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京劇《金鎖記》對傳統戲曲的繼承與創新

并列篇名

The Golden Cangue, Continu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DOI

10.30157/JCRTF.200803.0004

作者

丘慧瑩(Hui-Yin Chiu)

关键词

京劇 ; 金鎖記 ; 傳統戲曲 ; 張愛玲 ; Peking Opera ; The Golden Cangue ; traditional opera ; Eileen Chang

期刊名称

民俗曲藝

卷期/出版年月

159期(2008 / 03 / 01)

页次

171 - 20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傳統戲曲如何現代化以適應現代社會及延續生命,一直是近現代劇作家努力的方向之一。新編的京劇《金鎖記》,以事件串接的「串珠結構」,表達曹七巧一生的故事,對女性幽微心情及現代人生命的惶惑不安、無力感有著深度的探討。配合「真實/虛幻」、「同時/不同時」在場的舞臺運用,產生戲劇效果。其編劇策略雖說是以保留傳統戲曲表演程式為原則,但在實踐的過程卻可見傳統戲曲表演程式的新變。 張愛玲的文字雖有著豐富的畫面效果,但從文字到舞臺動作,卻是不同體裁的再創造,二者載體不同,表現手法就得改變。本文以就劇論劇的持平方式,分析京劇《金鎖記》主題內容、敘事結構、舞臺設計,及因應劇本而產生的表演變化。本劇的深受好評,雖未必能解決傳統戲曲現代化過程中的所有難題,卻有重要的象徵意義,並為傳統戲曲的現代化,指出一條具體可行的道路。

英文摘要

To adapt traditional opera to the concerns of modern society so as to maintain its popularity has been a general approach of contemporary dramatists. The newly revised Peking Opera The Golden Cangue employs a ”stringing-pearl” structure scheme to illustrate the life story of Cao Qiqiao, exploring an intricate female mentality and the restlessness of modern lives. Manipulation of the settings between the real/illusional and the synchronic/diachronic generates dramatic effects on stage. Though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has mostly followed the traditional opera's histrionic formula, in practice, the play exhibits innovations derived from within. In Eileen Chang's writings, one often finds rich visual details. However, the translation from words to stage performance has to be a recreation between different genres. The differences hence impose a change in representation. In this article, I analyze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stage design, and histrionic formula of The Golden Cangue. This critically-acclaimed play might not solve all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opera. It however gains symbolic importance and points to a specific and feasible path for others to follow.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王友輝(2006)。華麗也蒼涼的現代京劇―評國光劇團《金鎖記》。臺灣戲專學刊,13,179-181。
    連結:
  2. 王安祈、趙雪君(2006)。京劇《金鎖記》。臺灣戲專學刊,13,133-177。
    連結:
  3. 郭玉雯(2006)。〈金鎖記〉與《怨女》比較研究。臺大文史哲學報,65,151-182。
    連結:
  4. 王安祈(2002)。當代戲曲。臺北:三民書局。
  5. 王安祈(2007)。顫抖的哀音―《金鎖記》與《關公走麥城》。聯合文學,269,145-147。
  6. 王安祈(2006)。華麗與蒼涼的劇場設計。福建藝術,5,17-18。
  7. 王安葵、余從(2005)。中國當代戲曲史。北京:學苑出版社。
  8. 王德威(2006)。從京戲看張愛玲:談京劇版《金鎖記》。福建藝術,5,21-22。
  9. 西蒙·波娃、陶鐵柱譯(1999)。第二性。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10. 吳新雷主編(2002)。中國崑劇大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11. 李斗(1979)。大陸各省文獻叢刊第一集。臺北:世界書局。
  12. 亞里士多德、姚一葦譯注(1989)。詩學箋註。臺北:中華書局。
  13. 周慧玲(2006)。新時代的舊氣息―舊形式的新表演。福建藝術,5,24。
  14. 玩花主人編選、錢德蒼續選(1987)。善本戲曲叢刊第五輯。臺北:學生書局。
  15. 夏志清(1979)。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友聯出版社。
  16. 徐城北(2000)。梅蘭芳與二十世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7. 國光戲曲論壇
  18. 徐渭(1959)。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三。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19. 張庚(1987)。戲曲藝術論。臺北:丹青圖書。
  20. 張庚、蓋叫天(1986)。戲曲美學論文集。臺北:丹青圖書。
  21. 張愛玲(1991)。《張愛玲全集》之五《傾城之戀―張愛玲短篇小說集之一》。臺北:皇冠出版社。
  22. 陳翠英(2006)。殘夢寂寂:張愛玲《怨女》書寫的前世今生。福建藝術,5,19-20。
  23. 黃克保(1992)。戲曲表演研究。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4. 愛德華·萊特-Edward A. Wright、石光生譯(1986)。現代劇場藝術。臺北:書林出版社。
  25. 廖炳惠(2006)。小說入戲 光景繽紛。福建藝術,5,23。
  26. 趙雪君(2006)。選擇,鎖住曹七巧的一生-從小說到戲臺的《金鎖記》。PAR表演藝術,161,31-33。
  27. 謝柏梁(1995)。中國當代戲曲文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8. 羅蘭·巴特、洪顯勝譯(1988)。符號學要義。臺北:南方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吳岳霖(2015)。演員劇場的消解與重解: 從魏海敏的表演藝術探究戲曲的「當代性」。民俗曲藝,189,157-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