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神聖與凡俗的交錯―臺中市東、西區土地公廟的研究

并列篇名

The Interweaving of Sacredness and Profanity: A Case Study of the Earth God Temples in the East and West Districts of Taichung

DOI

10.30157/JCRTF.200606.0003

作者

舒奎翰(Kuei-Han Su)

关键词

庄頭廟 ; 祭祀圈 ; 臺中市 ; 社會變遷 ; 人口流動 ; chuang-tou miao neighborhood temple ; worship zone ; Taichung ; social transition ; population movement

期刊名称

民俗曲藝

卷期/出版年月

152期(2006 / 06 / 01)

页次

85 - 13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所欲探究的有二:第一為都市中具有床頭廟性質的十地公廟存在的現況為何,第二為其存續發展受到社會環境變遷的影響何在。為了要回答以上的議題,筆者選定臺中市不論在都市地景、區位特性與人口結構都極具對比性的東區(老舊市區)與西區(新興金融、消費與文化中心)來進行比較分析。在透過田野觀察與問卷訪談的方式走訪了60位里長與32間土地公廟的負責人,並參照兩區都市計畫施行與人口結構後可發現,即便在都市地區,仍有為數眾多的十地公廟與祭祀圈存在並持續運作著,但是與傳統(農村)社會相較已有所不同。這主要有兩項因素,第一在於國家行政權,第二在於人口結構的變遷。前者造成地區民眾地域認同感的改變,也造成十地公廟在都市空間配置上的改變。後者改變區民的交流模式,進而使得十地公廟與區民的互動方式產生變化。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proposes to investigate the conditions of the Earth God Temples that serve as neighborhood temples in the urban area today. It also looks into the social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les and inhabitants in a neighborhood. In order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I have chosen two districts to mak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two districts are east (old urban area) and west (new center of finance, consumption and culture) which differ distinctly in landscapes, features of area and structures of population. By field research and interviewing with sixty heads of sub-districts and thirty-two managers of Earth God Temples as well as comparing practices of city planning (都市計畫)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these two districts, we find there are still many Temples and worship zones in operation in the urban area, but the model of operation is actual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radition society. This is caused by two factors: the policy of government and the change of population. The former changes not only the inhabitants' local identity but also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temples in the urban area. The latter changes the social mobility of the inhabitants, and henc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mples and inhabitant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Durkheim, Émile、芮傳明譯(199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臺北:桂冠圖書出版社。
  2. Feuchtwang, Stephan.,Mark Elvin (Edited),G. William Skinner. (Edited)(1974).The Chinese City between Two Worlds.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3. Lefebvre, Henri.,D. Nirhnlsnn-Smith. (Translated)(1991).The Production of Space.Oxford. UK:Blackwell.
  4. Weber, Max.、簡惠美譯、Hans H. Gerth(1996)。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修訂版)。臺北:遠流出版社。
  5. Wirth, Louis.(1938).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44,1-15.
  6. 文崇一(1975)。萬華地區的群體與權力結構,萬華地區社會變遷研究之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9,19-51。
  7. 朱元鴻(1993)。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臺中市生活風格研究I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臺中市生活風格研究I,未出版
  8. 吳蓮進、丁庭宇主編、馬康莊主編(1986)。臺灣社會變遷的經驗-一個新興的公業社會。臺北:桂冠圖書出版社。
  9. 呂順安主編(1996)。臺中市地名沿革。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10. 宋光宇(1995)。宗教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1. 李豐楙(1996)。佛學研究論文集1-當代臺灣的社會宗教。高雄大樹鄉:佛光出版社。
  12. 林美容(1987)。土地公廟-聚落的指標:以草屯鎮爲例。臺灣風物,37(1),53-81。
  13. 林美容(1987)。從祭祀圈來看臺灣民間信仰的社會面。臺灣風物,37(4),143-170。
  14. 林美容(1986)。由祭祀圈來看草屯鎮的地方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2,53-114。
  15. 邱瑜瑾(1996)。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中,東海大學社會系。
  16. 姜渝生、吳欣修(1994)。臺灣地區城鄉人口遷移型態之研究。規劃學報,21,91-117。
  17. 姚麗香(198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社會系。
  18. 施鴻志研究主持、調克萬研究主持、臺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編印(1989)。臺中市綜合發展計畫。臺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
  19. 高孟定、鄭建凱(1997)。臺灣現行的都市計劃。臺中:懋榮工商。
  20. 張珣(1996)。光復後臺灣人類學漢人宗教研究之回顧。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1,163-215。
  21. 張勝彥編篡(1999)。臺中市史。臺中市立文化中心。
  22. 許嘉明(1968)。松山的建醮與社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5,109-156。
  23. 郭文般(1997)。臺灣宗教的社會新定位。臺灣新興社會現象研討會實錄,臺中:
  24. 陳美智(199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東海大學社會系。
  25. 陳寶良(1998)。中國的社與會。臺北:南天書局。
  26. 章英華(1995)。臺灣都市的內部結構:社會生態與歷史的探討。臺北:巨流文化。
  27. 傅仰止、蔡勇華主編、章英華主編(1997)。臺灣的都市社會。臺北:巨流文化。
  28. 舒奎翰(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東海大學社會系。
  29. 黃順二(1975)。萬華地區都市發展,萬華地區社會變遷研究之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9,1-18。
  30. 臺灣總督府(1993)。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臺北:捷幼出版社。
  31. 鄭志明(1995)。臺灣神廟的信仰文化初論-神廟發展的危機與轉機。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
  32. 鄭興弟(1988)。臺北市民間信仰行爲之研究。臺北市政府研考會。
  33. 賴志章(1997)。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34. 瞿海源(1997)。臺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臺北:桂冠圖書出版社。
  35. 邊瑞芬(1994)。臺灣地區縣市社經發展與人口遷移的關係。人口學報,14,83-108。
被引用次数
  1. (2008)。客家街市的平安戲展演:以中壢老街為例。臺灣文獻,59(1),269-304。
  2. (2013)。從小廟到大廟:埔里土地公的多重意象。世界宗教學刊,21,45-113。
  3. (2015)。「靈力經濟」中的廟宇與社區─以臺灣竹山紫南宮為例。歷史人類學學刊,13(2),11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