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重構臺南平埔“公廨”空間:形式溯源與轉化探討

并列篇名

Reconstructing the Public Space of Ping-pu Tribes in Tainan: A Study of the Form and Transformation of "Konkai"

DOI

10.30157/JCRTF.200706.0006

作者

郭美芳(Mei-Fang Kuo);徐明福(Ming-Fu Hsu)

关键词

公廨kbi kbi jiu ; 中柱ka iu ; 臺南平埔族群 ; 轉化 ; 空間象徵 ; konkai public house ; central column ; Tainan Ping-pu tribes ; transformation ; symbolic space

期刊名称

民俗曲藝

卷期/出版年月

156期(2007 / 06 / 01)

页次

205 - 28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試圖重構臺南地區平埔族群其歷史時空公廨建築之形式及其轉化。公廨依史料記述,十七世紀時綜合多種功能,包括信仰、政治與社群組織運作,然而始自日治的長期研究與現況調查,均顯示近期至今之公廨除偶有與社群活動相關外,僅存信仰與祭祀功能;雖有學者探詢史料,唯多忽視十九世紀旅臺外國人員之記述,亦未研究變遷現象;雖然現況研究成果頗豐,唯多侷限於現存之信仰、祭儀的研究及建築材料與類型差異的探討。因此,關於不同歷史時空之建築與空間之形式及功能變遷多所忽略。 本研究重新詮釋史料、借用前人成果、進行建築形式與訪談之田調等綜合分析後,確立十七世紀中後期由於外來政權的操控,瓦解原先緊密結合的政治、信仰與社會組織,公廨功能開始被取代或分離成獨立空間場所,如社學、社寮、信仰場所(教堂/廟宇),而公廨同時成為土目、通事辦公居住場所,乃至涵化成今日狹隘之信仰與祭祀功能,更因營建技術受漢人系統影響,普遍使用漢人屋厝、空間格局,原空間中與建築結構不可分之神聖象徵物―「中脊柱」因此位移或消失,平權祭臺被迫採納漢人分主從位階等轉化現象,使神體與超自然媒介等象徵物在空間中座落的位序錯亂,公廨為村社縮影之象徵意義隨之消失,以致形成今日所見之多樣公廨形貌。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reconstruct the traditional form of ”konkai,” the public house of Ping-pu tribes in Tainan, and to trace its transformation in history.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the konkai in the 17th century was a multi-functional space that served religious, political, and communal purposes. However, long-term research of konkai since the Japanese colonial years indicates that its functions have now reduced to a religious one; only occasionally does it hold communal activities. Scholars have also generally neglected the reports from sojourning foreigners in the 19th century. Neither did they inquire into the konkai's changes of function and its formal transformation in various stages. As a result, current scholarship regarding konkai is limited to the religious and ritual aspect,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building materials and forms. Based on extant scholarship and a re-interpretation of available sources, field trips to the existing konkais, and interviews conducted in the villages, the author argues that changes of the functions of konkai resulted from the foreign regime's manipulation, which undermined the close-knit political, religiou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Functions of konkai were substituted by or disintegrated into village schools, communitive office, and religious spaces (such as churches and temples). The konkai also became office/residence of the tribal chieftains or interpreters. Eventually they were changed into religious/ritualistic space. Furthermore, with influences from Han people's building techniques, the konkai adopted Han-style rooftop and layout. The original sacred symbol-the central column-was either replaced or disappeared. The equal status of the sacrificial platforms was changed to adjust to the Han-style hierarchical arrangement, thus confusing all the spatial order of divine symbol and intermediary supernatural elements.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konkai as the epitome of village community faded out, thus came into existence various formation of the current konkai.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郭美芳、徐明福(2006)。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連結:
  2. (1982)。臺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
  3. (1984)。安平縣雜記。臺北:大通書局。
  4. Campbell, William.(1903).Formosa under the Dutch Described from Contemporary Records.
  5. 干治士(1994)。荷據初期的西拉雅平埔族。臺灣風物,44(3),193-228。
  6. 王嵩山(1990)。阿里山鄒族的歷史與政治。板橋:稻鄉出版社。
  7. 王嵩山(2001)。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
  8. 史蒂瑞(2004)。十九世紀原住民部落樣貌。歷史月刊,203,49-56。
  9. 必麒麟(1999)。歷險福爾摩沙。臺北:原民文化。
  10. 白尚德(2000)。臺灣平埔族:歐洲有關的文獻及檔案資料簡介。平埔族群與臺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學術活動中心第一會議室:
  11. 石萬壽(1990)。臺灣的拜壺民族。臺北:臺原出版社。
  12. 石萬壽(1981)。西拉雅平埔族的阿立祖信仰。成大歷史學報,8,143-81。
  13. 石萬壽(1981)。頭社的阿日祖祭典。民俗曲藝,8,1-7。
  14. 伊能嘉矩(1996)。平埔族調查旅行。東京:法政大學。
  15. 江樹生(1986)。熱蘭遮城日誌Ⅰ~Ⅱ。臺南:臺南市政府。
  16. 江樹生(1985)。蕭瓏城記。臺灣風物,35(4),80-87。
  17. 李壬癸(2005)。臺南和高屏地區的平埔族語言-兼論麻豆社地位。建構西拉雅-2005臺南地區平埔族群學術研討會,臺南縣政府南區服務中心國際會議廳:
  18. 李壬癸(2005)。臺南和高屏地區的平埔族語言-兼論麻豆社地位。建構西拉雅-2005臺南地區平埔族群學術研討會,臺南縣政府南區服務中心國際會議廳:
  19. 李亦園(1959)。從文獻資料看臺灣平埔族。大陸雜誌,10(9),291。
  20. 杜正勝(1988)。番社采風圖題解-以臺灣歷史初期平埔族之社會文化為中心。臺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
  21. 沈有容(1602)。閩海贈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2. 周鍾瑄(1717)。諸羅縣志。臺北:大通書局。
  23. 林志興(2003)。從軍事學校到文化堡壘-Takuban(青少年會所)的角色演變。人類與文化,35,64-88。
  24. 林志興(2003)。從軍事學校到文化堡壘-Takuban(青少年會所)的角色演變。人類與文化,36,64-88。
  25. 林其本(1998)。臺中,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
  26. 林昌華(1994)。平埔族群研究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臺史所籌備處。
  27. 林昌華(1994)。荷蘭背景下的宣教-十七世紀荷蘭改革宗教會的宣教師與西拉雅。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
  28. 林瑤棋(2005)。從唐山人土著化談臺灣人吃檳榔及拜阿立祖。臺灣源流,32,141-151。
  29. 邱宗成、楊裕富(2003)。臺南縣平埔族公癬建築演變形式。臺灣風俗,53(3),51-72。
  30. 洪英聖(1999)。康熙臺灣輿圖。臺北:聯經出版社。
  31. 郁永河(1697)。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2. 凌純聲(1979)。中國邊疆民族與還太平洋文化:凌純聲先生論文集(下)。臺北:聯經出版社。
  33. 凌純聲(1979)。中國邊疆民族與還太平洋文化:凌純聲先生論文集(下)。臺北:聯經出版社。
  34. 凌純聲(1979)。中國邊疆民族與還太平洋文化:凌純聲先生論文集(下)。臺北:聯經出版社。
  35. 夏鑄九、蔡筱君(1998)。重讀達悟家屋-達悟家屋之空間生產。城市與設計學報,4,1-9。
  36. 孫家昌(2001)。中壢,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
  37. 國分直一(1981)。壺を祀る村-臺灣民俗誌。東京:法政大學。
  38. 國分直一、邱夢蕾(1991)。臺灣的歷史與民俗:溯先民足跡探文化之源流。臺北:武陵出版社。
  39. 笠原政治、楊南郡(1995)。臺灣原住民族映像/淺井惠倫教授攝影集。臺北:南天書局。
  40. 郭美芳(2005)。嘉南藥理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原住民文化研討會嘉南藥理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原住民文化研討會,臺南縣: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社會科學暨管理學院。
  41. 郭美芳、徐明福、孔憲法(2004)。第三屆中國建築史學國際研討會:鄉土建築篇。北京:中國建築史學會。
  42. 陳榮輝(2003)。番仔田旭姨的角色扮演與信仰認同。臺南女子技術學院學報,22,781-804。
  43. 陳漢光(1963)。高雄縣阿里關及附近平埔族宗教信仰和習慣調查。臺灣文獻,14(1),159-72。
  44. 陸文照(2003)。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
  45. 曾建次、林志興(1999)。卑南會所:屬於男人的世界。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3,19-20。
  46. 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2001)。馬偕博士收藏臺灣原住民文物-沈寂百年的海外遺珍,9,31-40。
  47. 黃叔璥(1722)。臺海使槎錄。臺北:大通書局。
  48. 楊森富(1998)。臺南縣左鎮鄉的平埔族:臺灣南部平埔族部落調查報告(中)。文中薈刊,3,131-150。
  49. 葉春榮(2005)。建構西拉雅-2005臺南地區平埔族群學術研討會。臺南縣政府南區服務中心國際會議廳:臺南縣政府文化局。
  50. 葉春榮(2005)。建構西拉雅-2005臺南地區平埔族群學術研討會。臺南縣政府南區服務中心國際會議廳:臺南縣政府文化局。
  51. 葉春榮(1987)。荷據初期的西拉雅平埔族。臺灣風物,44(3),193-228。
  52. 臧振華(2004)。臺南科學工業園區道爺遺址未劃入保存區部分搶救考古計畫期末報告臺南科學工業園區道爺遺址未劃入保存區部分搶救考古計畫期末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53. 臧振華(2004)。臺南科學工業園區道爺遺址未劃入保存區部分搶救考古計畫期末報告臺南科學工業園區道爺遺址未劃入保存區部分搶救考古計畫期末報告,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
  54. 劉茂源(1974)。曾文溪畔の平埔族-シラヤ訪ねて。えとのす,1,40-49。
  55. 劉斌雄(1987)。臺灣南部地區平埔族的阿立祖信仰。臺灣風物,37(3),1-62。
  56. 劉銓芝(1986)。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
  57. 劉還月(1994)。南瀛平埔誌。新營:南縣文化。
  58. 歐大年、馬祥來、林敬智(2003)。神明、聖徒、靈媒和遶境:從中國文化觀點比較地方民間信仰傳統。臺灣宗教研究,2(2),1-150。
  59. 歐陽泰、白采穎(1999)。最強大的部落-從福爾摩沙平原之地緣政治及外交論之一六二三~一六三六。臺灣文獻,50(4),133-148。
  60. 潘英海(1995)。「祀壺」釋疑:從「祀壺之村」到「壺的信仰叢結」。平埔研究論文集,臺北:
  61. 潘英海(1998)。「文化系」、「文化叢」與「文化圈」。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臺北:
  62. 蔣毓英(1685)。臺灣府志。臺北:宗青圖書。
  63. 蕭瓊瑞(1999)。島民•風俗•書-十八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像。臺北:東大圖書。
  64. 關華山(2006)。阿里山鄒族男子會所kuba的重構與變遷。臺灣史研究,13(1),149-218。
  65. 蘇奐豪(2004)。臺南,國立成功大藝術研究所。
  66. 蘭伯特、林金源(2002)。福爾摩沙見聞錄-風中之葉。臺北:經典雜誌。
  67. 凃順從(2002)。南瀛文獻
  68. 凃順從(2001)。臺南公廨誌。新營:臺南縣政府文化局。
被引用次数
  1. 王嵩山(2007)。揭露的與隱藏的:臺灣博物館展示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博物館學季刊,2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