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
Throughout the 1980s, only KUANG REN found that Li Zehou's XI TI ZHONG YONG still held warmth and respect for tradition and was an incomplete full westernization. This posed a direct challenge and a real threat to Li Zehou. During the 1990s, due to the slow improvement of the material life of domestic intellectuals, the academic style of exiling reality and avoiding problems, and the drastic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 "farewell to revolution theory" became the central issue at this time. Li Zehou and critics of "farewell to revolution theory", 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analytic philosophy, both faced certain truths but were unable to reconcile with each other.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new century, the academic world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fading of scholars and the prominence of experts. Constrained by the fragmentation of the academic world, the lack of orientation, and the fragmentation of historical narratives, Li Zehou's research at this time lacked central issues, leading to even further fragmentatio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the prominence of the academic circle. Li Zehou proposed in 2010 that the debut of Chinese philosophy was the central event at this time. With the proposed concept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dvancement of localized academic research in China, journals opened columns, held conferences, and promoted academic dialogue. Li Zehou has officially become an academic resource for Chinese scholars to summarize local experiences.
|
参考文献
|
-
黃克武(1996)。論李澤厚思想的新動向:兼談近年來對李澤厚思想的討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5,425-460。
連結:
-
「狂人」(1988).選擇的批判─與李澤厚的對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狂人」(1986)。赤身裸體走向上帝─審美與潛意識(一)。名作欣賞,1986(4),20-25。
-
王邵軍(1987)。凝視於對話者之間的思考─讀「狂人」《 與李澤厚對話》。山東師大學報,1987(1),49-54。
-
王寧(2016)。再論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的國際化戰略及路徑。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2),58-65+196-197。
-
王學典(2020)。歷史研究為什麼需要「問題意識」─與青年學生談治學之二。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6),70-79。
-
王學典(2013).良史的命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王學典(2015).懷念八十年代.廣州:廣州人民出版社.
-
王學典,郭震旦(2012)。重建史學的宏大敘事。近代史研究,2012(5),4-7。
-
左玉河(2023)。30 年來的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安徽史學,2023(1),112-124。
-
田松(2003)。民間科學愛好者的基本界定及其成因分析。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7),56-60。
-
朱立元(1995)。「實踐美學」的歷史地位與現實命運─與楊春時同志商榷。學術月刊,1995(5),95-102+108。
-
朱立元(1993)。對「積澱說」之再認識。學術月刊,1993(11),26-29。
-
呂小康(2016)。中國本土心理學理論的建構路徑與未來導向。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6),148-154。
-
李遙(1986)。歷史進程與倫理構想的衝突─李澤厚兩本中國思想史論讀後。讀書,1986(3),10-17。
-
李澤厚(2008).人類學歷史本體論.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李澤厚(2014).李澤厚對話集.八十年代.北京:中華書局.
-
李澤厚(2008).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李澤厚(2014).李澤厚對話集.中國哲學登場.北京:中華書局.
-
李澤厚(1987)。漫說「西體中用」。孔子研究,1987(1),15-28。
-
李澤厚(2014).李澤厚對話集.廿一世紀(二).北京:中華書局.
-
李澤厚(2014).李澤厚對話集.廿一世紀(一).北京:中華書局.
-
李澤厚,陳明(2002).浮生論學.北京:華夏出版社.
-
李澤厚,劉再復(2004).告別革命.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
李澤厚,劉悅笛(2014)。「情本體」是世界的。探索與爭鳴,2014(4),4-9。
-
李澤厚,劉悅笛(2014)。從「情本體」反思政治哲學。開放時代,2014(4),194-215。
-
李澤厚,劉悅笛(2014)。關於「情本體」的中國哲學對話錄。文史哲,2014(3),18-29+165。
-
李澤厚,劉緒源(2011).中國哲學如何登場?李澤厚 2010 年談話錄.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
李澤厚,劉緒源(2012).中國哲學如何登場?李澤厚 2011 年談話錄.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
沙健孫(編),龔書鐸(編)(1997).走什麼路─關於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的若干重大是非問題.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
林化(1989)。大爭鳴:李澤厚、「狂人」論爭及其他。文藝爭鳴,1989(1),27-38。
-
姚洋,秦子忠(2019)。中國務實主義及其儒家哲學基礎。文史哲,2019(5),69-89。
-
施愛東(2020)。中國民俗學的學派、流派及閘派。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6),1-20。
-
胡同慶(2013)。論悲慘與悲壯之差異─兼論敦煌早期佛教藝術內涵並與李澤厚先生「悲慘世界論」商榷。敦煌研究,2013(2),28-35。
-
孫越異,周甦,劉娜,黃愛國,鄭錚(2019)。認知行為治療理論要素的在分析─基於李澤厚哲學理論的思考。醫學與哲學,2019(17),37-40。
-
張玉能(1994)。堅持實踐觀點,發展中國美學─與楊春時同志商榷。社會科學戰線,1994(4),63-68。
-
張海鵬(1996)。「告別革命」說錯在哪裡?。當代中國史研究,1996(6),42-46。
-
張偉棟(2011)。現代性敘事、知識話語與歷史啟蒙─李澤厚與 80 年代現代文學史的重寫。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6),118-129。
-
梁濤(2023)。懷念李澤厚先生。國際儒學(中英文),2023(1),20-26。
-
郭萍,〈中國當代儒學「山大學派」的崛起〉,《中華讀書報》,2019年4月10日,第5版。
-
郭震旦(2021)。啟蒙.實踐.改革─劉澤華史學研究的三個關鍵詞。天津社會科學,2021(6),135-142。
-
陳炎(1997).積澱與突破.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陳炎(2015)。形而上的誘惑與本體論的危機─兼論康得、牟宗三、李澤厚的得失。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5),115-126。
-
陳炎(1993)。試論「積澱說」與「突破說」。學術月刊,1993(5),1-7+35。
-
陳炎(1995)。再論「積澱說」與「突破說」:兼答朱立元、陳引馳先生。學術月刊,1995(1),80-88。
-
陳洪捷,〈學術研討會為何會淪為「表演」〉,《中國科學報》,2021年5月18日,第7版。
-
陸航、張翼,〈學術會議呼喚新會風〉,《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 年 7 月 3日,第A01版。
-
程相占(2015)。論生態美學的美學觀與研究物件─兼論李澤厚美學觀及其美學模式的缺陷。天津社會科學,2015(1),136-142。
-
馮麗容(1987)。關於《危機,新時期文學面臨危機》討論動態。中山大學學報,1987(2),91-93。
-
幹春松(2011)。李澤厚與「改革的馬克思主義」。文化縱橫,2011(6),122-126。
-
幹春松(2011)。李澤厚與 80 年代中國思想界.李澤厚,告別革命。開放時代,2011(11),20-22。
-
楊春時(1993)。超越實踐美學。學術交流,1993(2),106-109。
-
楊春時(1996)。再論超越實踐美學─答朱立元同志。學術月刊,1996(2),71-75。
-
楊春時(1994)。超越實踐美學建立超越美學。社會科學戰線,1994(1),48-53。
-
楊斌(2016).李澤厚學術年譜.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
楊澤波(2023)。「積澱說」的傳承與革新─紀念李澤厚先生。國際儒學(中英文),2023(1),27-29。
-
裴宜理,周豔輝(譯)(2013)。中國政治研究:告別革命。國外理論動態,2013(9),59-67。
-
趙士林(1987)。並非對話─評《與李澤厚對話》。求索,1987(4),53+70-76。
-
趙士林(編),高明(編)(2014).李澤厚研究.第1 輯.北京:中國財富出版社.
-
劉悅笛(2023)。走他自己的路─世界與中國的李澤厚。國際儒學(中英文),2023(1),30-37。
-
範學輝(2017)。獨上高樓:瑣憶張金光老師。山東大學報,G版。
-
鄭也夫(1995).走出囚徒困境.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
鄭旺(編),季蒯(編)(1989).「狂人」其人其事.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
盧毅(2000)。「告別革命論」辨析。探索,2000(2),58-61。
-
韓博韜(2023)。斷代史著的寫法與學術史意義─馬植傑著《三國史》、何茲全著《三國史》比較研究。社會科學論壇,2023(2),66-78。
-
龐樸(2005).龐朴文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
繼東(編)(2011).新啟蒙閱讀:我的 80 年代的閱讀.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