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臺中新樂軒與何厝關係之研究

并列篇名

The Study of Pei-kuan and the Community in Taichung

DOI

10.30157/JCRTF.200606.0006

作者

柯孟潔(Meng-Chieh Ko)

关键词

北管 ; 新樂軒 ; 何厝 ; 子弟團 ; 社區 ; pei-kuan ; Hsin-lo Hsuan ; Ho-ts'uo ; amateur troupe ; community

期刊名称

民俗曲藝

卷期/出版年月

152期(2006 / 06 / 01)

页次

221 - 25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臺中市何厝「新樂軒」早在日治時期已經出現,但是目前卻鮮少受到注意。北管子弟團在早期娛樂不發達的時代,是男性從中獲取參與村庄事務,以及凝聚座頭感情的橋樑,子弟團為村莊的廟宇服務,每當有神明生日,子弟團便以演戲方式酬神,藉此表達敬意。何厝新樂軒曾經風光一時,受彰化南瑤宮媽祖信徒邀請至彰化演戲,除此之外,新樂軒亦是何氏宗親會下的組織,因此若遇有宗族的祭典,也必須排場吹奏樂器。在如今工商社會,願意學習北管的年輕人不多,老一輩逐漸凋零,幸而何厝國小發展鄉土教育,結合新樂軒師資,讓北管增加存活契機。

英文摘要

The Hsin-lo Hsuan amateur troupe in Ho-ts'uo, Taichung, has been active since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but few scholars have paid attention to it. The troupe was composed of young men from well-to-do families and performed pei-kuan. It was affiliated with the village temple. On the birthday of the deity, it offered theatrical performance to pay its respect. In this way the troupe members participated in the affairs of the village and promoted good relationship among the villagers. In its heyday, the Hsin-lo Hsuan was invited to perform in Chang-hua by devotees of Ma-tsu from the Nan-yao temple in Chang-hua. Besides, it was also supported by the Hots'uo lineage, and so it played musical pieces on the occasion of rituals organized by lineage members. In the industrial society very few young people are willing to learn pei-kuan and old masters have passed away one after another. Fortunately, the Ho-ts'uo Elementary School, in its effort to preserve local traditions, is now offering courses taught by the surviving masters of Hsin-lo Hsuan to increase the chance of the revival of pei-kua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何厝新樂軒劇本。
  2. 王振義(1982)。臺灣的北管。臺北:百科文化。
  3. 江月照(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4. 江志宏(1998)。論子弟團的意義。臺灣歷史學會通訊,7,14-20。
  5. 吳慧甄(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藝術學院音樂學研究所。
  6. 呂錘寬(2004)。北管古路戲的音樂。宜蘭:傳統藝術中心。
  7. 李文政(198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8. 周志煌(1994)。臺灣北管「子弟班」所反映的社群分類現象-以西皮福 路及軒園之爭爲中心的探索。國文天地,10(1),70-75。
  9. 林水金(1991)。臺灣的北管滄桑史。臺中:
  10. 林美容(1997)。彰化媽祖信仰圈內的曲館。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11. 林美容(2000)。鄉土史與村座史-人類學者看地方。臺北:臺原出版社。
  12. 林美容(1992)。彰化媽祖廟信仰圈內的曲館與武館之社會史意義。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5(1),57-86。
  13. 林美容、張炎憲編、陳美蓉編、黎中光編(1996)。子弟曲館與臺灣中部的城鄉互動-以彰化集樂軒和梨春園爲中心之考查。臺灣近百年史論文集,臺北:
  14. 邱坤良(1980)。野臺鑼鼓。臺北:皇冠出版社。
  15. 邱坤良(1979)。民間戲曲散記。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16. 邱坤良(1983)。現代社會的民俗曲藝。臺北:遠流出版社。
  17. 邱坤良(1992)。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臺灣戲之研究(1895–1945)。臺北:自立晚報。
  18. 邱昭文(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
  19. 胡淑娟(1999)。何厝鄉土-歷史地理篇。臺中:何厝國小家長會。
  20. 范揚坤(2001)。曲館文化與常民生活-以日治時期(大正年間)彰化街(市)北管子弟活動爲例。彰化文獻,2,217-249。
  21. 教育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1)。中華民國八十年民族藝術薪傳獎。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2. 莊雅如(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
  23. 陳正之(1990)。民樂瑰寶。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24. 陳孝慈(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25. 陳炎正(2004)。臺中地方早期移民社會與諳牒及宗祠建構。臺灣源流,26,24-32。
  26. 陳穎慧(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
  27. 曾永義、游宗蓉、林明德(2003)。臺灣傳統戲曲之美。臺中:晨星出版社。
  28. 廖秀紜(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29. 潘汝端(2001)。北管鼓吹類音樂。臺北:傳藝中心籌備處。
  30. 賴珮如(1990)。何山陽八隻交椅坐透透。聯合報(1990/09)
  31. 謝珊珊(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研究所。
  32. 謝惊崎(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
  33. 簡秀珍(199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34. 簡秀珍(1995)。日治時期北管子弟戲曲社團與寺廟問的互動關係。宜蘭文獻雜誌,16,89-100。
  35. 蘇玲瑤(1998)。竹塹憨子弟:新竹市北管子弟的記錄。新竹:竹市文化。
  36. 蘇釭淨(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