變長久以來歷朝將「頭瘡得風」排除在「他故」之外的作法,同時使地方官與刑部審視案件時,注意兩造尋求醫療的後續情況,以辨別責任歸屬並審判犯人的罪刑。對此,本文首先整理相關條例從康熙到嘉慶年間的成立過程與修訂內容;其次從鬥毆因風身死案分析「原毆傷輕,因風身死」例在地方上實際運用的情況,從中可觀察到幾個現象:一是地方官與刑部對於該條例適用上時有辯論,反映地方官在重大刑案的審判過程中,並非全然必須服從刑部的指示。二是地方官需要了解被害人的死因,才能進一步審度犯人的量刑,因此除了仵作的檢驗外,醫者的供述成為支持地方官依「原毆傷輕,因風身死」例審擬案件的重要佐證。

英文摘要

The "period of victim protection" of the brawl law was well established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used by succeeding dynasties. Unlike former dynasties, the Ming Dynasty added the provision of "the convicted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medical treatment of the victim". In addition, the major change of the "period of victim protection" in Great Qing Legal Code lies in the emergence and amendment of the provision of "the minor wound in the original assault leading to death from tetanus." The provision diverted the practices of excluding "head injury complication" from "other causes" by former dynasties, making subsequent medical care sought by both parties to be supervised, judged, and sentenced by local and central juridical authorities. This article first collates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the process of their establishment, and the content of their amendment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Kangxi to Jiaqing in the Qing Dynasty. Then it will analyze actual applications of the provision of "the minor wound in the original assault leading to death from tetanus" in local cases, so as to observe several phenomena. Firstly, local officials often argued with the Board of Punishment ov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vision, reflecting the fact that the local officials did not completely follow the instructions of the Board of Punishment in the trial of major criminal cases. Secondly, the local officials needed to understand the cause of death of the victim in order to assess the sentencing of the prisoner, so a medical doctor’s statement served as an important evidence to support them in reviewing the case based on the provision of "the minor wound in the original assault leading to death from tetanu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Hegel, Robert E.(2004).Imagined Violence: Representing Homicide in Late Imperial Crime Report and Fiction.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5,61-89.
    連結:
  2. 吳靜芳(2016)。舉手起瘡痍―中國傳統醫書所見破傷風療法的變化。故宮學術季刊,33(3),79-111。
    連結:
  3. 張哲嘉(2004)。「中國傳統法醫學」的知識性格與操作脈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4,1-30。
    連結:
  4. 賴惠敏(2000)。婦女、家庭與社會:雍乾時期拐逃案的分析。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8,1-40。
    連結:
  5. 〈揭報得代州民馮忠將趙敬吾粉舖內所放張燦菜籃借與陳姓張燦前往理論起釁毆傷張燦傷風身死依例應僉妻流三千里至配所杖百折責四十板仍追埋葬银〉(雍正九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明清檔案》,登錄號015278,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6.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
  7. 〈題覆陝西蒲城縣民郭辰方因常自讓向其索要賣車價銀角口擊傷自讓中風越十五日殞命審實依律擬絞監候秋決事犯詔前免罪〉(雍正元年四月二十四日),《明清檔案》,登錄號120897,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8. 〈題覆開封府汜水縣李有成見萇悅在其先前侵種後經縣斷還灘地內收麥氣忿尋釁為萇悅割傷中風身死審實應如該撫所題依律流三千里杖一百〉(乾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明清檔案》,登錄號049379,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9.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0. 〈揭報昌平州民左龍因董國良在伊院墻下壘砌豬圈慮及拱壞墻根前往揀阻不依兩相爭詈左龍拾坯擲傷國良抽風身死審實依例減等杖一百流三千里至配所折責四十板並追埋葬銀〉(乾隆二年一月二十二日),《明清檔案》,登錄號01836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11. 〈題覆四川嘉定府犍為縣民費自全因量米口角起釁毆傷李國祥中風身死屬實應如該撫所題費自全合依原毆傷輕因風身死例應杖一百流三千里〉(乾隆十年四月十五日),《明清檔案》,登錄號101542,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12. 〈揭為畢世洞係江南徽州府歙縣人寄居蕪湖縣與胡亮卿同屋而居因憎亮卿妻沈氏過重陽節不約其飲酒辱罵不堪復又逞忿爭鬧事後將亮卿打傷落塘受寒得病身死審實應照例減等杖一百流三千里仍追埋葬銀二十兩〉(雍正十三年五月八日),《明清檔案》,登錄號016250,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13. 〈題覆山東濱州李起向李添祿借用秫稭不允彼此爭鬥李起毆傷李添祿越數日進風身死屬實依原毆傷輕因風身死例杖流仍追埋葬銀〉(乾隆五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明清檔案》,登錄號053346,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14. (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5.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6. (1997)。官箴書籍成。合肥:黃山書社。
  17. 〈題報喀喇河屯王三毆傷魏世忠抽風身死一案與河南撫臣尹會一題萇悅劃傷李有成抽風身死等案相符應仍照原擬定罪援赦減等杖流〉(乾隆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明清檔案》,登錄號074923,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18.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 (1995)。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 〈揭報太原府壽陽縣民郭金電向鄭三昇討索蕎麥價錢互毆適值王才從旁勸解被金電打傷頭顱因而命斃審實金電應依誤殺旁人律擬絞監候〉(順治十七年四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現存清代內閣大庫原藏明清檔案》(以下簡稱《明清檔案》),登錄號00691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21. 〈揭報江南廣德州人李汝來因觀戲站立婦女面前李朝選叱責其非至節屆清明二人相遇因路狹爭鬧汝來將朝選毆傷冒風身死審實依律減等杖流〉(雍正十年二月十三日),《明清檔案》,登錄號009948,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22. 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
  23. 〈題覆西安洋縣民史臣統因索討欠銀與任浩角口推跌任浩身死審實依鬥毆殺人律擬絞監候秋決〉(乾隆十三年六月八日),《明清檔案》,登錄號050116,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24. 〈題為曹縣民韓與孫拴柱於說笑戲毆之際韓甎用糞叉嚇戳致傷孫拴柱左手腕傷口進風越五日殞命韓甎合依例杖壹百徒參年〉(嘉慶十六年六月十四日),《明清檔案》,登錄號124329,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25. 〈題覆山東武定府濱州民高龍毆傷辛小六身死一案合依原毆傷輕因風身死者律免其抵償減等發落至從前錯擬今按律改正之職名照例免議〉(乾隆四年四月十一日),《明清檔案》,登錄號070465,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26. 乾隆十年九月初七日金華府義烏縣人馮小學毆傷朱漢春因風身死案,〈明清檔案〉,登錄號018078
  27. 〈題覆太原府文水縣人周林海因魏甲則欠買猴錢牽回猴子致甲則向索與程氏起釁遭砍傷致死審實程氏未便依原擬流收贖應令按律再議〉(乾隆十七年四月十六日),《明清檔案》,登錄號027764,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28. (1995)。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
  29. 〈題覆咸豐縣民王之均於黃正元祖墳前造屋因正元等往阻隨用木棍毆傷正元傷風身死屬實應如該撫所題依例應杖一百流三千里〉(乾隆十七年四月十六日),《明清檔案》,登錄號073383,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30. 〈揭報原武縣劉鑄之子劉保兒以揚土戲耍土迷胡克良之眼被掌責後鑄姪劉麻子又為克良拳毆劉鑄難忍與胡克良理論將克良毆傷中風身死依律應擬絞監候〉(乾隆二年二月八日),《明清檔案》,登錄號019202,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31. 〈揭報榆次縣民閆林父子毆傷武生施淳身死閆林於取供後在監病故一案緣閆林等往地灌田施淳僱工曹京貴亦去澆地互相爭論共毆施淳身死應擬斬罪但閆林于縣審取供病斃在獄應無庸議閆弘振等杖責〉(雍正八年五月二十四日),《明清檔案》,登錄號016318,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32. 〈題報審得旗人賀二與高陽縣民馬虎山酒醉互毆致馬傷重身死情真賀二合依鬥毆殺人者不問手足他物金刃擬絞監候〉(康熙三十年七月九日),《明清檔案》,登錄號091324,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33. 〈題報台州府寧海縣民龔之瑞因戲毆博勝王阿四致阿四羞愧與其互毆阿四傷復出外致冒風身死審實依原毆傷輕因風而死減等杖流仍追埋葬銀〉(乾隆七年十月十七日),《明清檔案》,登錄號071350,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34. 〈揭為青州府昌樂縣民張士寬與邢大等同赶安邱南關集飲醉同歸邢大誤聽士寬謔言途中口角爭毆邢大頭顱被士寬輪瓶打破又復磕傷臀腿經柴五扶回因傷生風越六日身死審實士寬依例應擬杖一百流三千里仍追埋葬銀二十兩〉(雍正八年一月二十五日),《明清檔案》,登錄號016083,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35. 〈題覆台州府仙居縣人李明安因叔子不允寬緩前欠租穀出言傷犯大功兄李明題斥其非為明安戳傷冒風身死審實應照刑部等衙門原議擬斬立決〉(乾隆十三年九月二十五日),《明清檔案》,登錄號029422,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36. 〈題覆山東曹州府城武縣民曹景昌因胞伯曹道遠戲言尋妻與景四吵打趕來救護毆傷景四身死應如該撫所題曹景昌依原毆傷因因風身死例杖流〉(乾隆六十年八月六日),《明清檔案》,登錄號070062,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37. 〈題覆江寧巡撫慕天顏將施二等毆死馬大一案審擬絞杖具題查施二與馬大俱以肩輿為業各分界限因施二欲另議分界起釁毆死馬大律應擬絞監候〉(康熙十六年二月十九日),《明清檔案》,登錄號185106-029,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38. 〈題報劉子通向劉大明索討前欠兩相角口子通撲毆大明為其拾磚擊傷越十四日中風身死審實劉大明依律杖流但因赦援免仍追埋葬銀給付屍親〉(雍正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明清檔案》,登錄號120309,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39. 乾隆十年五月十五日〈題覆歸德府永城縣賈六因其羊隻踐食陳純地內豆子與陳純扭跌致其磕傷因風身死案應如該撫所題賈六依例擬流仍追埋葬銀二十兩給付屍親〉(乾隆三十五年閏五月二十日),《明清檔案》,登錄號08462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40. 〈題報咸寧縣民人顧欣安兒毆傷楊廣奇抽風身死一案遵照部駁改正顧欣安兒應改依他物傷正限外餘限內因風身死者照毆人成廢律杖一百徒三年至配所折責安置餘照前議完結〉(道光四年十一月十一日),《明清檔案》,登錄號015657,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41. 〈奏為酌議請嗣後遇原毆傷輕因風身死之案除在保辜正限之內傷風致死仍照定例擬流及在正限後十日之外者止科傷罪外其雖過正限而尚在十日之內因傷處冒風以致身死者照毆人至廢疾律杖一百徒三年〉(乾隆六年七月日期不明),《明清檔案》,登錄號016562,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42. 〈題覆直隸廣平府威縣張五與侯貴夥佃地畝,因做工不均,誤傷司中魁抽風身死一案,既經免死減等擬流,復又准其留養,其枷責之處不應減免〉(乾隆七年六月六日),《明清檔案》,登錄號071415,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43. [明]劉惟謙等撰,《大明律》,卷20,〈鬪殺‧保辜期限〉,頁4a。
  44. 〈題覆福建同安縣民孫鳳踢傷黃使冒風身死審實應如該撫所題依原毆傷輕不至於死後因他病而死者例流三千里至配所杖一百折責四十板〉(乾隆四年一月二十六日),《明清檔案》,登錄號074488,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45. (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46. 元朱震亨(2015)。丹溪先生心法。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47. 明王肯堂釋、清顧鼎編(2007)。王儀部先生箋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48. 明雷夢麟(2007)。讀律瑣言。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49. 唐長孫無忌(1985)。唐律疏議。台北:新文豐。
  50. 清吳坤編、郭成康編(2012)。大清律例根原。上海:上海辭書。
  51. 清吳坤編、郭成康編(2012)。大清律例根原。上海:上海辭書。
  52. 清沈金鰲(2015)。雑病源流犀燭。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53. 清馬齊監修、清張廷玉監修、清蔣廷錫監修(1964)。清實錄。台北:華文書局。
  54. 清崑岡(1963)。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台北:啟文出版社。
  55. 清崑岡(1963)。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台北:啟文出版社。
  56. 清鄂爾泰修(1964)。清實錄。台北:華文書局。
  57. 清蔣廷錫(1964)。古今圖書集成。台北:文星。
  58. 清蔣廷錫(1964)。古今圖書集成。台北:文星。
  59. 毛曉燕(2006)。中國傳統恤刑思想與刑獄實踐述評。中州學刊,154,170-172。
  60. 王云紅(2013)。清代流放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61. 吉尾寬編(2013)。民衆反乱と中華世界:新しい中国史像の構築に向け。東京:汲古書院。
  62. 朱效平(2007)。中國傳統法的人倫精神與和諧社會人本法律觀的建構。社會科學研究,2007(5),77-81。
  63. 李中和(2010)。《唐律疏議》保辜制度新探。青海民族大學學報,36(4),118-121。
  64. 李文軍(2009)。論鬼神觀念對中國傳統司法的積極意義。河北法學,27(7),47-51。
  65. 李永春編(2003)。實用中醫辭典。台北:知音。
  66. 李甲孚(1988)。中國法制史。台北:聯經。
  67. 李建民(2011)。華佗隱藏的手術─外科的中國醫學史。台北:東大。
  68. 步德茂(2009)。18 世紀山東的殺害親人案件:貧窮、絕望與訟案審理中的政治操作。明清法律運作中的權利與文化,台北:
  69. 步德茂、張世明譯、劉業叢譯、陳兆肆譯(2008)。過失殺人、市場與道德經濟:18 世紀中國財產權的暴力糾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70. 那思陸(1992)。清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台北:文史哲。
  71. 那思陸(1991)。清代中央司法審判制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72. 居萬里編(1970)。大明律集解附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73. 岸本美緒(2012)。風俗と時代観―明清史論集 1。東京:研文出版。
  74. 邱澎生(2004)。以法為名─訟師與幕友對明清法律秩序的衝擊。新史學,15(4),94。
  75. 封志曄(2008)。保辜制度:和諧視角的重新解讀。江漢論壇,2008(1),131-134。
  76. 唐澤靖彥(1995)。話すことと書くことのはざまで─清代裁判文書における供述書のテクスト性─。中国:社会と文化,10,212-250。
  77. 桂齊遜(2006)。唐代人權思想試探─以唐律對於「被害人」之保障為例。通識研究集刊,10,13-15+69。
  78. 栗山茂久、陳信宏譯、張軒辭譯(2009)。身體的語言─古希臘醫學和中醫比較。上海:上海書店。
  79. 涂豐恩(2012)。救命─明清中國的醫生與病人。台北:三民書局。
  80. 張仲禮(1998)。中國紳士─關於其在19 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81. 陳重方(2014)。《洗冤錄》在清代的流傳、閱讀與應用。法制史研究,25,37-94。
  82. 陳惠馨(2004)。重建清朝的法律帝國:從清代內閣題本刑科婚姻姦情檔案談起─以依強姦未成或但經調戲本婦羞忿自盡案為例。法制史研究,5,123-187。
  83. 陳惠馨(2014)。清代法制新探。臺北:五南。
  84. 陳寶良(2005)。明代儒學生員與地方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85. 森正夫編(1997)。明清時代の基本問題。東京:汲古書院。
  86. 馮爾康(2005)。18 世紀末19 世紀初中國的流動人口─以嘉慶朝刑科題本檔案資料為範圍。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24-30+54。
  87. 黃顯堂(2005)。宋慈《洗冤集錄》研究中的失誤與版本考證述論。圖書館工作與研究,128,62。
  88. 楊一凡編(1994)。中國珍稀法律典籍集成。北京:科學出版社。
  89. 楊一凡編(2012)。歷代珍稀司法文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90. 趙秉志、王東陽(2008)。中國古代死刑觀念論要。南都學壇,28(1),91-100。
  91. 趙爾巽(1998)。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92. 劉高勇、李燕(2007)。論唐代保辜制度的完善及其立法借鑑。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79-83。
  93. 鄭秦(1997)。中國法制史。台北:文津。
  94. 鄭勤(2000)。清代法律制度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
  95. 戴炎輝(1972)。清律上之保辜制(二)。中華文化復興月刊,5(6),5。
  96. 戴炎輝(1972)。清律上之保辜制(一)。中華文化復興月刊,5(5),26-27+32-34。
  97. 戴炎輝(1970)。唐律上之保辜制。中華文化復興月刊,3(11),49-50。
  98. 戴炎輝(1995)。中國法制史。台北:三民書局。
  99. 韓書瑞、羅友枝、陳仲丹譯(2008)。十八世紀中國社會。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100. 蘇亦工(2015)。天下歸仁:儒家文化與法。北京:人民出版社。
  101. 蘇亦工(1999)。明清律典與條例。北京:中國政法大學。
  102. 蘇成捷(2009)。清代縣衙的賣妻案件審判:以272 件巴縣、南部與寶坻縣案子為例證。明清法律運作中的權利與文化,台北:
被引用次数
  1. 吳靜芳(2017)。清代前期(1723-1820)民間傷口處理與破傷風治療—以鬥毆因風身死案為中心的分析。政治大學歷史學報,48,1-42。
  2. 吳靜芳(2019)。穿鄉越境:清代檔案所見賣藥人的活動與行銷手法。長庚人文社會學報,12(1),55-92。
  3. 吳靜芳(2019)。藥物與犯罪:清代刑案所見麻藥的使用及其風險。故宮學術季刊,36(3),3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