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文心百變與經典轉化:從《荊釵記》到《比目魚》

并列篇名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lassics and the Invention of Playwriting: From Jingchaiji to Bimuyu

DOI

10.30157/JCRTF.201003.0006

作者

汪詩珮(Shih-Pe Wang)

关键词

李漁 ; 比目魚 ; 荊釵記 ; 戲中戲 ; 經典轉化 ; 隱喻 ; Li Yu ; Bimuyu The Paired Fish ; Jingchaiji The Thorn Hairpin ; play within a play ; adaptation ; metaphor

期刊名称

民俗曲藝

卷期/出版年月

167期(2010 / 03 / 01)

页次

221 - 27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研究對象爲李漁「十種曲」之一的《比目魚》傳奇,研究思路爲探討劇作家如何從戲劇傳統汲取養分、轉化素材,進而開發屬於自身文本與時代的特殊新意。首先,《比目魚》處處可見《荊釵記》的形、神-從表層結構、人物與情節的摹擬,到深層精神與寓意的追隨,李漁透過對南戲經典《荊釵記》的轉化與延伸,完成他「文心百變」之重塑與創造。其次,本文特別關注此劇「戲中戲」的析論,因兩場「戲中戲」特別能突顯李漁藉改寫、互涉、呼應而「發明」的戲劇創意。最後,劇作家的深心也隱於此劇的題目、主題乃至男女主角的名姓之上,爲李漁身兼文人、劇作家、導演(排演)的「多元」卻「邊緣」身分做出幽微的辯護。

英文摘要

The main topic of this paper is one of Li Yu's ten chunqi plays, Bimuyu (The Paired Fish, or The Flounder), which is the best example to discuss how the playwright assimilated the dramatic classics and transformed the old traditions to ”invest” the new play in his times. Firstly,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Li Yu's ”mimesis” of Jingchaiji (The Thorn Hairpin) from the exterior plots and characters to the interior subjects and implied meanings. Through the close reading of the text, it is clear that Li Yu's invention came from the original classics of xiwen and zaju. Secondly,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discussion of two ”play within a play” scenes, because they represent the core of Li Yu's creativity of adaptation and intertextuality. Finally, from the contemporary critic's words, it is shown that the ”topic” of the play and the ”names” of Sheng and Dan (main characters) were the metaphors which express secretly the playwright's inner world as a marginalized literatu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1992)。李漁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 (1982)。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3. 汪詩珮。2010a。〈從小說閱讀到戲曲觀看:李漁《比目魚》的改寫策略〉。《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010 年第1 期(總第15 期),2010.6。出版中。
  4. 汪詩珮。2010b。〈文人、世變、隱喻:元雜劇《王粲登樓》的視界〉。《漢學研究》28.2, 2010.3。出版中。
  5. (1987)。李漁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6. Auerbach, Erich,Trask, Willard(Translates)(2003).Mimes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Reality in Western Literature.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7. Hanan, Patrick(1988).The Invention of Li Yu.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8. Melberg, Arne(1995).Theories of Mimesi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9. Nelson, Robert J.(1958).Play Within a Play: The Dramatist's Conception of His Ar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0. Shen, Jing(2008).Ethics and Theatre: The Staging of Jinchai Ji in Bimuyu.Ming Studies,57,62-101.
  11. 王安祈(1998)。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
  12. 王利器(1980)。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臺北:河洛出版社。
  13. 王璦玲(2005)。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4. 李漁(1987)。李漁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5. 李漁(1987)。李漁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6. 李漁(1987)。李漁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7. 李漁(1987)。李漁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8. 李漁(1987)。李漁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 李漁(1987)。李漁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 亞里斯多德、羅念生譯(2000)。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1. 林鶴宜(1998)。論明清傳奇敘事的程式性。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22. 俞為民(1994)。宋元南戲考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3. 柯丹邱、俞為民校注(1988)。宋元四大戲文讀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4. 高宇(1985)。古典戲曲導演學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5.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學系主編(1989)。小說戲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
  26. 張岱(1984)。陶庵夢憶/西湖夢尋。臺北:漢京文化。
  27. 張岱、夏咸淳校點(1991)。張岱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8. 張東炘(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戲劇所。
  29. 張春樹、駱雪倫、王湘云譯(2008)。明清時代之社會經濟巨變與新文化:李漁時代的社會與文化及其現代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0. 莎士比亞、方平譯(2000)。新莎士比亞全集。臺北:城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1. 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1997)。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32. 華瑋主編、王璦玲主編(1998)。明清戲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33. 黃強(1996)。李漁研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34. 黃儒卿選、王秋桂主編(1984)。善本戲曲叢刊。臺北:學生書局。
  35. 奧爾巴哈、張平男譯(1980)。模擬:西洋文學中現實的呈現。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36. 劉廷璣(2005)。在園雜志。北京:中華書局。
  37. 鄭騫(1962)。校訂元刊雜劇三十種。臺北:世界書局。
  38. 蕭啟慶(2001)。大汗的世紀:蒙元時代的多元文化與藝術。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39. 蕭統編、李善注(1999)。文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40. 錢南揚(1990)。永樂大典戲文三種校注。臺北:華正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高美華(2016)。李漁傳奇的淨丑藝術。成大中文學報,52,155-200。
  2. 許暉林(2015)。《比目魚》的政治意涵:李漁改編實踐的一個案例研究。政大中文學報,23,207-240。
  3. 汪詩珮(2010)。圖像、敘事、讀者反應:論李漁的〈譚楚玉〉與《比目魚》。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5,11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