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外江到國劇:論臺灣民間京劇傳統的形成與失落

并列篇名

From "Waijiang" to "National Opera": Study of Traditional Taiwanese Folk Style Peking Opera

DOI

10.30157/JCRTF.201012.0004

作者

徐亞湘(Ya-Hsiang Hsü)

关键词

外江 ; 臺灣 ; 宜人京班 ; 京劇 ; 國劇 ; waijiang ; Taiwan ; Yiren Peking Opera Theatrical Troupe ; Peking Opera ; national opera

期刊名称

民俗曲藝

卷期/出版年月

170期(2010 / 12 / 01)

页次

143 - 17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京劇傳入臺灣已歷百年,自日治初期不斷來臺巡演的上海京班帶來南派京劇以來,臺灣民間受其風潮影響,諸如本土京班、京調票房相繼成立、地方戲班開始加演京劇、藝妲學習京調、京調唱片的發行等現象,皆可視爲被民間習稱爲「外江」的京劇,在日本殖民地臺灣已經完成「本地化」的明證,成爲「在來」的劇種。 此依附着商業劇場興盛的戲曲生態背景,有着劇種藝術位階相對較高特色的臺灣民間京劇傳統,在戰後初期依然延續其旺盛的生命力。唯國府遷臺後的戲曲政策,尊京劇而貶臺灣地方戲曲,而其尊之京劇又專指大陸京朝派之京劇而非海派京劇,更遑論受海派京劇影響下的臺灣民間京劇傳統。受此影響,臺灣民間京劇傳統在面對政治力、商業競爭及生態變化等多重不利因素的作用下,開始逐漸消解,而此原屬常民的集體文化記憶,亦被黨國論述強力催眠下的「國劇」、「外省」、「軍中劇團」等概念所取代,京劇形象長期的狹窄化、刻板化,加上整體文娛環境的丕變,終使臺灣民間京劇傳統走向消亡。 本文擬從臺灣民間對京劇稱呼從「外江」到「國劇」的形象轉換切入,試圖釐清其對臺灣京劇發展及民眾對其認知造成了何種影響?臺灣民間對京劇藝術的「接受/選擇/適應」歷程爲何?臺灣民間京劇發展與階層、族群、國家之間的互動關係?最後,並延伸至臺灣京劇當代處境的思考。

英文摘要

Since Peking Opera was introduced into Taiwan, it has been over a hundred years. Since early Japanese Colonial years, the Shanghai School of Peking Opera had frequently toured Taiwan. Under its influence, local opera troupes and amateur Peking Opera clubs were widely established. Local troupe began to add Peking opera to their repertoire. Taiwanese geishas learned to sing the new tunes. Music albums of Peking Opera were released. All the above-mentioned phenomena indicate that the performance art then called ”waijiang” had completed its localization process in Japanese colonized Taiwan and became a local operatic genre. This commercially successful Taiwanese folk-style Peking Opera tradition occupied a prestigious status. Its vitality still prevailed during the early post-WWII years. However, since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s flight to Taiwan, its policy towards traditional theater was to overlook Taiwanese folk opera and promoted solely the Peking Opera. The ”Peking Opera” in this case refers to the Peking School, not the Shanghai School of Peking Opera nor the Taiwanese folk-style Peking Opera influenced by the latter. With multiple unfavorable factors such as changes in political power, commercial competition and environment, the popularity of folk-style Peking Opera in Taiwan gradually dissolved. This collective cultural memory of ordinary people was replaced by the highly propagandized party/nationalist notion of ”national opera,” ”waisheng,” and ”military theatrical troupes.” The long-term stereotyping of the concept of Peking Opera and the general shift in the entertainment industry finally resulted in the dying out of Taiwanese folk-style Peking Opera. In this study, I will start by investigating the change of local terminology for ”Traditional Taiwanese Folk-style Peking Opera” from waijiang to ”national opera.” I intend to deal with the following issues;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e over the development as well as ordinary people's cognition of Taiwanese Peking Opera, how the Taiwanese populace received, preferred, and eventually acclimatized to the artistry of Peking Opera,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aiwanese folk-style Peking Opera with social classes, ethnic groups, and nationalism. Finally, the status of Peking Opera in contemporary Taiwan will also be discusse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人情喜新〉。《臺灣新報》1897年8 月10日,第1版
  2. 〈藝妓演藝〉。《臺灣日日新報》1913年4 月22 日,第6版
  3. 徐亞湘。2009。〈老爺弟子:張文聰的演藝生涯〉。未刊稿
  4. 劉美枝。2009。〈回首四平風華,道盡伶人滄桑:古禮達、莊玉英的演藝生涯〉。未刊稿
  5. 〈蟬琴蛙鼓〉。《臺灣日日新報》1911年8 月20日,第3版
  6. 劇樵。〈戲言(一)〉。《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1906年12 月9日,第5版
  7. 〈盂蘭盛會〉。《臺灣日日新報》1911年9 月19 日,第3版
  8. 〈熟路重遊〉。《臺灣新報》1897年8 月31日,第1版
  9. 〈菊部陽秋〉。《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6年8月28 日,第5版
  10. 〈南之戲況〉。《臺灣日日新報》1912年10月3日,第6版
  11. 王安祈(2002)。臺灣京劇五十年。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12. 王安祈(2006)。爲京劇表演體系發聲。臺北:國家出版社。
  13. 王嵩山(1988)。扮仙與作戲:臺灣民間戲曲人類學研究論集。板橋:稻鄉出版社。
  14. 王櫻芬(2008)。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1943)。臺北:臺灣大學圖書館。
  15. 江武昌主持(2000)。聽到臺灣歷史的聲音:1910-1945臺灣戲曲唱片原音重現。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16. 吳克泰(2002)。吳克泰回憶錄。臺北:人間出版社。
  17. 呂訴上(1961)。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部。
  18. 呂訴上(1954)。光復後的臺灣劇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臺北文物,3(3),74-89。
  19. 李天祿口述、曾郁雯撰錄(1991)。戲夢人生:李天祿回憶錄。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 李獻廷(1971)。梨園瑣談。臺北:李獻廷。
  21. 林永昌(2004)。從商品經濟看臺灣內臺歌仔戲的變遷—以《中華日報》戲院廣告爲對象。民俗曲藝,146,113-156。
  22. 林鶴宜、蔡欣欣(2004)。光影、歷史、人物:歌仔戲老照片。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3. 邱坤良(2007)。移動觀點:藝術•空間•生活戲劇。臺北:九歌出版社。
  24. 邱坤良(1992)。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臺北:自立晚報。
  25. 柯佳文(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歷史系。
  26. 柯美齡(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27. 范揚坤(2000)。穿梭北管亂彈與京劇—玉如意許嘉鼎先生的早年追憶。彰化藝文,7,25-31。
  28. 范揚坤(2005)。雙桂長春:王慶芳生命史。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29. 徐亞湘(2000)。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臺北:南天書局。
  30. 徐亞湘(2006)。日治時期臺灣戲曲史論:現代化作用下的劇種與劇場。臺北:南天書局。
  31. 徐亞湘(2006)。史實與詮釋:日治時期臺灣報刊戲曲資料選讀。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32. 徐亞湘(2004)。試解「禁鼓樂」:一段戰爭期的戲曲命運。戲曲研究通訊,2、3,66-78。
  33. 徐瑞雄(1977)。由本省人組演平劇的宜人京班。新萬象,12,64-68。
  34. 翁柏偉(2002)。革新VS.╱逼死傳統—談臺灣京劇音樂發展面臨的危機與困境。2001年中華民國民族音樂學會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35. 高美瑜(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
  36. 連橫(2002)。雅言。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37. 陳慧珍(2004)。日治時期臺灣藝妲之演出及其相關問題探討。民俗曲藝,146,219-261。
  38. 黃俊傑(2000)。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正中書局。
  39. 黃英哲(2007)。「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出版社。
  40. 蔡欣欣(2008)。月明冰雪闌:有情阿嬤洪明雪的歌仔戲人生。板橋:臺北縣文化局。
  41. 謝昌益(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
  42. 鍾肇政(1995)。歌仔戲到宜人京班—一個頑童的傳統戲劇經驗。臺灣的聲音—臺灣有聲資料庫,2(2),2012/6/12。
  43. 蘇桂枝(2003)。國家政策下京戲歌仔戲之發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44. 顧正秋(1997)。休戀逝水:顧正秋回憶錄。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高美瑜(2012)。臺灣民間京劇商業演出研究─以周麟崑與麒麟國劇團為考察對象。戲劇學刊,16,57-88。
  2. 高美瑜(2014)。角力與崢嶸:試論顧正秋與戴綺霞對臺爭勝之意義。戲劇學刊,20,7-37。